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成語」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xiōng yǒu chéng zhú,原意是畫竹子以前,心裡已經有了竹子的形象。後用以比喻辦事以前,已經有全面的設想和安排。

北宋時有一位學問好、品格高尚的人叫文同,他很喜歡竹子,經常在竹林中散步

「漫話成語」胸有成竹

仔細觀察竹子生長的情況、枝葉伸展的姿態、竹筍成長的細節以及在四季中的變化。

「漫話成語」胸有成竹

他對竹子非常熟悉,閉上眼都能想出竹子的樣子,一有時間就在家裡畫竹。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遠近聞名,許多人千里迢迢地趕來請他畫竹。

「漫話成語」胸有成竹

晁補之是文同的知心朋友,常和文同喝酒賞竹,最愛看他畫竹。

「漫話成語」胸有成竹

有一位年輕人想向文同學習畫竹,先向晁補之請教文同畫竹的秘訣,晁補之說:當他畫竹時,已經心裡面有竹的影子了,這就是他獨到的地方。

「漫話成語」胸有成竹

原指畫竹子要在心裡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後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