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67篇日記的查醫生出書了,系國內首部援鄂醫生抗疫日記

來源:澎湃新聞

寫下67篇日記的查醫生出書了,系國內首部援鄂醫生抗疫日記

出版的書籍。 均為受訪者供圖

每一個參與抗疫的人都該被銘記。

從除夕夜馳援武漢到3月31日回滬,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整整68天裡,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上海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查瓊芳寫下67篇抗疫日記。

如今,這些日記被編撰成《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這也是目前國內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醫生親歷的抗疫日記。

4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仁濟醫院獲悉上述消息。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為此書撰寫了《序》。

陳國強表示,“查醫生是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裡交大醫學院系統唯一的女醫生,她的文字樸實無華,但情真意切,讓我感慨,也時常令我淚目。這些日記通篇沒有宏大的敘事,只有每天的日常,而就是這些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人員、貨車司機、公交司機、志願者司機、快遞員普通人的日常,一點一滴拼出了中國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路線圖。”

寫下67篇日記的查醫生出書了,系國內首部援鄂醫生抗疫日記

查瓊芳醫生

記錄每個參與抗疫的人

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是上海最早出發、支援時間最長的一支隊伍,也是最少有成熟經驗參考、早期最缺防護物資和防護條件的一批人員。

“當時出發前往武漢,我們不知道武漢的情況到底怎麼樣,對我們來說都是個未知數,到了重症病房以後,第一天進去一看,我們組10個病人,有9個是上呼吸機的,然後一個病人需要高流量通氣,基本上呼吸機的病人都要用到100%的純氧。”查醫生說,她入駐的是金銀潭醫院北三病區,從最初入駐時的緊張迷茫到慢慢熟悉,經歷著生死、悲痛、希望與感動。

寫下67篇日記的查醫生出書了,系國內首部援鄂醫生抗疫日記

除夕夜,查醫生作為首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援馳武漢。

日記裡,她時常會提及領隊鄭軍華和周新教授。鄭隊長給醫療隊不斷打氣鼓勁,在他的帶領下,諸多隊員在前線光榮入黨。而周新教授與她在一個病區工作,也是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醫師組組長,在他身上查醫生學到了很多。

“周新教授是讓我最感動和最敬佩的人,是我們組年齡最大的,今年67歲了,也是黨齡最長的。他穿脫防護服的速度是我們當中最快的,一般20分鐘左右就可以穿好。另外,進了隔離病房以後的很多操作他都是搶著做的。曾經他和陳德昌教授都搶著說,如果有第一例氣管插管的話讓我來。”查醫生表示。

其他醫療隊員們的故事都被她一一記錄下來,如仁濟醫院的吳文三護士,他從隔離病房出來,衣服渾身溼透、頭髮滴汗,被查醫生拍攝了下來。

寫下67篇日記的查醫生出書了,系國內首部援鄂醫生抗疫日記

查瓊芳醫生工作照

還有負責後勤工作的新華醫院劉立駿醫生,被她親切地稱作“劉老闆”。

“我們醫護在病房裡作戰,‘劉老闆’在後方為我們保駕護航,管我們吃飽穿暖。分發物資,大家來不及領的,‘劉老闆’會帶著志願者小分隊把東西放到每一個房間門口,隊員有防護物資或生活物資捐贈途徑,找的也是‘劉老闆’。”這是她在日記裡寫道的。

每一個參與抗疫的人都該被銘記。

她看到志願者們無私奉獻,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把周到的服務送到需要幫助的人身邊,如tony老師、接送醫護人員的出租車司機等等,她也看到了來自黨和政府、社會各界源源不斷的關懷和支持,那些來自家鄉的美食讓她感到無比的溫暖。

另外,讓她感動的還有那些被病魔折磨的病人,在醫護和病友的關愛和鼓勵下,他們用堅強的毅力與病毒鬥爭,直到能邁開腳步,笑著走向陽光的那一刻。

寫下67篇日記的查醫生出書了,系國內首部援鄂醫生抗疫日記

查瓊芳醫生工作照

多語種出版、多媒體呈現

在抗疫前線,查醫生最長上過15個小時的夜班。

為何能堅持寫下日記?她坦言,最初她用語音的形式每天發回醫院日記,“一方面跟單位領導也算是彙報一下工作。最關鍵的是,親戚、朋友、單位同事他們都很關心我。我發現用日記的方法可以讓他們不用擔心我,我儘量是用一種比較開心、愉悅、自嘲的方式去寫,我覺得他們看到我的日記以後,就知道我在這邊心情還可以,壓力也還可以,至少沒有那麼抑鬱,所以他們也就放心了。”

日記經仁濟醫院宣傳處整理成文後,被廣大媒體廣泛轉載,其中澎湃新聞也在疫情中持續更新刊發,讀者的期盼成了查醫生堅持每天記日記的動力。

查瓊芳表示,她想衷心感謝新聞出版有關部門、交大出版社、仁濟醫院等機構的大力支持和讀者們對此書的喜愛。

“每一個我們都是平凡的,可是我們都有勇氣!有勇氣逆行,有勇氣去戰疫。感謝這些飽受創傷卻依然心懷感恩的武漢人民,希望他們以後的日子一帆風順。這是一段難忘的歷史!而今天起,我們將再出發!”她表示。

仁濟醫院方面透露,《查醫生援鄂日記》將多語種、多媒體呈現。這些日記不僅僅受到中國媒體的廣泛關注,也吸引了外國出版社的目光。

目前,本書的越南語的版權已經啟動翻譯工作,將於近期出版,泰語版等其他語種版權亦在洽談中。《日記》外文版的迅速翻譯出版,將為世界各國共同抗擊疫情提供中國經驗。

該書還收錄了支援湖北醫療隊員、支援雷神山醫院的李佳醫生以查醫生為原型創作的歌曲《等你》、《勇氣》以及由東方衛視牽頭製作、著名導演魯國良執導、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演唱的MV《勇氣》。此外,該書的有聲版也將在喜馬拉雅、蜻蜓等平臺陸續上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