滄州戰“疫”英雄回家,補上那段愛

滄州戰“疫”英雄回家,補上那段愛

同事給騰希燕送上鮮花

給老人換床,給孩子購買電腦,買來五金件,把家裡壞了的櫥門修好……這些天,孫強忙得不可開交。

把孩子從老家接回來,單醇明當起了“超級奶爸”,給孩子做飯、洗衣、收拾屋子,陪孩子搭積木……

東光縣援助湖北戰“疫”的五位醫護人員回到家中後,趁著短暫的休整假期,彌補前段時間對家人的虧欠。

“超級保姆”

4月2日,孫強解除醫學隔離後回到了家中。

隆重的家庭歡迎儀式後,孫強迴歸到了往日的生活中。

“出發前,本來有很多事要做,結果還沒來得及做就去了武漢,現在,順利完成任務平安歸來,我得抓緊把耽誤的事兒幹完。”孫強說。

滄州戰“疫”英雄回家,補上那段愛

孫強洗衣服

他帶著父母轉傢俱城,給父母買了兩張新床——這本來計劃過年後就辦的事,延遲了兩個多月。

“父母那邊的兩張床年頭太久遠了,早就該淘汰了,原來工作忙,就一直往後推,現在才明白,計劃趕不上變化,盡孝需及時。”孫強說。

料理好父母那邊,孫強就開始忙活起了自己小家的事。

孫強的妻子是一名護士,在他走的這兩個多月,本就忙碌的妻子又當爹又當媽,歇班時要照顧孩子上網課,休息時間還要洗衣做飯照顧老人。

如今他回來了,就當起了“修理工”和“保姆”。

妻子告訴他家裡的櫥櫃門壞了,他上街買來了五金件,修好櫥門,又把家裡其他壞了的物件逐一修好。

得知兒子一直在用家裡的舊電腦上網課,每次都卡半天,孫強又給孩子買回了一臺新電腦,買了護眼儀。

休整的這些天,孫強給妻子和孩子做飯洗衣。每天上午他還要專門騰出時間,給孩子講題,忙得不亦樂乎。

“幹我們這一行,平常哪有休息的時間,尤其是這次抗疫經歷,更讓我懂得珍惜親情。趁著這短暫的假期,為老人妻子孩子做好服務,這感覺挺好。”孫強說。

“超級奶爸”

單醇明和孫強一樣,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去老家把孩子接了回來。

可一進父母家門,伸手去擁抱孩子時,他發現孩子往爺爺奶奶身後躲藏,流露出害羞的表情,儼然一副見了外人怕生的樣子,單醇明心頭不禁一酸。

“孩子才兩歲多,我這一走兩個多月,孩子已經不認識我了,沒關係,接下來的日子我會彌補虧欠孩子的。”單醇明說。

把孩子接回家後,單醇明就當起了“超級奶爸”,每天早上起床給孩子穿衣、做飯,陪孩子搭積木、捉迷藏、玩小汽車……

看著孩子跟他漸漸地又熟絡起來,單醇明心裡開心極了。

他的妻子是一名婦產科大夫,每天工作時間不固定,隨叫隨走,單醇明短暫的休息時間大部分是父子間獨處。

有時候單醇明看著孩子安靜地玩著,再想想在武漢的經歷,他對“歲月靜好”這個詞就越發體會深刻。

“現在我的手機裡存滿了孩子各種表情的照片,哭的、笑的、生氣的、出洋相的……”單醇明說。

孩子越來越黏單醇明,走到哪跟到哪,一會兒見不到爸爸就在屋子裡到處找。

單醇明心裡竊喜:缺失的親情終於找回來了。

意外驚喜

4月6日下午,正在家休息的騰希燕接到同事的電話,請她下午4點來科裡一下,有事需要處理。

下午4點鐘,騰希燕準時來到科室,一進門就聽見音樂聲傳了出來,一首歌曲伴著護士們的手語衝擊著騰希燕的心扉。

同事們特意用這種意外的驚喜,歡迎她的到來。

騰希燕的淚水忍不住順著臉頰淌了下來。

科裡的同事們給騰希燕定了蛋糕,買了鮮花,還用了不同顏色的採血管擺出了一個LOVE的造型。

看著大家準備的這一切,騰希燕感動得淚流滿面,戴在臉上的口罩也被浸溼了。

大家歡迎騰希燕平安歸來,紛紛上前和她擁抱。她懷裡塞滿鮮花,眼裡含滿幸福的淚水。

有幾位患者循著聲音也來到了病房,看到騰希燕回來了,也紛紛上前握手問候。

“科裡有很多熟悉的患者,有些患者平均一年要來住三四次院,大家和我也都成了親人,有人掛念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騰希燕說。

