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北大吳謝宇曾網上回答弒母原因,以愛之名傷害孩子當休止

大家好!歡迎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來查看更多教育文章,同時歡迎您點贊+收藏+分享。

近日,一條“北大學生弒母案嫌疑犯被抓了”上了熱搜榜,一直居高不下。這件慘絕人寰的案子一時間引發全社會關注,各種猜測和假設接踵而至,形成了諸多謎團。

在吳謝宇的求學生涯中,常以“別人家的孩子”自居。2009年,吳謝宇中考437分,為該校第一名;高中期間經常考年級第一,被送外號“宇神”;2012年,由於成績優異,被北大經濟學院自主招生提前錄取,大一、大二均獲得獎學金;一直考GRE,準備申請出國留學。突然間被爆出他居然是弒母的嫌疑人,學霸人設轟然倒塌,搖身變成了“惡魔”,讓人扼腕嘆息,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疑似北大吳謝宇曾網上回答弒母原因,以愛之名傷害孩子當休止

最近,有網友在某回答平臺上扒出2016年6月9日,某匿名用戶以吳謝宇朋友的口吻,回答了吳謝宇弒母的原因,被網友懷疑為吳謝宇本人。

1.因愛之名長期受到精神壓抑

回答中寫到:尤其是對於一個長期受至親控制壓迫,都以愛的名義,嘴上時常掛著這都是為了你好,呵呵。

據吳謝宇的母親謝天琴親友描述,謝天琴性格低調內斂,與人交往不多,除了備課、改作業,就是拿一本書靜靜看著,不參與任何體育或娛樂活動,視線裡只有工作和孩子。在學習上,母親對其要求極為嚴格,她放棄社交把所有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寄予厚望,就連上大學期間得向母親彙報一天的吃喝拉撒。“我這樣都是為了你好”卻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什麼,文中一句“呵呵”道出了萬千苦惱,這種嚴酷的愛深深傷害到他感到窒息,急於擺脫。

疑似北大吳謝宇曾網上回答弒母原因,以愛之名傷害孩子當休止

童年時代的吳謝宇是個極度自律的人,特別乖,很少玩,一門心思寫作業,完全不頑皮,和同齡人的性格迥然,他終於做到了媽媽喜歡的孩子。本以為上大學後就可以脫離母親,卻發現大學的生活並不自由,他的內心十分渴望自由,去美國留學、不良性取向就是很好的例證。魯迅曾經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受夠了”一詞道出了吳謝宇長期受到精神壓抑,形成了極端、善於偽裝的性格,後來他千方百計網購工具、心思縝密地設計弒母、沉穩的逃亡就很好解釋了。

2.最深的愛也是最深的恨

回答中吐槽謝天琴常常把好的一面留給別人,把壞的一面帶回家。還說“我是你媽,你就得聽我的”。

謝天琴是一名中學歷史老師,當上老師後在夏天就從沒有再穿過裙子,丈夫因病去世後堅決謝絕了學校給她的撫卹金,覺得自己有能力撫養兒子。由此可見,其母要強又極度自律,並且可能把這種意識和觀念強加於兒子,所以吳謝宇從小也很自律,但無形中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由愛生恨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切以媽媽的意志為主,兒子沒有發言權和選擇權,在強勢的媽媽面前,內心是抗拒的,表面上卻選擇順從,長此以往性格上有嚴重缺陷,心理上極度扭曲。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卻沒有被媽媽察覺到以至於釀成後禍。

3.重智育輕德育難逃其咎

我們常常說要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就是德育為第一位,德育做好了再來做其他的。可現實情況是,不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往往重智育輕德育,“唯分數”、“唯成績”是評判一個孩子的“公認標準”。只要學習成績好,“品德可以差一些”,學習好成了“免死招牌”,可以遮掉諸多的“羞”。

疑似北大吳謝宇曾網上回答弒母原因,以愛之名傷害孩子當休止

成材先成人,殊不知我們要教育的是一個品德至上、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冷冰冰、沒有感情的“學習機器”,如果“德有傷”,要那麼好的成績又有什麼用呢?藥家鑫、馬加爵哪個不是頂著“學霸”光環而做出慘無人道的犯罪事實?

以上原因,僅為臆斷,卻值得我們每一個為人父母、為人師者去深思。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多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給他足夠的空間,在他成長的道路上不斷糾錯和引導,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以愛之名的傷害當休止。希望如此慘痛的教訓不再上演,以對得起十月懷胎的艱辛。

您認為北大吳謝宇弒母的原因是什麼?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