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普通投資者的情況可能是:回本元年2019?


更多普通投資者的情況可能是:回本元年2019?

這是一個入市4年多的韭菜的第一篇年終總結。剛剛過去的2019年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入市以來虧了這麼多年,終於在今年回本了。這些年不僅僅是賬戶市值跌宕起伏,自己的思想也在急劇演化。所以這篇年度總結實際包括了入市以來的心路歷程。
我是被2015年的牛市吸引入市的。雖然那時年齡已然三十多,上有老,下有小,正是養家餬口的時候。但我對理財卻一點概念沒有,對財富沒什麼渴望。有一份工作,拿一份工資,能夠養活自己和家人,如此而已。那個時候覺得財富是個中性詞,錢多不代表榮耀,錢少不代表卑微。不是因為家裡不缺錢,而是從小窮,很簡單的窮。平原地區的農村,窮,但是能吃飽穿暖。從小在農村長大,讀書,覺得物理很有趣,所以成績一直不錯。隨後到城市讀高中,去外地上大學,然後工作,成家,過著普通的生活。表現在股市上,就是在火熱的牛市入場,初始投入資金就1萬元左右,還空倉好幾個月。

更多普通投資者的情況可能是:回本元年2019?


隨著小孩慢慢長大,婆媳關係,家庭生活的矛盾開始凸顯。很多問題可以用錢解決,而我感受到了缺錢。我開始渴望從股市中暴富,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搞價值投資,慢慢變富顯然解決不了我目前缺錢的困境。而短線炒股看起來給我的人生路多了一個選擇,雖然不知道這條路是通往一條死衚衕,還是一條大道。我一頭扎進去鑽研短線技術。那時候的理解,一個個上市公司,不過是一張張編號不同的籌碼。不去了解商業模式,營收,利潤,只管看k線。不管公司有多爛,只要有成交量,牌桌上有人,就是短線交易的好籌碼。雖然明白這個賭場上有金融大鱷張著血盆大口,一張一合地吞噬著貪吃的羔羊,但我自信地以為自己可以成為一隻機靈的猴子,能從大鱷的口中分一杯羹。
在資本市場,可怕的事情不是用錯誤的方法虧錢,而是用錯誤的方法賺到錢。經過1年多的短線操作,我盈利好幾萬。投入的總資金越來越大,操作越來越瘋狂。一段順風順水的操作之後,我開啟了一個新賬號,投入了我的所有積蓄幾十萬元,來迎接我人生的一個新的開始。炒次新,炒高送轉,炒st。一通折騰,成績是顯著的,短短3個月幾乎腰斬。


人一下子被打蒙了。雖然依舊吃得下飯,睡得著覺,可是很長一段時間被一種巨大的失落感籠罩著。自以為生活簡單,淡泊名利,卻逃不脫家庭瑣事,油鹽醬醋,以及內心增長的慾望。日益年邁的父母,性格潑辣的老婆,嗷嗷待哺的小孩。用暴富解決生活中各種矛盾的夢想破滅了。哪怕僅僅對於自己,也看不到一個清晰的未來。
痛定思痛,我開始冷靜下來思考我的人生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怎樣的人生才是我想要的。首先是自己,自己是否還喜歡目前的工作,還是僅僅為了拿一份薪水而不得不出賣勞動。理想中的工作是什麼樣的。其次對於家庭,各種矛盾如何協調。最後才是如何看待財富。思考過後,發現以前的自己根本不能算是對生活淡泊,因為自己壓根就沒直面過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與矛盾,有意無意的忽視、逃避問題。在單純的學生時代,這可以讓自己專心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不靠笨功夫刷題,就能很好地掌握書本知識。這樣的性格,成長的代價也很大。回頭看來,從大學畢業開始,自己在人生路上,就開始大幅落後高中、大學同學的平均水平了。
經過17年短線失敗的打擊,我的投資思路開始變化。18年開始學習看報表,看業績,以年為單位長線持股,不過依然賭博心理很重,重倉成長股,單個股票倉位也太重。18年依然虧錢,不過不再是無腦虧錢,大約和大盤指數差不多的虧損水平。

19年在集思錄上跟著各位大佬學習了很多。(1)知道了可轉債這個品種,自己長持的某個股票也推出了轉債,通過正股和轉債兩者的切換,貢獻了些收益。(2)知道了要約套利,實戰了幾把,略有收益。特別高興的是,根據自己的判斷對於風險大的小倉位參與,風險小的大倉位參與,最後收益遠大虧損,也算是初步見識到倉位的作用。(3)開始用家人的賬戶賺取打新收益。(4)分散持倉不同行業的績優股,降低風險。年底一盤點,歷年的虧損已經回來了。同時,自從開始長線持股以來,投資佔用的時間很少,我的工作狀態也變好了。
存在的問題也有,19年上槓杆了,還比較高。從年底盤點的情況來看,股票總資產在100萬左右,淨資產佔1份的話,負債佔2份。我的風險控制是這樣做的。(1)資金成本比較低,在5%左右,可用時間也比較長,幾年時間。(2)其中的1份資金作為打新資金,配置的是銀行、公共事業等,分紅加打新能提供10%左右的收益,能覆蓋資金成本。(3)主動長持的股票,以傳統行業的績優股為主,成長小票佔比還有3成左右,計劃1年內擇機降低到1成。(4)小孩目前花銷不大,養老負擔不重,我每年可以結餘10萬投入股市。後面小孩長大,父母變老,就沒法有這麼多工資結餘了。(5)大盤點位不算高。

在這麼高槓杆情況下,列舉風險控制這麼多點,其實就是給自己壯壯膽而已。真要有什麼黑天鵝,風險很大。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今年在高槓杆下一舉回本,是因為運氣好,碰到大盤漲幅高。不過我計劃繼續維持高負債幾年時間。按每年15%收益及增資10萬計算,3年時間可以實現淨資產過100,順利去槓桿。希望近3年內大盤平穩。
最後我想說,高槓杆投資,追求財富,顯然很貪婪。我現在依然認為錢多不代表榮耀,錢少不代表卑微。但是,金錢是一種有用的資源,掌握這種資源可以做很多事情。我現在追求財富,只意味現在的我選擇直視自己的內心。我對自己的人生做出了主動的選擇,剩下的交給時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