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裝”吧——裝修人物素描

裝修是個技術活,裝修也是條利益鏈,對新房裝修過程中的人物進行素描,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人物一: “祥林嫂”

“新中式,簡約風”“低碳環保,綠色家居”“突出人本主義,兼顧場所精神”……

“新中式,簡約風”“低碳環保,綠色家居”“突出人本主義,兼顧場所精神”……

“新中式,簡約風”“低碳環保,綠色家居”“突出人本主義,兼顧場所精神”……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是!

上市公司、高新企業、硬核家裝……這一道道光環,使我對某(此處省略四個字)裝飾集團敬若神明。熱情的業務員、炫酷的設計師、高端的冷餐會、難得的總裁價,更讓人頭暈目眩,不能自己,籤意向,交“定金”(這個時候也不再關注是“訂金"還是“定金了),砸“金蛋”,總之“訂"到就是賺到,此時不“定”,更待何時?

然而,“祥林嫂”也就此粉墨登場。

活動當日,“設計總監”親自接待,聲稱“高品質客戶"高規格服務。於是乎,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醜小鴨成了白天鵝,什麼家裝風格、設計元素、基本要求、總體預算,滔滔不絕,一吐為快。及至回到家中,仍然覺得餘興未盡,回味無窮。

你有你的計劃,但世界另有計劃。一週後,“設計總監"換成了“金牌設計師"。想想也能理解,那麼多業主,那麼多裝修戶,但“設計總監"卻只有一個,況且“金牌設計師"也差不到哪裡去,不是“金牌”,人家也不會隨便往自己臉上“貼金”,沒有金剛鑽,不領瓷器活。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與其到別人那裡發光,不如在我這裡發光。裝什麼風格?有哪些要求?大概多少預算?雖然自覺有點囉囉嗦嗦,但面對“金牌”的詢問,還算思維清晰,有問必答。

拳王泰森說:“我們總想著如何打敗對方,直到被一拳打在臉上"。心裡盤算著,一週最多兩週,可以看到設計方案了吧?當如約來到時,卻被告知,“金牌"出國了,換了一位“年輕、前位、新潮”的設計師。換就換吧,當今時代,換車換房換工作換老婆,“換”似乎成了一種時尚、一種潮流、一種常態,“換”屬正常,“不換”才不正常呢。

可是,可是當“年輕態”設計師讓你再重複一遍裝修風格、裝修元素、裝修要求時,你有沒有一種要發瘋的感覺?反正我不記得當時自己說了什麼了,或許脫口而出的竟然是“我不是祥林嫂……”

人物二: 曹老表

品質整裝 先看華佑。

華佑裝飾?你聽說過沒,反正此前我沒聽說過。不過沒關係,不是有句老話嘛:做事先做人,不能交流,哪能交心;不能交心,哪能交易。成與不成,先聊上再說。

“您好,曹輝,江西人”,離得好遠,曹輝就快步上前,一雙大手熱烈地伸了過來。我仔細地打量著這位江西老表,中等個頭,五官精緻,衣著樸素,說話乾淨利落,擲地有聲。

曹輝,不,曹老表沒有過多地宣傳華佑,而是作出這麼幾點承諾:如果選擇華佑,由他這位鹽城的職業經理人擔任“第二項目經理”;不管是“半包“或“全包",華佑任何人不從裝修材料供應商那裡拿“提成";裝修過程中,包括入住之後,遇到丁點問題可以24小時聯繫。

有過裝修經歷的人都知道,裝修公司老闆有叫創始人、合夥人,也有叫職業經理人、經營承包人的,雖然稱呼各有所異,但有一點卻不無二致,那就是一個字:“忙”!即便籤協議之前“不忙",但白紙落成黑字之後,就會“忙"得不亦樂乎,不用說很難見到人影了,就連接通一個電話都很不容易,曹老表如此信誓旦旦,底氣何在?

選擇,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不怎麼會有“選擇恐懼症”呢?憑心而論,選擇確實非常可怕,但比選擇更可怕的事是不去選擇。與其被“刻板印象”所束縛,不如挑戰一下自己,同時也給一個新人、一家新公司一次機會。

照圖施工、土建改造、瓦工找補,一切按部就班,進展順利。忽然有一天,我妻子“不打招呼,直抵現場",她倒背雙手,樓上樓下巡視一圈之後,對前呼後擁的項目經理、工程監理和工人們發號司令:這垛牆拆掉,那道門前移,還有陽光房抬高……

首先聲明,我可不是各位看官以為的“妻管嚴",但我這人很講究民主,大事我作主,小事妻子說了算,當然,家裡根本沒有什麼大事,像拆垛牆、移道門、抬個窗啥的,我懶得去管,然而這對裝修公司來說卻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曹老表跟我發了微信,問可否安排一個時間,現場討論一下。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心裡有哪兒被觸動了?方案是事先左討論、右商量定下的,工人是照葫蘆畫瓢、按圖索驥的,合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如果半道反悔、中途返工,裝修公司一般都要有言在先:經濟損失由你承擔,工期延誤與我無關。

“圖紙沒有實體直觀,有些調整也屬正常 ”,當看到我們對自己出爾反爾、頗有些不好意思時,曹老表反過來安慰我們:“裝修圖的就是舒心,業主說好才是真的好,裝修公司不能自說自話,自娛自樂”。看看,不僅有共情心理,而且有哲學思維,這樣的人、這樣的公司想不成功都難。

一個週末的晚上,我閒來無事,撥通曹老表的電話,沒話找話地說了一通,曹老表靜靜地聽我說完,清晰地表示:他正在山東出差,要三天後才回;明天上午九時,安排華佑另一位負責人去工地與我現場對接;有任何想法或問題隨時保持聯繫。

老實說,這個電話,根本就沒有啥實質內容,可打可不打,或者說純粹是壓力測試,沒想到他如此當真,第二天那位負責人也如約而至。

曾記得在哪裡看到過這麼一段話:一個優秀的職業人,開口就能說重點,先說結論或結果,再說數字或證據,最後再講過程或故事。

曹老表,丁是丁,卯是卯,言而有信,值得一交。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