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小米10 Pro、華為P40是兩個八竿子打不著、沒有任何關係的產品,但在8+256GB版本,小米10 Pro售價4999,華為P40售價4988,價格僅僅相差11元,幾乎完全相同的價格,讓兩者產生了微妙的關係。但到底該買哪個,卻這完全不是一道選擇題。

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通常來講,小米10 Pro是小米十年“夢幻之作”,硬件上是“為發燒而生”的“巔峰”狀態。P40系列雖然是華為最新旗艦,但標準版精準閹割的刀法,硬件縮水嚴重。儘管P40的外觀質感出色,但無論如何,小米夢幻之作和華為“精準閹割”放在完全相同的價位,還是大大出人意料。


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兩者差距在哪裡?

對米粉來說,小米10 Pro是不二之選;對花粉來說,華為P40也值得購買,粉絲對它們的選擇毫不遲疑。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弄清兩者的區別就相當重要,畢竟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對此,我將兩款產品粗暴地分成兩個部分:感知不強、差距巨大。

一、感知不強

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性能、馬達等體驗都是小米10 Pro更好,但從一個普通用戶角度來看,這些體驗並不明顯,因為多數人不懂硬件參數,更沒法同時擁有兩部手機來比較優劣。比如線性馬達,普通用戶只有兩眼一抹黑地問:這是個啥玩意?

至於MIUI和EMUI、驍龍865和麒麟990,到底誰更好?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雖然我認為MIUI更好,但EMUI也有不少特色。如果無法同時上手比較,差距就相當於沒有。


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二、差距巨大(標紅是好的):


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小米10 Pro的優勢:

第一,小米1億像素也好,華為定製的5000萬像素也罷,都只是廠商宣傳的工具,對實際拍照幫助不大。但小米10 Pro的OIS光學防抖、10倍光學變焦卻十分實用,可與華為P40 Pro相媲美。

第二,曲面屏、直面屏屬於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但90Hz刷新率、屏幕材質卻是用戶能夠清楚感知的,在P40 Pro/Pro+也上了90Hz刷新率,可見華為也認為高刷新率有更好的體驗。

第三,續航就不說了,P40優化再好、麒麟990功耗再低,依舊是小米10 Pro完勝。雙揚聲器,同理。

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華為P40的優勢:

第一,當小米10 Pro性價比高時,利潤必然少,利潤少則代工敷衍,代工敷衍則品控差。因此,在京東收到用戶鋪天蓋地的差評,也是情理之中。並且高性價比也犧牲了售後,相比華為、OV,小米售後體驗糟糕。

第二,華為P40在硬件閹割時,外觀卻下了血本,顏值出眾、質感高級,令人一看就是高端產品。並且175g+8.5mm的輕薄機身,握持感很舒適。


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第三,華為的品牌溢價。如果小米OV以同樣的配置賣5千,被罵得狗血淋頭那都算是輕的。但如果是華為、三星、品牌,就顯得合理多了。

品牌溢價這東西很玄學,但不得不承認,華為比小米高一檔。這高一檔就足以讓華為媲美三星、蘋果,背後付出的是燒錢的芯片研發、強硬的供應鏈整合、世界領先的通信技術、超級牛逼的營銷策略等。

誰會買P40?誰會買米10 Pro?

“小米10 真香”,這是最近被說爛的一句話,像學生、遊戲黨、發燒友等對硬件感知強烈的群體,肯定會青睞小米10 Pro,最終銷量也會很好看。至於小米高管在微博“碰瓷”式營銷,則令人討厭,正如一位OPPO高管吐槽:沒想到O廠發個,友商高管們發的微博比我還多。


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華為P40會賣給看重外觀、品牌的人群,這部分人對手機的要求就是夠用就行。拍照夠用就行、續航夠用就行,但顏值一定要大氣,品牌一定要有名,P40簡直是不二之選。

比如我一個朋友聽店員說P40是華為最新旗艦,立馬就買了,其它完全不考慮。就算米粉也不得不承認,雖然P40閹割嚴重,但銷量會很好看。至於屏幕混用,而用戶又只能靠“抽獎”來辨別,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欺騙。


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就個人來說,筆者特喜歡輕薄的手機,今年剛入手魅族16s Pro,看重的就是輕薄。但華為P40“刀法太秀”,我寧願犧牲手感,也會選擇小米10 Pro。因為小米10 Pro的雙揚聲器、X軸馬達、50W快充等,給我體驗特別好;至於無線快充、大電池,則感知不強。


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小結:兩虎相鬥,勢均力敵

華為P40顯然是一款“高價低配”的產品,但用了最先進的工藝,擁有高端的質感,再利用線下“信息不對稱”的藝術,賣得好是必然的。從商業角度來看,P40無疑是一款成功的產品,出貨量大,利潤高,雖然在數碼圈口碑差,但並不影響它圈錢。

小米10 Pro則恰恰相反,儘管口碑普遍偏好,但微薄的利潤、一言難盡的品控、售後等,將會給它帶來難以磨滅的損失。雖然出貨量也很大,但最終能否掙錢,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現在小米主要利潤來自於AIoT生態鏈,手機虧一點也問題不大。

雷軍的尷尬:小米10年“夢幻之作”,卻連華為P40都贏不了

以上,粗略分析了價格、配置、定位,也許還能成為品牌的一個小縮影,不妨窺斑見豹,做個小結:

P40:其產品是成功的,其口碑是糟糕的;其研發是可敬的,其營銷是噁心的;其實力是強悍的,其做法是可恥的。

米10 Pro:其產品是成功的,其利潤是微薄的;其口碑是良好的,其營銷是噁心的;其硬件是一流的,其工藝是粗糙的。

總之,小米10 Pro、華為P40這波鬥爭,勢均力敵,最後銷量都會很好看,但小米拼盡全力的“夢幻之作”,卻只能與華為“精準閹割”打個平手。或許從一開始,它們就不在同一個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