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因子風暴:中醫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奧祕

時間關係,沒有配圖、美化,請原諒我的粗糙。


這幾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熱度飆升,中醫國家隊、中醫廣東隊還全部接管了一些病區,他們為什麼有這個膽量?這要從細胞因子風暴說起。


"細胞因子風暴"是這次專家對重症病例、死亡病例討論中經常說到的一個詞,它們可以直接導致死亡,因為細胞因子風暴可以造成重症患者肺水腫實變、全身毛細血管滲血、低血壓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細胞因子是由免疫細胞(如、、等)和某些非免疫細胞經刺激而合成、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質。常見的細胞因子有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1等等。細胞因子能在細胞之間傳導各種信息、促使各種細胞進行一致的生長、剿滅行動。


細胞因子在病毒性肺炎中的作用是,刺激體溫系統上升體溫殺死病毒,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使得白細胞更容易從血管爬到生病的肺組織周圍吞噬受損細胞,然後再修復組織。


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既可以讓白細胞通過,也可以成為體液滲出的漏洞,所以受傷發炎的部位除了發燙、流膿之外,還會有水腫、腫脹。


這種水腫、腫脹在人體可耐受的情況下進行,不會有太大的危險,但是如果病毒毒力太強,對免疫和非免疫細胞刺激過於強烈,人體會產生過於強烈的反應,出現細胞因子風暴,短時間內各種細胞因子水平劇烈上升。


病毒性肺炎出現細胞因子風暴時,毛細血管壁會像潰堤一樣,大量滲出物堆積在肺裡面,出現嚴重的肺水腫,氧氣交換障礙會呼吸衰竭,X光片上會出現"白肺"。加上其他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很容易在極短的時間內死亡,例如兩天、三天。


現代醫學講究精準,一般看不上我們中醫的粗放,很多有效的中醫處方用現代語言解釋起來就顯得漏洞百出,但就是有效,說起來就是不精準。


現代醫學的精準之處不在於治療細胞因子風暴,而在於對病毒的結構找出有效靶點,用某種藥去攻擊這個靶點,類似於精準制導導彈打飛機,打中了就萬事大吉、立竿見影,打不中就疾病肆虐、橫屍遍野。所以現代醫學開發出某個特效藥物、攻克了某個疾病之後,中醫又要重新去未知的領域開荒了。


現代醫學可以用激素來抑制細胞因子風暴,但是它會抑制身體的正常免疫反應,減弱身體殺滅病毒的效果,病毒的瘋狂複製會產生第二次細胞因子風暴,這時候什麼藥物、方法都回天無力了。另外激素留下的股骨頭壞死的陰影,至今還刺痛著非典患者的倖存者。


自1957年Lssac發現干擾素以來,迄今已經發現了200多種細胞因子。這兩百多種因子排列組合一下,就是天文數字,再在濃度上變一下,再在時間上變一下,就是更大的天文數字。研發能同時對付這兩百多種因子天文數字組合的藥物,現代醫學根本不可能,因為不精準。但是中藥處方里十幾味藥,不大講究作用位點、作用受體,但裡面的化合物幾千種,進入不同人體後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變成無數個組合,比起現代醫學的精準,這個時候混沌好像更加有效。


不同中醫證型的人,中醫處方不一樣;同一個病,不同時間處方也不一樣。雖然用現代科學的語言難以說清,但那是幾千年來中國的醫療精英從無數次的治療經驗中總結出來的,雖然語言粗糙,但原理一點也不粗糙。


講一個真人真事說明一下。祖母姓黃,大家閨秀,在村裡數一無二,可算是農村的精英了。當年周圍村子雞瘟爆發,還沒傳到我們村,祖母得知後,還沒到傍晚,立即根據經驗做出決定。在堂前(客廳)撒了一大瓢穀子,並大聲地"嗚嚕嚕、嗚嚕嚕、嗚--"召集公雞母雞回家進食,並乘機用雞罩將一隻只抓住,放進家中最大的雞籠,然後放置到閣樓上,每天喂水餵食。十天後,村子裡其他人家的雞開始發病、死去,二十天後,村裡的雞死了一大半,我家的雞一切安好。一個月後村裡再也沒有雞發病,祖母這才把雞籠打開,公雞母雞一個個歡欣鼓舞,都擺出展翅欲飛的樣子,歷歷在目。


後來我問祖母怎麼會這樣做?祖母其實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禽流感的傳染病,她說在孃家學的,老外婆曾經告訴她"雞瘟"(應該是"雞瘟病原體")雖然我們的眼睛看不見,但飛不過三尺高,而閣樓有一丈多高,可以躲避過去。

知識就是力量,哪怕是現在看來有很多錯誤,雖然樸素,只要是從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依然有效。

後來讀中醫,看到《黃帝內經》"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高等地方空氣清新可以讓人健康長壽,低窪的地方病邪較多容易讓人得病短命)這句話,我禁不住熱淚盈眶。祖母雖然目不識丁,從來不知道《黃帝內經》是何物,但她的行為完全超出了我當時所謂的大學生水平!

誰說中醫不科學?


現代傳染病的隔離措施就是古代中醫對付"疫癘"的隔離方法,"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


中醫可謂是一直在被黑,從未被黑死。自媒體中無數人通過黑中醫成了網紅,以至於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都不敢像清華、北大那樣說出自己的簡稱。


中醫在這次疫情中比較硬氣,可以毫不客氣滴說,你的西醫是我的,我懂,我也可以用;我的中醫是我的,你不懂,只有我才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