儀式結束,騰希燕又去治療室、護士站、護辦室轉了一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東西。

那一刻,她心裡想:要抓緊歸隊,早日和戰友們並肩作戰。

向親友報平安

滄州戰“疫”英雄回家,補上那段愛

宗豔玲和外甥女彤彤

從武漢回來到現在,宗豔玲幾乎沒一天閒著,她忙著通過各種形式和親友聯繫,感謝親友的惦念。

回家的第二天,宗豔玲就去了父母家。

接下來的時間,她列了一個計劃表,週二上午給姑姑發視頻,下午給大姨打電話,週三上午她給好友發起視頻群聊。

這個計劃表上標明瞭宗豔玲每天要做的事:向親友報平安。

“去武漢的這兩個月,除了父母吃不下睡不香,家裡的親戚也跟著提心吊膽,三天兩頭給父母打電話問情況,都擔心我的安危。現在回來了,報平安的同時,我也要表達謝意。”宗豔玲說。

除了宗豔玲,其他的4位醫護人員也跟她一樣,完成了報平安這項“規定動作”。

宗豔玲給姑姑發視頻的時候,姑姑在電話那頭靜靜地看著宗豔玲,眼睛都捨不得眨一下。

“瘦了,頭髮也短了,真想把你摟進懷裡。”姑姑說著有些哽咽。

宗豔玲怕自己落淚,趕緊打斷姑姑。

她把在武漢的見聞跟姑姑訴說,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向姑姑進行了簡單彙報。

報了一圈平安,宗豔玲非常感動,她說:“國家有難,當我去‘應戰’,親人們默默地陪伴、牽掛、支持,就是我的後盾。”

她記憶最深的事,是回來的第二天,去婆婆家,剛一進門,小外甥女彤彤拿著一隻親手摺的花遞到了她的手中。

孩子半個月前跟著視頻學會了摺紙,就等著跟舅媽相聚的時刻,送給舅媽。

彤彤用稚嫩的聲音說,歡迎舅媽回家。那一刻,宗豔玲溼了眼眶,俯下身子把彤彤緊緊抱在了懷裡。

“媽媽怎麼成了哥哥”

“媽媽在哪?媽媽為什麼還是沒回來?那不是媽媽,那是哥哥。”吳婷婷站在兩歲多的女兒面前,女兒竟然已認不出她來,只是急著向奶奶詢問著。

吳婷婷原來是長髮,因為抗疫剪成了板寸,女兒一見她,竟然叫她“哥哥”。

聽了孩子的話,吳婷婷忍不住淚溼眼眶。

她把孩子抱進懷裡,將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臉上,然後一遍遍告訴女兒:“我是媽媽,媽媽回來了,我是媽媽,你聽媽媽的聲音,仔細摸摸媽媽的臉,不是哥哥,是媽媽。”

小女兒停頓了半天,突然哭著喊了一聲:“媽媽。”

現在,女兒每天早上醒來,都要拿著小手在媽媽的頭頂上壓一壓,她盼著媽媽的長頭髮快點長出來,不要再跟哥哥似的了。

最讓吳婷婷欣慰的是,她走的這段日子,大兒子的成績不但沒有落下,還比以前進步了。

“我特別感謝孩子學校的老師,為了讓我工作得安心,上網課的時候,老師們對我家的孩子格外關心,一發現孩子哪裡掌握不好,就單獨講解,直到講透為止。”吳婷婷說。

休整的這段日子,5個人經常通電話,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早日回到崗位,與同事並肩戰鬥。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董芳辰 通訊員 邢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