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我终于找到了治愈这三大阅读顽疾的方法!

我想读很多书,可是阅读速度总是提不上来……

我喜欢读书,可是根本没有时间……

我阅读了很多书,可是啥都没记住……


“阅读速度太慢”“没时间阅读”“读了就忘”,似乎成了我们阅读的三大顽疾,也成为了市面上众多阅读方法类书籍谈论的主题,这些书籍多数着力于改变阅读行为。


我最近阅读的《快速阅读术》这本书,换了一个新的视角,从阅读理念的改变处出发,来改变阅读习惯,值得我们借鉴。


啊哈,我终于找到了治愈这三大阅读顽疾的方法!


作者印南敦史,曾经也是一名慢读者,如今已成为书评家,每月为将近60本书写书评,而且阅读体验变得轻松愉快,就像听喜欢的音乐一般。


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关键原因是作者改变了阅读行为的理念。


在作者看来,我们无需深入仔细阅读每一本书,而是应该着眼于提高阅读量,获取其中的“知识片断”,积少成多,汇小溪以成江海。这样的理念正是阅读速度缓慢的人所欠缺的。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有三个亮点可以用在我们的阅读中。


一、阅读速度慢,是因为你阅读理念不对。


读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在于“邂逅1%”的收获。


一本书的精华内容不超过20%,我们用20%的时间就可以掌握一本书的核心内容,如果再在这20%里面挑选出最核心的20%的话,我们只需要付出20%的20%,也就是4%的努力就可以。而在4%的内容里,你邂逅了1%已经非常了不起。


抱怨阅读时间少,阅读速度慢的人,基本上是被“仔细阅读”的念头所束缚住了。归根结底,阅读速度慢,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对书的认识欠妥。


花一周的时间阅读一本书,一个月之后仅能记住1%;同样花一周的时间,我们阅读10本书,每本书只记住1%,一个月之后就能记住10%。两种阅读的成效显而易见。


我们要相信一点,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这些短的知识片段最终会汇集成属于我们每个人特有的知识宫殿。


这就像玩乐高,我们不需要研究每一个积木的颜色、材质、构成,也可以拼插出各式造型。同一套积木,不同的人拼插出的造型也会不同。

啊哈,我终于找到了治愈这三大阅读顽疾的方法!


二、没时间阅读,是因为你没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说的直接一点,“想读书,没时间”,其实是没有将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说,读书没有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经过我的实践,养成每月阅读一本书视同等闲,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觉的习惯,只需要三步。


(一)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固定读书时间段以及读书的情景,可以让大脑产生“习惯的错觉”,形成一种阅读仪式,一到这个时间点,一到这个情景,就会自动读书。

比如,每天早上5:40起床,走到专属我的读书角落——家里的阳台改造成的读书喝茶点,我就会马上进入阅读的状态。


(二)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书籍可分为三种类型:不必读的书、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这种分类法是针对我们自身而言的,“不必读的书”就是自己并不需要的书;无法快速阅读的书一般指的是虚构类书籍,比如小说、漫画、绘本等。


我们要挑选可以快速阅读书来读,非虚构类书籍中的致用类图书,多数属于快速阅读的类型。


另外,同时阅读多本书籍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我在细细品味小说的过程中,会同时阅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三)今天阅读的书要与昨天的不同。

为了保持对阅读的新鲜感,享受阅读的过程,建议集中阅读一本书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0天,这是一个原则。如果确实是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阅读的书,也一定要准备好另一本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搭配阅读。


尽可能做到一天阅读一本书,这是最理想的阅读状态。与其拖拖拉拉地读10天,不如全神贯注地读60分钟。

啊哈,我终于找到了治愈这三大阅读顽疾的方法!


三、读了就忘,是因为你没掌握呼吸阅读法。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长时间只能吸气,不能呼气,你会怎样?肯定憋的难受。或者,我们在呼气之后,也必须要吸气,否则会缺氧。一呼一吸,成了我们生命的节奏。


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吸气好比读书;读书后的输出好比呼气。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闷头读书,没有输出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们要改变阅读的理念,“为了写而读”。写书评的人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呼吸式阅读法包括了四个步骤。


(一) 一行采集: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断。

准备一张A4纸,读到吸引你的地方随时摘录。遇到想记住的内容,就摘抄下来。开头标明页码,之后是文章内容,如此不断累积。


另外,摘录的时候,最好不要原封不动地抄写整个段落,而是尽量短小精悍,将摘录的内容控制在几行之内。


(二)一行精华:采撷最精彩的一行。

一边读书,一边整理出属于你的摘抄集录;合上书之后,再次浏览,并从中挑选出“最精华的一行”,仅此一行。可以说,阅读一本书的所有价值,都凝结在了这一行。


(三)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

为什么你觉得这一行是全书的精华,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把它写下来。


我们读完一本书,如果只是摘录精华,过一段时间就会遗忘。这样一来,摘抄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有必要在摘录之后,同步将产生共鸣的原因记录下来。


(四)自我评定读书足迹。

每读完12本书,我们要做一次复盘。阅读12本书的摘录和评论,我们可以发现哪一类书比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赏的,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以后还想读的。


如此,可以发现我们的阅读偏好,找到后续阅读书籍的大致方向。

啊哈,我终于找到了治愈这三大阅读顽疾的方法!


无读书,不生活,读书应像呼吸一样融入我们的生活;阅读的生活应该是快乐的,如同沐浴在我们喜爱的音乐中。


《快速阅读术》通过强调阅读理念的改变,带我们走进了阅读的桃花源。如果你有“没时间阅读”“阅读速度太慢”“读了就忘”这三大阅读顽疾,不妨跟着这本书,找到属于你的阅读桃花源。


啊哈,我终于找到了治愈这三大阅读顽疾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