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賬劇:內容創作生態和大數據生態的新動能

分賬劇近來在行業內引起一輪熱議,實際上這一概念由來已久,早至2017年就有近百部分賬劇上線。做劇是個勞動密集、資源密集的重工程,近百部的體量已經相當可觀了。 時至今日,分賬劇熱潮持續提升,且有聲勢日隆的趨勢。細究其原因也非常簡單,分賬劇在以更直接的方式滿足各方利益訴求。

平臺方雖然出讓了收益,但確保了大批獨家內容的供應,甚至可能因此催生更多付費會員;中小影視公司以往財力、人力都不雄厚,很難脫穎而出,分賬劇讓他們有了四兩撥千斤的機遇;視頻平臺的觀眾們將看到更符合自己內心需求,題材、情節、故事更接地氣的作品……


分賬劇:內容創作生態和大數據生態的新動能

早年視頻平臺公佈的分賬計算公式


分賬劇並不算是一種多麼有創新性的形式,它非常類似於2016年左右興起的內容平臺的邏輯:那時在頭條號的帶動下,各家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內容平臺,如百家號、大魚號、網易號、鳳凰號、企鵝號……內容平臺制定利潤分配規則,入駐平臺的內容創作者按照內容或廣告的曝光體量賺取收益。為了刺激優質內容的生產,平臺會推出激勵政策或者補貼手段,優質的內容創作者可以享有更多的流量資源和更大的支持力度。

當然,從另一個方向上來講也是一樣的:兩者都無法避免低質量內容的湧入。 業界對分賬劇的顧慮主要就集中在品質和題材上。分賬劇一般成本更低,一分錢一分貨,品質自然更難得到完善保證,畢竟很多高投入的大製作都難免為人詬病品質問題;而因為內容設定上更直接地面向普通受眾,其題材與情節也往往被認為是媚俗的。 然而酷雲互動認為其實無需有這樣的擔心,電視劇是一個相對健康穩定的市場環境,也會遵從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那些品質低劣或者選題有硬傷的劇作,即使能得到短期利益,也勢必會被市場淘汰。

觀眾的口味是動態變化的,一味媚俗也很容易忘卻初心、誤入歧途。真正能從海量的分賬作品中崛起的,一定還是品質最好的那一批。這無疑對於中小製作企業來說是一個利好,他們有機會繞過資源的瓶頸,寫就逆襲。

分賬劇:內容創作生態和大數據生態的新動能

打破分賬記錄的《人間煙火花小廚》


如果你認為,以往中國電視劇的風格過於單一,題材又總是一窩蜂式的出現和變換,如果你認為,以往中國電視劇又太注重明星與流量,往往忽視了情節的合理性與故事的創造力,那分賬劇必然會成為一劑良藥。

從內容創作生態的視角來看,分賬劇更開放,更多元,更富創造力,或許在未來會成為驅動影視劇內容創作的新動能。

分賬劇:內容創作生態和大數據生態的新動能

部分優酷最新公佈的分賬劇扶植政策


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附加效果,是文娛大數據生態的進一步完善與打通。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結果,因為分賬劇的收益和播放數據直接相關聯,播放數據真實、有效、透明,會成為業界越來越倚仗的剛需。互聯網平臺有先天的數字化優勢,但一直以來卻沒有突破跨媒體、跨平臺的壁壘。

隨著分賬劇的持續升溫,製作方也會開始慎重考慮不同視頻平臺開出的條件。能以量化的方式橫向拉通與比對,也是製作方的剛需。 近日多個視頻平臺被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約談,內容基本都是關於廣告與付費的。從宏觀來講,分賬劇完善的內容體系,也會讓視頻平臺的壓力降低不少,會員付費內容更豐富、更有吸引力,平臺也就更不需要在其他地方花費小心思了,消費者也能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