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秀成】草鞋憶舊


【和秀成】草鞋憶舊

草鞋憶舊

和秀成

在和朋友的一次交談中,偶然講起草鞋。“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嚀載滿艙……”。一首老歌又一次迴盪在我的耳旁。

“草鞋”這個詞逐漸地從人們的茶餘飯後淡出已有近四十年了。也就是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的人是不太知道草鞋是什麼東西了。

記得穿草鞋是我上小學時的事了,村裡不論男女老少絕大多數都穿草鞋,習慣了也就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反倒覺得穿膠鞋的是另類,說不定還引來一陣別人的竊竊私語,估計是在八卦穿膠鞋的如何如何。現在回過頭來看那時的草鞋,不免有幾分心酸又有些許懷念。和一些八零後九零後的人談論這個話題又顯得過於倚老賣老,或許現在的年輕人會說買一雙鞋就那麼難嗎?總撿拾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有意思嗎?是的,比起茹毛飲血時代,這實在算不了什麼。

【和秀成】草鞋憶舊

在我的記憶中,當時一戶人家到年底分紅下來多則十來塊錢,少的也就三五塊,大都是深藍色的貳角紙幣和一些硬幣。分紅當天每個家長都從會計那兒領到錢後,各自或蹲或坐於某個角落,眉頭緊鎖,心裡盤算著夠不夠買兩雙鞋,然後嘴對準了右手拇指和食指吐一大把口水,便開始小心翼翼地數著那幾張錢,數了一遍,好像覺得少了一張又數了一次。我猜那口水的分量比那沓紙幣還要重。雖說家裡不論新舊每人都有一雙解放鞋,但除了逢年過節和外出做客時穿,平時都只穿草鞋,一雙膠鞋要穿上一兩年甚至三年,我那雙膠鞋到後來腳長了就只能踩著後幫趿著走了。

處在這樣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草鞋也就彰顯了它的價值和地位,一時受到人們的追捧。

【和秀成】草鞋憶舊

編草鞋是女人們的業餘活計。家裡的草鞋是由奶奶和媽媽編的,媽媽年輕,心靈手巧,編得多又好看。其中最好看的要數我那雙,媽媽特意給我的草鞋多加了一些破布條,這種草鞋好看,穿著也舒適多了。

草鞋根據它的編織工藝和材料不同可分為兩種:一種叫 “噴門”,可以選取山草、苞谷棒子皮、破布條。純破布條編的是上等草鞋,耐穿且舒適,但很少,和苞谷棒子皮摻著編的較多。其次是純苞谷棒子皮的,去掉粗硬的外層和細嫩的裡層,要取中間柔軟有韌性的來編。最次的是純山草編的,不耐穿還磨腳,當然,草鞋或多或少都磨腳。另一種草鞋形似青蛙,所以叫“巴肯巴勞”(巴:納西語青蛙的意思),材料通常為山草或稻草,編織工藝簡單粗糙,上山下地的路上都能邊走邊織,不費時,但不耐穿。有個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就能說明編“巴肯巴勞”的簡單方便。故事梗概是這樣的:很久以前,有個皇室公主問她父親說,“天底下沒有誰織綾羅綢緞強於我的了吧?”皇上就說:“你這算不了什麼,民間還有‘海時罷美度,趕緊趕度能,日吉的搓尼,日補的搓尼,’(意為:民間的媳婦個個都能織黃金青蛙,走在路上也能邊走邊織,且路邊爬一爬,路旁跳三跳)有這麼厲害的高手呢”。公主聽後頓感羞愧,覺得無顏活在世上而自盡。這個故事貧苦百姓以戲說的方式有力地抨擊了王宮貴族的奢侈糜爛生活。

