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綜述:歐洲在嚴控與鬆動之間權衡

  新華社薩拉熱窩4月13日電 綜述:歐洲在嚴控與鬆動之間權衡

  新華社記者

  歐洲新冠確診病例13日攀升至883273例,死亡79453例,多數國家都繼續走在疫情輕微放緩的曲線上。儘管疫情只是輕微放緩,渴望迴歸正常社會生活的聲音開始出現,政府不得不在繼續嚴控與適度鬆動之間進行權衡、抉擇。

  家家有本鬆緊經

  法國總統馬克龍13日發表電視講話說,為遏制新冠疫情而採取的“禁足令”將延長至5月11日。此後法國將對部分防控舉措進行調整,幼兒園和中小學在5月11日之後將視情況陸續開學,但高校開學日期將推遲至9月,易感染體弱群體仍要遵守限制出行措施。

  13日,意大利的重症病例連續第十天下降。意大利基礎設施與交通部長德米凱利說,是否由“封城”過渡到緊急狀態的第二階段,將由中央政府根據技術和科學委員會提供的建議決定。進入第二階段後,意大利人可能會實行錯峰上班制度,特別是公共部門。

  代表首相約翰遜處理有關事務的英國外交大臣拉布表示,英國政府預計不會在這周調整當前要求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

  德國的累計治癒病例數12日首次超過現存病例數。德國國家科學院13日提交一份報告,建議德國有條件逐步放鬆現有限制措施,全國學校按照年級逐步復課,零售業、政府機構、商務旅行等也可以在一定前提下逐漸恢復,但強調“遏制疫情快速發展依然是首要任務”。

  奧地利衛生部長安朔貝爾13日說,奧地利從14日起將進入“局部安全放開”的抗疫第二階段,營業面積不超過400平方米的小型商店、修車廠、建材園藝市場等可恢復營業,店員和顧客須嚴格遵守佩戴口罩、保持距離等規定。

  愛爾蘭衛生部長西蒙·哈里斯13日說,在找到有效治療方法或疫苗前,社交距離等限制措施將成為生活中的新常態。

  比利時國家安全委員會將於15日召開會議,決定是否延長封禁措施的實施期限。

  在丹麥,政府“復工復課”計劃遭到抵制。根據首相弗雷澤裡克森此前宣佈的計劃,日託中心、幼兒園和學校0至5年級將於15日重新開放或復課。但至少有29個市政府宣佈,因校方和機構無法按時完成政府要求的相關防護措施,上述“復課”計劃將被推遲至4月20日。在社交媒體上,4萬名家長反對政府讓低齡兒童首先復課的決定。

  較早採取嚴厲防控措施的阿爾巴尼亞政府出臺了更嚴格的週末禁足措施,規定自本週五下午5時30分至星期一早5時,所有公民一律不準外出,違者將被罰款1萬列克(約合609元人民幣)。

  民生壓力增大

  波蘭國家債務統計局13日發佈調查報告稱,39%的波蘭人宣稱他們的個人積蓄僅能再維持3個月生計,多達78%的波蘭中小企業員工已被通知有可能面臨失業風險。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日前也表示,專家將決定何時解除國家緊急狀態,但肯定不會太晚,因為國家需要重啟經濟。

  瑞典國家應急署強調,除了醫療系統受重創外,大多數經濟部門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由於人員短缺、物資儲備不足和物流中斷,農業、能源和電力供應可能會受到挑戰。

  波黑中小企業遭受新冠疫情沉重打擊,波黑兩個實體之一的穆克聯邦議會13日宣佈,全體議員減薪,以示與民眾同甘共苦的決心。

  歐洲需要中國

  13日,塞浦路斯從中國進口的醫療防疫物資緩解了該國測試用品緊缺局面。從本週開始,塞浦路斯政府將對在超市等有傳播風險場所工作的2萬人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克羅地亞從中國採購的第二批數十噸醫療物資12日運抵首都薩格勒布,同機抵達的還有中國政府捐贈的首批3.7噸物資。據悉,近期還將有數架貨運專機從中國運送醫療物資直飛克羅地亞。

  匈牙利外長西亞爾託13日在社交媒體上說,6架滿載防疫物資的飛機當天順利抵達布達佩斯,它們分別從中國北京和上海運來口罩、手套和防護服等。(執筆記者:張修智;參與記者:陳晨、陳佔傑、張家偉、田穎、于濤、石中玉、潘革平、張琪、蔣雪、林晶、章亞東、陳序、和苗、張保平、高磊、袁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