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自强不息的人生之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由海伦凯勒写的自传,也是世界文坛激励人心的教育经典著作。海伦凯勒从小就有病,两只耳朵听不见,两只眼睛也看不见,但是在家庭教师莎莉文的精心教育下,竟然学会了读书、认字、说话,完成了大学学业,而且在20岁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一首自强不息的人生之歌


海伦凯勒在一个快乐、富有的家庭中出生,深得家人喜爱,自小学东西快,说话和走路比同龄孩子要早,没想到在快两周岁时突然生了一场病,高烧不退,等烧退了之后,就再也听不见和看不见了。

想想老天还真是残忍,曾经拥有过光明和声音的人,这份光明和声音生生被剥夺了,并且是终生。如果换做你,你会怎么样?如果你是凯勒的父母,你会怎么对待这个孩子?

这本书读下来,不难发现凯勒和身体正常无残疾的小孩相比,除了不方便,也没有多少区别,面对事情时还满怀平和、乐观和感恩之心。

“记得有一次家里有重要的客人来访,我‘听’到前门开关的声音,就知道是有客人来了,于是飞快的跑上楼去,穿上一件会客时的衣服,然后学着母亲的样子在镜子前往头上抹油,在脸上擦了厚厚的粉,把面纱用发夹固定在头发上,让它轻垂在脸上。然后我又找了一件宽大的裙子穿上,下楼去帮他们接待客人。”

一首自强不息的人生之歌


这完全是一个小女孩爱做的事情,对于遭受这么大厄运的小女孩来说,是什么原因让她有这么大的勇气和力量呢?

书中给了答案。“生病后几个月的事,我几乎都记不起来了,只知道自己总是坐在母亲膝头或者当她忙于处理家务的时候,抓着她的裙角。”“母亲总是竭尽所能的做出各种动作,让我理解他的意思。”“跟在母亲身边,我渐渐地学会了该如何去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父亲最拿手的就是整理果园,人们都说父亲种植的西瓜和草莓是全村最好的。父亲总是把最先成熟的葡萄和最好的草莓摘给我,让我品尝。他常常领着我在瓜田和果林中散步。”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海伦凯勒的父母对她的包容和不求回报的爱。父母并没有因为她身体残疾就嫌弃她、抛弃她,而是把她当成正常的孩子来养育和陪伴。正是这份无条件的、耐心的爱,让凯勒健康快乐的长大,也为她以后的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首自强不息的人生之歌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何或者说与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人生态度和性格起很重要的作用。

我相信作为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是却有很多的父母给到孩子更多的是盲目的爱、有条件的爱。比如代替孩子成长,过于溺爱孩子,害怕孩子受到伤害,直接代替孩子做了很多本该孩子自己就能完成的事情。三岁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穿衣服吃饭了,很多家长还是给孩子穿衣服和喂饭。还有已经上初中的孩子由家长来洗衣服。理由是洗不干净呀,害怕累着呀,耽误学习呀等等。父母经常性的代替孩子做事情,孩子慢慢的就会失去主导性,越来越依赖家长。而且慢慢的没有责任感,也失去了感恩之心,会觉得家长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有的父母不知不觉中把对孩子的爱加上了条件。经常会说你怎么怎么样,我就怎么怎么样。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就不给你买衣服了。你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等等之类的话。会让孩子觉得原来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原来自己不是爸爸妈妈心中最棒的小孩,孩子会因此对自己不那么自信了。

所以父母既然爱孩子,就想办法好好爱孩子,会爱才是爱,不会爱是伤害。经常和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想办法成为孩子的朋友。

除了父母的爱,凯勒还遇到了她人生当中的贵人 ,就是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很有本事,她可以把事物描述的非常有趣,又非常简单,也非常形象。以便于凯勒学习。而且她带着凯勒体验大自然,触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关键的是她极富耐心。这份耐心和细致生动的讲解为凯勒敲开了阅读和求知的大门。


一首自强不息的人生之歌


读这本书感觉内心很有力量,海伦凯勒在自身条件这么不好的情况下都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而我们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建议大家去读读这本书。对于正处于人生困难期的人们会获得勇气和力量。为人父母者也会从中学到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