【和秀成】草鞋憶舊

山村農家的夜晚,祖屋擎天柱上的點火臺正燃起松明子火把,發出滋滋巴巴的炸響,並散發著濃濃的松香味。一家人吃過晚飯便圍坐在火塘邊閒聊,鄰居叔叔娘娘也時常會來我家一起閒聊、編草鞋。祖屋的遠角設有一個大灶臺,灶臺上的大鍋裡煮著滿滿一鍋南瓜,是專門用來喂年豬的。媽媽總是喜歡坐於灶臺前,拿出她的山草線和苞谷棒子皮,藉著灶臺裡散射出忽明忽暗的光線,非常嫻熟地翻動著她那纖巧而又粗糙的手指,不時停下手來揀兩塊柴往灶臺裡添,一大鍋南瓜趁著火勢,伴著火苗跳動的節奏,發出嗶嘀吧噠的響聲。此時,媽媽儼然一個樂師彈奏一曲美妙的旋律。在火光映照下,她那古銅色的臉龐更加突顯出一個農家主婦的堅定與堅韌。雖然每天晚上都能編出兩三雙來,但草鞋不耐穿,一家人穿的草鞋主要靠媽媽每天晚上重複著同樣的動作,偶爾奶奶也能幫著編幾雙,但奶奶編的我們幾個姐弟都不喜歡穿。我的兩個姐姐也喜歡在媽媽旁邊跟著學編,一段時間後,技藝漸長,她倆編的草鞋也勉強能夠應付著穿。我幾乎每天晚上也都要撲到媽媽懷裡,聞著媽媽的味道,聽著媽媽哼的《滿三娘》——“滿三娘,慢慢來,滿滿的草鞋送戰士,一雙送給張大哥,一雙送給王二爺,還有別的同志們等到做好又送來……”便很快的進入夢鄉。後來我問過媽媽,這首歌唱的是什麼意思,媽媽不識字,不知道歌詞的具體意思,她說是解放前夕,黨宣傳老百姓支援和慰勞解放軍的歌。年近八十的老人至今還能哼出這首歌的旋律,但歌詞已唱不準了。

我在家裡排行老三,兩個姐姐之後才生了個男孩,為此我總能得到爺爺奶奶和父母的格外關照,媽媽總是給我的草鞋多加一些布條,姐姐們看到了都用羨慕的眼光瞅我。有一次,兩個姐姐隨著年齡的增長,愛美之心無可掩飾,不知從哪兒找來一些藍色士林布邊角料的布條,每人編了一雙很漂亮的草鞋。被我發現後,強烈的佔有慾促使我纏著父母親要這兩雙草鞋,開始他們不答應,後來在我的軟磨硬泡下拗不過我就讓姐姐把草鞋給了我。我曉得姐姐心裡也是極不情願的,而我有一種十分得意的成就感。像這樣的事情絕不僅僅是這一次,在這個家裡方方面面的好事都被我佔盡,一段時期我便成了家裡的小霸王。多少年後,我知道他們早已記不得我的這些霸道行為,而我每每想起小時候的這些霸王事,我的心被猛戳了一下,使我疼痛難耐,至今難以釋懷,總想著什麼時候好好的彌補一下她們,然而,不僅沒有遇到這種時機,而且還能找到很多理由來寬慰自己。

【和秀成】草鞋憶舊

我的少年時代不知穿爛了多少雙草鞋,也記不清腳後跟被草鞋磨破了多少次,直到上了中學就再也沒有穿過草鞋了。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在邊遠貧困山區有效落實,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草鞋也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退出了它的歷史舞臺,到1980年代末期,村裡再也沒有人穿草鞋。隨後,就有了解放鞋、丁丁鞋(鞋底有膠釘的膠鞋)、火箭皮鞋、玉龍皮鞋、旅遊鞋等等,這不但突破了數量上的供給,而且從款式、功能到舒適度都實現了質的飛躍。

提筆寫此文時,正逢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前夕,我不禁又想起當年紅軍將士穿著草鞋爬雪山、過草地的情景。從這個意義而言,是否可以說新中國也是穿草鞋長大的呢?由此,我對草鞋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景仰和懷念,於是我請我的二姐為我編了一雙草鞋。拿到新草鞋的那天,我試著穿了一會,因硌腳且看著也彆扭就換了下來,裝在一個好看點的紙袋裡,把它珍藏。

【和秀成】草鞋憶舊


【和秀成】草鞋憶舊

【和秀成】草鞋憶舊


◇第301期◇

免責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與本號無關。

【和秀成】草鞋憶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