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居家隔離,痛風患者怎麼運動?

疫情期居家隔離,痛風患者怎麼運動?

專家解讀

鍾南山院士建議:疫情期要學會在充分防護的情況下科學合理運動。適當運動除了可以提升抵抗力,還可以預防感染病毒,對於痛風病人,適當運動不可缺少。

疫情期居家隔離,痛風患者怎麼運動?

適度運動對預防痛風的復發有幫助

眾所周知,痛風的治療重在鎮痛、降尿酸。如果說飲食控制是從源頭預防和遏制痛風及其發展,那麼運動療法則是從身體內部發動的消滅痛風的「戰役」。

適度的運動有助於降低尿酸。雖然現在還沒有研究直接證明運動可以降低痛風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但是運動的確能改善痛風患者的機體代謝能力和水平,降低血糖、血脂、血壓,減輕體重,這些會使腎代謝尿酸的能力增強,間接降低了血尿酸水平。

運動使身體關節保持潤滑和靈活。相比不參加運動的人,平常喜歡運動的人的關節更靈活而不容易受到損傷。對於痛風患者來說,關節部位的損傷會誘發痛風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

尤其是現在疫情期間,一直宅在家裡,痛風患者更需要加強運動了。雖然家裡的運動場所有限,也要開始自己的運動計劃。

疫情期居家隔離,痛風患者怎麼運動?

運動注意事項

對於痛風患者,運動前要知曉幾點:

1、痛風發作時需要停止鍛鍊

當痛風發作時,即使是很輕微的關節炎也要暫時告別 「運動生涯」。

此時若不注意休息,盲目進行運動,會使痛風急性期的不良反應加劇,從而加重病情。等痛風發作好轉後,可以選擇低強度的運動開始進行鍛鍊。

2、運動的準備工作

要注意保暖,不可因為運動產熱而穿著過少,尤其是已出現關節病變的患者,好發部位不可受涼。同時,要準備合適的運動裝備,尤其是鞋子,以穿著舒適為宜,防止踝關節扭傷,避免誘發急性關節炎。

3、堅持合理運動方法

患者在運動過程中,要做到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關鍵在於堅持不懈;

要注意運動中的休息,如果總共安排1小時的運動鍛鍊,那麼,每活動15分鐘即應停下來休息1次,並喝點水補充體內水分,休息5~10分鐘後再度活動15~20分鐘,這樣1小時內可分為3個階段進行,避免運動量過大和時間過長,是一種合理的運動安排。

4、運動與飲食結合起來

單純運動鍛鍊並不能有效降低血尿酸,但與飲食保健結合起來則會顯著降低血尿酸濃度,起到預防痛風發作、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在痛風病人的飲食保健上,一是要避免進食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鳳尾魚、沙丁魚、魚卵、酵母等;二是要多飲水,每日飲水應在2000毫升以上;三是積極戒酒。

推薦幾種適合痛風患者

在家的運動方式

運動因人而異,痛風患者可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及個人喜好,選擇適當的運動。

  • 做家務

今年註定是特殊的一年,在家裡宅著的日子裡,也一點不要忘記運動,身體好,抵抗力才好,不如在這個期間把家裡裡外外打掃一遍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做家務時,身體在不斷地彎腰、甩臂等動作中就會鍛鍊,會拉動身體內的脂肪快速進行新陳代謝功能,有利於脂肪的燃燒,同時起到全身運動的作用。

  • 原地踏步

我們先從原地踏步開始,這是一個較低難度的原地踏步,運動量和散步近似。如果你覺得這個動作比較輕鬆,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將腿抬高一點,大致膝關節在大腿中點的高度。這時的運動量接近快走。如果還想進一步增加難度,可以將大腿抬高到與地面平行,這時的運動量與慢跑相當。

在原地踏步時,剛開始的時候速度可以慢一點,然後慢慢加快,可以連續進行3~5分鐘,當然時間更長也是可以的。停止的時候不要立即停止,緩慢放慢速度,降低抬腿高度,慢慢停下來。每天可以做3次,可以連續做,也可以分不同時間段,早中晚各做一次也可以。

  • 背貼靠牆站立

“背撞牆”運動方法是:人體後背依靠牆壁站立,腳後跟離牆體約10釐米,雙手疊加捧小腹,運動時先前傾身軀,當背部離開牆壁5釐米~10釐米時,再返回碰撞牆壁,重點撞擊脊柱中間部位,力度應適中,每分鐘碰撞約30次左右,一般不超過20分鐘。

  • 小腿伸展運動

鍛鍊部分:可以鍛鍊平時很少運動到的大腿股四頭肌。對預防及治療骨關節炎很有益處。

1、 正坐,雙腳平放。

2、 手扶座椅,背靠椅背。

3、 緩慢抬起一條腿,保持與地面平行,停止1~2秒,再緩慢放下;做10下,或直至腿部發酸。

4、屈膝,慢慢將腳放回地面。另一隻腿重複這一練習。

疫情期居家隔離,痛風患者怎麼運動?

即便是疫情期,也不要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堅持合適自己的運動。得了痛風不要過於擔憂,一定要積極正面的去面對,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運動方式,一定可以減少痛風的發作,加油!

本文經由 老百姓大藥房中西執業藥師副主任藥師 李能連審核

疫情期居家隔離,痛風患者怎麼運動?

疫情期居家隔離,痛風患者怎麼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