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後浪更比前浪強,還是一代不如一代強?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不同代際人群對社會話語權的爭奪。

人類進入20世紀後,在價值觀上最大的一個謊言,我覺得是自由。很多人追求自由,有些人以為自由高於一切,甚至生命,但其實,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即便給了你自由,也不一定是真正的自由。就好比《楚門的世界》裡那個男主角一樣,你以為你生活在真實的世界裡,但實際上你生活在被人虛構的世界裡。

每次當人類社會進入自由社會後,就意味著權力的真空開始出現,叢林法則也開始出現。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一旦權力的真空出現後,各種力量就會介入,去爭奪這份權力。應用到輿論和社會話語權方面,便是對話語權的爭奪。

如果是後浪更比前浪強,則意味著前浪要放棄其一部分話語權,聆聽後浪的聲音,尊重後浪的想法。而如果是一代不如一代強,則意味著年輕人要聆聽老年人的聲音,社會話語權仍然牢牢的掌握在老年人手裡。

我覺得,這才是這種話題爭論背後的本質。

這個關於後浪的視頻,之所以能夠引起很多人轉發,我覺得不是老年人的自嗨。視頻是從B站開始的,繼而流傳到微博。B站和微博的觀眾中,哪個年齡段的最多?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自明,肯定是年輕人。有哪個老年人天天玩B站和微博的。

所以,這不是一部迎合老年人的視頻,而是迎合年輕人口味的視頻。有的聲音表示,很多年輕人買不起房子,被房租所累,哪有什麼理想和未來。但其實,現實的殘酷是,也有很多年輕人靠著父輩甚至自己,在最適合買房子的時候,趕上了末班車買好了房子,雖然不是人人都過著富足安逸的生活,但至少也沒有到達窮困潦倒的地步。

關於這一點,從最近一段時間,互聯網輿論的導向轉變,就可以看出。以前,批判中國,移民美國,是互聯網政治生態的主流。現在,互聯網上居然出現了一批小粉紅,頂中國愛中國,這表明有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群體,他們生活在祖國蒸蒸日上的最佳時期,親眼見證了中國的強盛,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所以,這不是老年人的自嗨。相反,這是年輕人去爭奪社會話語權的表現。當然,每個人都會老去。對於老年人來講,年輕人比自己強,是一件沒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就好比,如果我兒子比我強,我肯定開心,這種開心是由衷而發,沒有任何虛假的。

因此,年輕人來爭奪社會話語權,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件好事。

人類社會歷史長河有如浩瀚星空,一代一代更替是自然規律。在人類發明永生技術之前,這也是客觀規律,誰都無法逃脫。當後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時,自然會比前人強。就好比,我們現代的所有人,都是炎黃子孫,但我們的生產能力,肯定比炎黃時代不知高了多少倍。

如果一代更比一代弱,才是有問題的,這個文明馬上也會湮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