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歸處是為此心安處

“這注定是一次五味雜陳的體驗……”

這句話赫然躺在2018年6月21日的那一頁上。我觸摸著日記本上那些泛黃的邊角,想要拾起留在墨跡裡的歡笑與淚滴。一頁,兩頁,三頁,記錄編輯部的內容依舊很清晰,卻仍然擾亂了我的思緒。字跡漫漶,像是一種惆悵,鎖住了我那一瞬的時光,讓我恍覺當時的情緒,重臨心頭。

勇者歸處是為此心安處

當時選擇繼續留在編輯部的緣由,有些模糊不清了。是作為“迷弟”對雨桃學姐的“言聽計從”,是作為學通人對學通的不捨,還是作為自己對文字的喜愛……可能,方方面面聚集起來,也就變成了我選擇留在這裡的強大動力。

問題多多,煩惱多多,忙碌大於閒適,但更多的是快樂與感動,是我任蛟橋編輯部部長這將近一年的真實寫照。

曾在深夜裡迷茫,要做一個怎樣的學姐,怎樣做好一個學姐;曾在某個突失歸屬感的瞬間思考,如何才能與空降編輯部的其他部長副部更好地相處;也曾在孤獨往返蛟橋的路上不斷期待,編輯部的另一位“遺民”夥伴能早日回來……這些,都是我做部長之初所經歷的心理掙扎。

勇者歸處是為此心安處

記得招新之路,磕磕碰碰,也沒少了大風大雨。無論,是掃樓擺點時碰到的不待見的態度,亦或是心儀的學弟學妹被搶走……方方面面聚集起來,幾乎要把人壓垮;也記得辯論賽時,聚聚散散,每一次臨上場出現這樣那樣的小問題;在日常部門生活中,部門小夥伴沒有熱情的時候,我也會失落,但是,我也能理解,大家都會有自己的事情,我只想著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大一做委員時受慣了學長學姐的表揚,在突然的角色轉換之後,技能不夠成熟的我也會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與選擇,受到批評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當然,也曾因為自己的不合理不成熟的時間安排,冷落了他人,卻還想自私地佔有著別人的關心。

這一路走得好難呀。但正如三毛所言,人生最大的快意在於心甘情願,是為甘願。因為當初的選擇,我義無反顧。這些被犧牲掉的時間,誰能說無所謂呢?但是當時光漸漸沉澱,在回憶裡發酵過後,剩下的,便只有活動結束後的舒適與欣慰,和夜晚匆匆從麥廬趕回蛟橋的路上抬頭所見的,無比燦爛的,漫天的星辰。

勇者歸處是為此心安處

招新很疲憊,但是又真的很喜歡大家在一起的感覺,那種為了同一個目標而聚在一起的感覺。和大家一起賣力宣傳,在招新群裡和小萌新玩耍,和其他同伴日漸拉近了距離……這些,都足以抵消所有的疲憊,給我帶來快樂和感動。打辯論賽很心累,但是看到自己部門的小夥伴在場上舌戰群儒,還頗有大將風範時,心中更多的是自豪感。還有每一次看到學弟學妹們的稿子登載在校報校官網上時,表現出的是比自己上稿還要興奮的心情。“你快看,這一面有一半的稿子都是我們部門的嘻嘻嘻。”每每拿到校報,我都要很自豪地和別人炫耀一番。

朋友說,我是個十足的“部門粉絲”。記得社團舉辦迎春晚會那天,我還在醫院看病,掛號排隊花了好長的時間。朋友說,我那天除了抑制不住的要看到小朋友表演的興奮,以及一點點悄咪咪的小心思外,完全看不出我還是個病人。差不多就是那一段時間,我覺得我已經深深地愛上這群可愛的人了。啊!

勇者歸處是為此心安處

編輯部大大小小的採訪機會有很多,令我印象最深刻是那一次“十大研究生導師風采”的專訪,不僅僅是因為溫老師本人所展現的風采,更因為他的一句話——學問本來就是寂寞的,做學問的人更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和外圍的衝擊,心如石,意如水。大概,建設一個部門,也是要這樣的吧。就像投稿被退,得不到認可,一個部門的活動也不一定會得到每個人的讚賞。這倒也不僅僅是因為作者本身的侷限性,也有讀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因素。當然,一個人的作品要得到大家的喜歡也是很難的事,但懂的人自然會懂,無心品讀的人不必強求。一路走到現在,掌聲也好,質疑也罷,應該肯定的是自己一路的堅持與小小的進步,以及體會到的漸至佳境。

勇者歸處是為此心安處

如今,我竟仍可在燈下執筆書寫自己內心的獨白,真是值得慶幸的事情。或許,大學就要有這樣的味道吧,要和某些人一起為同一件事共同努力一起,要有那麼一段時光可以成為未來大家共同的談資。“流水漸隨春遠,行雲終與誰同”,很感謝我人生中不斷的遇見,遇見編輯部,遇見熱愛文字的你們,遇見許許多多未知的事物,讓我漸漸明晰自己的追求與意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