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回顧|2010NBA總決賽凱爾特人vs湖人G2

我們很難界定現代NBA堅持的“魔球進攻哲學”(注重三分和籃下進攻,減少中距離出手)是從何時興起的。

畢竟過去幾十年,聯盟堅持的是陣地戰。

現在這種變化使得一些球員和陣容安排更加吃香,而那些堅持古典打法的球員則被慢慢淘汰。

2010年總決賽G2完美演繹了為什麼在短短十年後,機動性差的大個子慢慢地淡出了聯盟。

經典回顧|2010NBA總決賽凱爾特人vs湖人G2


經典回顧|2010NBA總決賽凱爾特人vs湖人G2


湖人的雙塔,拜納姆和加索爾,用他們二人身材上壓倒性的優勢在內線翻江倒海,碾壓性的表現持續了整個系列賽。

G2也不例外,二人合砍46分,14籃板,13蓋帽且運動戰20投13中,在科比表現不佳的夜晚統治了進攻端。

但是他們速度上的不足讓凱爾特人找到了擊敗湖人的兩個方法——防守反擊和雷·阿倫繞掩護出手。

隆多出色的籃板能力(本場比賽8個防守籃板,總共12個籃板)在策動綠衫軍快攻方面效果顯著。

因為他可以直接長傳發動反擊,從而省掉摘下籃板之後和後衛的那一次短線傳球。

而因為湖人的退防太慢,在G2比賽初期,雷·阿倫得到了數次在快攻中出手的機會,他是這項戰術的最佳受益者。

經典回顧|2010NBA總決賽凱爾特人vs湖人G2


看看下面這個回合,當香農·布朗在肘區(牛角位)投丟了一個撤步跳投後,喬丹·法瑪爾和隆多的對位很有意思。

法瑪爾沒有迅速退防,而是衝進內線去搶前場籃板,隨後隆多用身體卡住了他,抓下籃板,然後是一個迅速的轉身,隆多就把法瑪爾遠遠甩開,這樣湖人在退防中就少了一個人。

拜納姆糟糕的速度讓這個缺陷暴露的更加徹底,在隆多加速輕鬆過掉他後,凱爾特人在前場形成了3打2的局面。

布朗必須上來防隆多,不能讓他上空籃,於是側翼的阿倫就得到了一個空位三分的機會。


在防守快攻反擊時是很容易犯錯的,而且湖人的問題不只是球員的速度跟不上綠軍,還在於教練——菲爾·傑克遜。

在大多數回合中,他會安排一名外線球員去衝前場籃板。

到了下半場,他安排這名外線球員及時退防,從而很好地限制了凱爾特人的轉換進攻,但是上半場被對面快攻挖的坑太大了。

整個上半場,凱爾特人靠搶攻拿下了22分,其中包括阿倫的4個三分。

經典回顧|2010NBA總決賽凱爾特人vs湖人G2


阿倫在上半場找到了自己的節奏,並且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凱爾特人為他設立了層層掩護,而事實證明湖人在這方面的防守形同虛設。

