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寿春镇名人

寿春名人

革命家、文物收藏家孙大光

孙大光,初名世蔚,号四味,曾用名逊、叶兆南。生于民国6年(1917),寿县堰口镇人。16岁参加革命,戎马倥偬转战南北。建国后,曾任国家交通部部长、地质矿产部部长、中共第十四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孙大光

孙大光博通文史,酷爱文物收藏,尤其名人名画。建国后,全家节衣缩食,精心购藏了一批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成为国内当代知名的文物收藏家。

他在古稀之年,偕夫人经刚回乡省亲,看到家乡仍很贫穷落后,心情十分沉重。他怀着对故乡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将其收藏的一部分古代艺术珍品(书画200多件,文物40余件,其中一部分为国家一级文物)捐献给安徽省博物馆,所得41.2万元奖金全部献给家乡举办教育,为堰口小学、寿县一中分别建起了教学楼和图书楼。1997年,他又将第二批捐赠所得的100万元奖金分别支持堰口镇和正阳镇兴办教育事业。他的义举在国内产生极大影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女画家孙多慈

孙多慈(1921-1975年)女,寿县人,著名画家。民国20年(193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随徐悲鸿学画,同时选修宗白华的美学课、胡小石的古诗选和徐仲年的法语课,学业成绩出众。民国22年学成,先后任教于浙江省艺术专科学校和省立临时联合中学。民国25年与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结婚。民国37年任台湾艺术学院教授,后任院长。1975年因患癌症逝于美国洛杉矶。

孙多慈自画像

民国35年,中华书局出版她的第一本作品《孙多慈素描集》。次年11月,在安庆举办孙多慈画展。民国36年在上海又举办个人画展。1951年后,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国美术学院进修。历史学家李则纲评价孙多慈作品说:"孙君的作品,表态的抒写,具肃穆壮丽之长;动态的描绘,擅深纯温雅之美。于而已敷之外,尤其有一种耐人情志的天才。"

革命先驱薛卓汉

薛卓汉(1898-1931),字云长,寿县人,是安徽省中共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由于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青年时代就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是本省早期学生运动的骨干。1922年,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他与曹蕴真在家乡寿县,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党支部--小甸特别支部,直属中央领导。1924年党又派他到安庆进行团组织的恢复和党组织的筹建,为安庆特支(安徽省委前身)负责人之一。1925年,薛卓汉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回安徽从事革命活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镇静如常,带伤回寿县从事农民运动,继续坚持斗争。1928年3月4日寿县第一次党代会上,当选为第一届县委组织委员,1929年当选为团县委书记。1930年鄂豫皖苏区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党派薛卓汉任第一军政治部副主任。1931年被张国焘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时年33岁。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闻讯后,深感痛惜。

寿县寿春镇名人

寿县寿春镇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