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女生輕生,誰之過


15歲女生輕生,誰之過


就在前幾日,一位初三女學生從樓頂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僅15歲的生命。一個花季少女,為什麼選擇輕生?

原因其實很簡單,這位女生因為沒有按照要求上網課,老師三次將她移出群聊。那天晚上,老師給家長打了電話,又和孩子聊了十幾分鍾。之後,孩子就作出了人生這一致命的選擇。

15歲女生輕生,誰之過


01

事情發生後,家長認為:如果不是老師三次將孩子移出群,那天晚上又給孩子打了那個電話,孩子不一定會走上絕路。

老師是孩子的班主任和數學老師,在將孩子移出群聊前,和家長進行了溝通,又和孩子通了話。可見,他是關心孩子學習的。

老師在“懲罰”學生時,充分考慮了孩子的狀態和家長的心情。只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孩子會作出如此之舉。

15歲女生輕生,誰之過


02

今年春天,因為疫情,學校延遲開學。為了做到停課不停學,學校紛紛採用網絡教學方式。

網絡教學不像在學校課堂教學那樣,老師能夠現場監督,教學效果也根本無法保證。

一些不太自覺的學生,總是一邊上著網課一邊吃著零食,這邊開著電腦那邊玩著手機遊戲,有的人如坐針氈,還沒坐夠十幾分鍾,就起身上個廁所,在客廳裡轉個圈。

家長在有時還好一些,但家長要上班,不能時時刻刻陪在身邊進行監督,這時孩子就放了羊,無人監督,無人監管。

而有的家庭親子關係出現問題。即使家長在身邊,也管不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這下難壞了老師,也愁壞了家長。

許多老師紛紛採用照片打卡、視頻會議、讀書打卡、運動打卡等方式,要求家長加強對學生的監督,保證線上教學效果。但效果如何,只能等時間來檢驗。

15歲女生輕生,誰之過


03

從這個女孩輕生事件來看,我有許多疑問。

我不知道這位女生為什麼沒有按要求上課,是手機出現了問題,還是電腦不能正常運行,或者是網絡出現了中斷,亦或者是女孩根本不想上課。

我不知道這位班主任到底和孩子說了些什麼?是侮罵,是訓斥,是責難。還是苦口婆心地教導。

我也不知道這位老師為什麼要把學生三番五次地移出群聊,不讓學生上課。

也許他認為這只是一次小小的訓誡和懲戒。因為有了這些懲罰,孩子今後會好好地上課。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非但沒有取得效果,反而釀成了一場悲劇。

我不知道這位女生那天晚上有多麼無助和孤獨,她和父母關係好嗎?她沒有朋友嗎?為什麼遇到困難時沒有想到和父母、朋友交流溝通,和他們說一說自己的苦悶,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條不歸路。

要知道,選擇死亡,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呀?

15歲女生輕生,誰之過


04

這個事件,給了我們許多啟示。

一是老師要加強師德教育,學會正確處理與學生的關係。

老師對學生進行適當懲戒,不能說不對,畢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將學生移出群聊,對學生身心有多大影響;對學生的懲罰學生能否接受,會不會產生消極的影響,這些都是老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二是要恰當區分不同性格類型的孩子,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一直以來,我們都強調要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狀況和個人條件,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對於一些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由於經常做錯事,捱罵挨批評,抗壓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都比較強。他們通常都是死皮賴臉,這邊認錯,那邊該幹什麼還幹什麼,一幅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老師、家長罵幾句,或者做出一些懲罰舉措,對他們影響不大。

這些孩子在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會因為一時的不順想不開,不會因為遇到挫折而低頭,也不會因為遇到困難而害怕,他們的路可能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對於一些內向的孩子,由於臉皮薄,心眼小,一旦受到批評,就會想不開,有的甚至會作出極端的舉動。

比如這個跳樓的初三女生,平時非常內向,有什麼事都憋在心裡,不和別人說。這樣的孩子就應該以心理輔導為主,而不能一味地批評謾罵。

15歲女生輕生,誰之過


三是家長要做好監督工作。

孩子在家裡上網課,老師不能現場監督,家長就要承擔起監督的責任,不能因為要上班而疏於對孩子的管理。

有的家長只想讓學校儘快復學,把孩子交給學校,交給老師,這樣自己能夠輕鬆一點。殊不知,你管一個孩子都管不好,老師管幾十個孩子又如何去管好。

四是要加強對孩子的心理輔導,提高孩子的抗壓水平和抗挫能力。

每年我們都能聽到,有一些學生因為某件小事而自尋短見。有的是因為一些小事與同學發生口角,有的是因為受到校園欺凌無處訴說,有的是因為老師批評一時想不開,有的是因為一次考試沒考好,覺得無顏面對老師和家長。於是,他們輕而易舉地選擇了輕生。

一個對生命都不珍惜、不重視的人,又如何能對社會、對家庭、對自己負責,又如何面對今後複雜的社會生活?

所以,對於孩子,一定要從小培養其良好的心態,及時發現不好的苗頭,迅速加以糾正和挽救。

15歲女生輕生,誰之過


五是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當一個人面對問題時,應該學會去求助,找自己最信任的人進行傾訴。這時,朋友的作用就會非常大。

也許因為朋友的鼓勵或寬心,一件煩心事會很快過去,又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狀態。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孩子心裡有事,寧願找朋友,也不願意找父母,遇到困難時,寧願和朋友求助,也不願意找父母幫忙,可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至關重要的。

不管家裡的孩子多大年齡,上幾年級,一定要鼓勵他們主動去交朋友,引導他們交朋友很重要,說不定關鍵時刻能夠救一命。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無論是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是一個值得不斷探討,不斷摸索,不斷嘗試的沉重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