阿泰斯特主要負責防守皮爾斯,而阿倫總是不停地快速移動,因為追著阿倫跑位會大大消耗科比的體能,所以費舍爾就被安排主防阿倫。

但是,費舍爾的身高不足,同時加索爾和拜納姆補防範圍不夠大,這些因素加起來,湖人防線的短板就很明顯了。

阿倫可以輕易地跑出空當,而湖人內線無法補防到三分線。

經典回顧|2010NBA總決賽凱爾特人vs湖人G2


這個片段中,費舍爾試著在與阿倫上肢的糾纏中擺脫他的雙手,結果這反而給了他溜底線的機會,他跑到左側底角得到了出手的空間。

拜納姆對於這個底角三分的威脅反應慢了半拍,等他撲出去的時候,阿倫已經穩穩出手了。


因為首節被雷·阿倫單點爆破,到了第二節,換成了科比對位阿倫。

雖然科比有幾個回合成功阻止了阿倫接球,但也有沒跟上從而被阿倫射空位三分的時候。

就如之前所說,阿倫上半場靠繞掩護就得到了八分。

靠著阿倫對於防守球員的“吸引力”,他的隊友們得到了空位出手的機會,華萊士可以拉開場上空間,成為阿倫很好的輔助,而且命中了兩記空位跳投。

作為空間型5號位長人的先驅者,華萊士狠狠地教訓了湖人的大個子們,因為他們面對外圍投射無法及時撲防出來。

經典回顧|2010NBA總決賽凱爾特人vs湖人G2


湖人的防守在下半場針對阿倫做出了調整,他們讓大個子去高位補防。

這個回合中,雷·阿倫繞了一個三重掩護,這是馬刺常用的“Loop”溜底線戰術,而費舍爾一直在追趕他。

拜納姆放空帕金斯,上來阻止阿倫在空位接球,但費舍爾和阿泰斯特的溝通出了問題,沒有人去換防皮爾斯,他在另一側得到了一個大空位。

不過拜納姆上到高位確實阻止到了阿倫接球,而這也是湖人在下半場成功限制住阿倫的原因。


湖人利用對手的失誤在第二節末和第三節初打出了一波12-0的小高潮。

波士頓在三分線外的出色表現延續了一整場,而湖人則在攻防兩端都統治了禁區。

他們打出了精彩的空接配合,面對矮小的對手不斷衝搶前場籃板。

這輪系列賽的大多數時候,凱爾特人都選擇雙人包夾科比,不論是擋拆後的夾擊,還是他在肘區拿到球后,第二個防守者迅速上搶。

大多數時候科比會冷靜的閱讀防守,利用他身體的優勢把球傳給空位的隊友。

但這一般不會直接形成助攻,而是一個二傳,因為加索爾和奧多姆都可以靠傳球能力完成這個4打3的回合。


不過當隊友們空位投籃不中的時候,科比就會自己強行破包夾。

波士頓繼續他們放空阿泰斯特的戰略,他本場比賽10投1中,而費舍爾8投2中,而且投丟的不少是空位。

科比有著無與倫比的命中高難度投籃的能力,但這也造成了一個悖論。

他雖然能投進,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該這麼投,這麼打不合理。

經典回顧|2010NBA總決賽凱爾特人vs湖人G2


下面這個片段中,科比拿球在離籃筐17英尺的地方面對託尼·阿倫做出三威脅。

然後他決定背身靠打阿倫,但是當他一進入油漆區,隆多就上來包夾。

弧頂的費舍爾處於大空位,但是科比根本就沒往那邊看一眼;阿倫在這個回合的作用在於把科比往隆多的方向擠,不讓科比轉向底線單獨面對自己。

隆多用腳步佔好了位置,造成了科比踉踉蹌蹌,當科比想要轉身突破時,走步違例。

這是科比全場五次失誤的一個縮影。

科比這種“你夾擊我,我就打爆你”的決心讓凱爾特人的夾擊變本加厲。


同時擺兩個高大內線在場使湖人空間不足的問題更加明顯,而菲爾·傑克遜經常佈置科比作為發起擋拆的持球人,這使得戰術效果有時會不盡人意。

拜納姆在高位為科比設立了一個掩護,但是同時有六名球員擠在內線,降低了拜納姆順下的威脅。

科比只能重新組織進攻,他在左側叫加索爾上來擋拆。

這次空間比上一個擋拆要好,但是站在弱側低位的拜納姆吸引了兩名防守者,皮爾斯放空鐵了一整場的阿泰補入禁區。

手長腳長的加內特干擾到了科比傳給加索爾的球,雖然沒有搶斷,但是他破壞了一個15英尺接球即投的機會,而現在加索爾無法迅速出手了。

加索爾將球分到了另一側底角的阿泰斯特,而阿泰的出手的節奏太慢了,無法在皮爾斯撲出來之前出手,因為要24秒違例了,他只能絕望地扔出這記三分。


雖然這場比賽科比發揮一般,但比分依然緊咬,在離終場3分21秒時,湖人還90:89領先一分*。

然後,隆多開始接管比賽了。(*譯者注:原文此處寫為湖人91:90領先凱爾特人,其實是90:89)

這場比賽中,隆多無處不在。

上半場他策動了多次轉換進攻,多次四分衛式長傳給到繞出掩護的雷·阿倫。

而在第四節,他統治了攻防兩端,四投四中拿下8分,一個蓋帽,一個搶斷,最後幫助綠軍打出了一波13-3的小高潮收割了比賽。

經典回顧|2010NBA總決賽凱爾特人vs湖人G2


這個回合,隆多在左側運著球指揮落位。

和他對位的科比放了他幾步遠,這是整個系列賽湖人干擾凱爾特人傳球路線的常規戰術。

加內特上來做掩護,而科比躲在KG身後;但是這個上掩護是KG的假動作,他突然轉身卡住了另一個方向。

這個二次掩護成功地擋住了家嫂和科比兩個人,隆多上空籃得手。


凱爾特人在G2將他們的速度和三分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抓住湖人過時的擋拆理念窮追猛打,並且打擊著科比的信心。

這讓他們帶著1-1的大比分回到波士頓。

而面對接下來的三連客,沒人能保證湖人還能把這個系列賽帶回斯臺普斯。

經典回顧|2010NBA總決賽凱爾特人vs湖人G2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