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句句有情,这是英雄泪的时空迁移

跨越山河,只为寻找梦中的你。我一直都知道,我在意的,不是那山河的辽阔,也不是那江山的婀娜,而是那个与我隔着时空仍能听见呼吸的你!

英雄相惜,我羡慕;英雄故事,我喜欢;英雄情怀,我更佩服。英雄者,有义,更有情。有兄弟之义气,更有家国天下之情怀!

蜀相:句句有情,这是英雄泪的时空迁移

安史之乱后,心怀天下的杜甫又回到了长安,这一次的回归,不是英雄的姿态,而是阶下囚的身份,困处长安两年多,诗人终于找到机会南下,向着心中英雄的所在地而去了。自此,诗人也开始了长期寓居西南的生活。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句句有情,这是英雄泪的时空迁移

一到成都,诗人便迫不及待地出游寻梦了!为何诗人的游武侯祠却写成了千古绝唱,而我们却只能止步于“到此一游”呢?这与其高超的写作技法分不开。

一、立意高远,意不在祠而在人

人容易被美色所迷,写文也是如此,也会为美色所惑。

有的会花大量的笔墨在这路上的山山水水上,从穿衣写起,把自我整理(刷牙、早餐)、交通工具、所住酒店以及山脚风光描绘的浓墨重彩,可惜的是还没开始游,天就黑了,文章就截止了;还有的不够专情,看见山门便拜了起来,可礼还没行完,就被山门旁的小溪勾走了,可刚和小溪握了握手,又被前面的小树林迷住了……如此走马观花,所写之景令人眼花缭乱,只得道一句好一个花花世界,然后便搁置忘却了!

蜀相:句句有情,这是英雄泪的时空迁移

可老杜不同,他意不在祠而在人,志不在写景而在追梦。读来句句含情,令人感动。

来看首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直接开门见山,一到成都便问丞相的祠堂在哪里呀?一句“丞相”,亲切又温暖,好像把人带回到了三国时期那个点着烛火的军帐里,好像看到了丞相正在彻夜读书的情景……诗人对丞相的敬仰之情是多么热烈呀,不然,为何一来就去“寻”他呢?接着诗人又自问自答,武侯祠在哪儿?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翠柏成林。诗人用常年不凋、伟岸、葱郁的柏树来体现诸葛丞相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蜀相:句句有情,这是英雄泪的时空迁移

再看颔联,诗人写武侯祠之景。若是我们用换词法,把诗句改为: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你有何感受?再看李清照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若是我们也把“自”改为“尽”或者“都”,你还能体会到诗人所作的特有韵味吗?这就是炼字,炼字也就是炼情啊!诗人就是借这”自“和空”来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是啊,自然界的春天来了,可我们大唐什么时候才能打败叛军?想到这里,使人不禁心生惆怅,大自然的风光又怎能让这忧国忧民的愁肠疏解?因此诗人说它们是“自春色”“空好音”,把自己的忧伤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出来,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又因为诗人此行是来“寻”祠堂的,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也使得诗人眼中的诸葛丞相的形象更加光彩。

直奔主题,让人一下子就把我重点;句句含情,又让人和作者一起共情。这不就比我们的“到此一游”深刻了吗?

二、虚实相生,跨越时空共揾泪

小人常戚戚,英雄惜英雄。因为他们志同道合,忠君爱国,所以英雄不囿于时空,令天下人共揾英雄泪!

蜀相:句句有情,这是英雄泪的时空迁移

来看颈联,诗人由眼前景想到梦中人。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作对,提出取荆州、夺蜀川,三分天下之策,可谓是决胜千里,意气风发;下句写出山之后,尽心辅佐,开创蜀汉,为一句诺言誓死效忠,呕心沥血,匡扶蜀汉,可谓是忠君爱国,济世扶危!正是这种能够匡扶社稷的能力,一心效忠的精神,才更得诗人的敬仰!诗人怀古是为了吊今 ,诗人也是有心效力,也是用一生都在践行忠君爱国的儒士啊!这可不就是志同道合的英雄么!

蜀相:句句有情,这是英雄泪的时空迁移

再看尾联,可惜的是,好梦难成,满腔热血终成为泡影!丞相功业未济身先死,成了历史上的遗憾,也成了英雄们追梦途中的丰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诗人在佩服的同时,不禁又由三国历史想到了当下社会,战乱爆发,而我华年已不再,什么时候我才能看到国家统一、大唐再度兴盛的局面呢?对先哲的缅怀敬仰之情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期盼与憧憬油然而生,老杜可真是“时时忧国”啊!这种伟大的忠君爱国的情感常常跨越时空,令天下英雄同一哭,后代的爱国人士读到此句,不禁黯然泪下。

这种借眼前景写古今情,令古今读者同一哭的写法岂不是传播得更久远,所以,为文之要,还在传情!无无情之景,切记!

蜀相:句句有情,这是英雄泪的时空迁移

一曲高歌,你在古代,我在现代,合唱得更加精彩;两行文字,你很久之前写下的,我却和你一样,仍旧流下了眼泪!只因,你我都是梦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