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一次次改變,一次次傷害

第一次見到萍萍時,毫不誇張的說,我以為坐在我面前的是個假人,尤其是臉部,整容的痕跡太明顯。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眼睛異常地大,鼻子非常翹,額頭像一塊發麵的饅頭,臉型也是典型的錐子臉,只是臉頰略有些腫。

萍萍給我看了她剛上大學時的照片,非常清純可愛,與現在判若兩人。

我以為這是一個沉迷整容的少女故事,沒想到背後還有這一出。

萍萍從小被寄養在姑姑家,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別人給她一顆糖,就可以高興一天。

後來,上初中後,父母經商回來帶走了萍萍,萍萍算是過上了正常生活,只是媽媽脾氣不太好,生活過得不如意,又嫌棄萍萍是個女孩,於是就把氣撒在萍萍上。

日常的生活也是給萍萍設置各種條件,你只要考到100分,爸爸就會早點回家;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你要得到第一名,媽媽才有面子,要是做不到就是各種打罵,說她不爭氣,不懂事。

萍萍從小就是在這樣的批評打擊中成長。

在她記憶裡,媽媽不曾讚美她,爸爸總是忙著賺錢,對她更是疏於關心照顧,所以萍萍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看人臉色行事。

她變得乖巧,懂事,盡力滿足父母及身邊人的要求,生怕他們有點不開心,就算是討好也在所不惜。

萍萍的第一次整容是在快畢業的時候,那段期間大家都忙著實習工作,忙著考證考研,萍萍也不例外,她選擇了考研,繼續深造。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然而,就在筋疲力盡結束一天的複習時,相處半年的男友突然跟她提了分手,說不想耽誤萍萍學習。

可事情的真相卻是男友在這段期間搭上了學妹,那個學妹比她漂亮,比她會玩。

當時萍萍非常受挫,以為是自己容貌的問題才導致男友變心,於是第二天借了錢就跑去醫院整容,一定要把自己弄成男友喜歡的樣子。

看到萍萍變好看後,男友就開始噓寒問暖,問萍萍複習情況如何,約她出去放鬆放鬆。

萍萍以為男友這是回心轉意了,以為自己的整容有了效果,於是兩人又如膠似漆了一段時間。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後來男友又嫌棄萍萍的胸小,說摸她就像在摸自己的身體。

萍萍大受打擊,又開始走上隆胸的不歸路。

萍萍說,我為他整容、隆胸,一次次的改變,卻換回一次次的傷害。

男友以喜歡原來那個清純的萍萍為由,跟她分了手。

那段期間,萍萍像是跌入了人生的谷底,考研失利,男友分手,自己還欠了一大筆債,種種打擊讓萍萍患上了抑鬱症,看不到人生的出路。

委屈自己,成全別人

喜歡不是迎合,不是委曲求全討好,而是不管你是什麼樣子,什麼性格,都會一如既往地喜歡。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我想賈乃亮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一顆敢愛的心反覆被人扔在地上,滿是傷痕。

那個為了愛情,卑微到極致的男孩終究在一夜之間狠狠長大。

賈乃亮也好,萍萍也罷,他們都是典型的付出型人格。

擁有這種人格的人,總會不由自主想去討好別人,總會特別在意他人的想法,希望別人能認同自己,讚美自己,可一旦得償所願,又會不自在,甚至反駁對方,面對陌生人,也想貪心地留個好印象,生怕被別人說閒話。

做什麼事都站在別人的角度,從不為自己考慮,與人交往也是處於被動和討好的位置,不懂得拒絕,也不會去麻煩他人。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別人對自己稍微冷淡一點就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惹他不高興,還想著要不要主動道歉,會無條件滿足對方。

在感情中,他們更是用盡全力對對方好,哪怕最後的結局是壞的,被他人說成自輕自賤,依舊掏肺掏心去付出,去給予,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憊。

更可怕的是,越是討好,別人越不把你當回事,越看不起你,而自己也會覺得一文不值,然後接受別人對你的人設,之後只要稍有拒絕或排斥,就會比普通人遭到更多的不滿和非議。

萍萍越是想要抓住男友,卻越是讓他逃走。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她以為男友的離開只是因為自己不夠好看,問題的根源在自己,於是整容又隆胸,卻沒想到兩人的分手,男友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她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

那麼這種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大多與童年時期的經歷有關。

其實很多性格缺陷都可以從原生家庭出發,去尋找原因。

通常來說,這兩種家庭氛圍,容易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設置條件的愛

一些父母在表達愛意時,通常會附加一些條件:

“考到100分,媽媽才會喜歡你。”

“你只有學會游泳,爸爸才會高興。”

這就是設置條件的愛,也許這些話並不是父母的真實想法,但這樣的教育方式無疑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與周圍關係極不穩定。

一旦自己有表現不好的地方,不被人喜歡,世界就會崩塌。

他們對安全感有著超乎想象的渴望。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控制慾過強

有些父母過於強勢,不讓孩子有自己的主張,幫孩子決定好一切,一旦他們出現任何違背的現象,就會指責打罵。

孩子若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漸漸地不敢發表意見,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變得膽怯懦弱。

我想萍萍的家庭氛圍自然可以從以上兩種找到共鳴。

從小就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從小就喪失安全感,學會察言觀色,小心翼翼來保護自己。

回到父母身邊後以為會有所不同,結果母親的強勢,種種的限制,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堡壘再次崩塌。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從此以後,便不斷在讓他人滿意中失去自我。

接納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價值,如果你放棄自己的個性和價值,去打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就意味著:你吸引來的,不是真正欣賞你的人,真正能欣賞你的,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故作謙卑和討好的樣子。

——蔣方舟

討好型人格最大的的問題在於不肯接受真實的自己,他們無法自我滿足,內心空虛,極度尋求外界的認可。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可以成為一個創造者,無論做什麼,寫作、剪視頻、畫畫、看書、健身、美食等能帶給你些許成就感的都可以嘗試去做。

因為你的才華、技能、優秀品質等獲得獲得的關注讚美,遠比你的討好來的珍貴。

此外,面對不懂得拒絕的情況,我們可以做好預演反應的準備。

想好你會出現討好行為的的場景,設想你當時的反應,比如,同事想要找你幫忙,不要立刻答應,把答覆的時間拉長,說:“我現在有點忙,等會再答覆你。”

為他隆胸又整容,男友卻說喜歡原來的我

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去考慮,自己這樣做值得付出時間和精力麼?這可以幫助我們,不要本能地對別人的請求說可以。

只要我們打心底裡接納自己,別人的認可還有價值麼?肯定是不能。

與其委曲求全,給全世界傷害你的權利,不如就做好自己,成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