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很多人大概還記得前段時間一位叫李雪琴的追星典範在微博上以一段東北口音“莫得感情”的大白話介紹和“你次飯沒呢”的強行結尾問候get偶像吳亦凡同款回覆的追星實例,於是這段在沙雕和有點意思之間來回橫跳的獨白模式一度成為以追星族為首的沙雕網友模仿的熱潮。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模仿要點在於東北話、直白描述

以及莫得感情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本著從有趣靈魂中汲取養分的探索精神(其實是搜這段視頻的時候意外搜到的),順著李雪琴這條線,意外發現了一檔開播時間早於這股模仿熱潮的小成本(近破產)的網播脫口秀節目——

《你次飯沒》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該節目的定位是“國內首檔名校廢柴KOL焦慮治癒脫口秀”,集“吃喝侃”於一體,聚焦於年輕人的“焦慮”話題,每期邀請1-2位具有特定焦慮的年輕人一起吃飯,在插科打諢中讓煩惱煙消雲散。

節目slogan則是“知道你過得不好,我就放心了”,這話帶著一點調侃意味,本質上還是為了產生共情、治癒焦慮的。每期的話題可能也是籠在觀眾心裡的影子,觀眾則可以藉助這種共情的方法,在節目嘉賓同款焦慮緩解的同時,也讓自己得到治癒,或者幫助自己更清晰地做出實際的解決方法,就算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聽這幫有趣的人類嘮嗑也蠻解壓的~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節目初期因為一直沒有固定贊助商,處於“有上頓沒下頓”、“每期都可能是最後一期”的倒貼錢探索期,錄製場地從租場地到借用贊助商的辦公區,桌上的吃喝也從精心烹飪的待客菜到家常菜、茶點、火鍋、炸雞外賣、餃子、蛋糕……but,有趣的“精神食糧”是一貫路數。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常駐主咖是畢業於清華北大的“巨有文化”公司聯合創始人們——“整體垮掉”趙英男,“閉嘴校花”張琳和“碰瓷兒詩人”李雪琴。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開頭兒提到的李雪琴體最初就出自這裡。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趙英男給節目的人話版定位是“小型、自費、欠人情、得罪人”的“次飯兒聊天兒小節目”,每期請到的嘉賓也是以三位常駐主咖人際關係網為基礎請來的各界“有趣靈魂”。其中有——

創業之路屢敗屢戰

涉獵範圍過於廣泛的活體文化典籍.梗王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奇葩說邏輯與有趣齊備的人氣辯手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追求生命厚度的生活體驗派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剛被頂級律所留用

就為夢想離職的清華女神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主咖背後有不同育兒模式的媽媽們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等每期的主題代表人物


話題圍繞“職業、學業、親子、友情、婚戀、熱度”等關鍵詞展開,通過主咖和嘉賓們對“高校社會責任感”、“生命該追求高度還是深度”、“也行青年的職業選擇”、“財力對愛情的現實影響”、“熬夜背後的所思所想”、“95後精神斷奶期的親子關係”等話題的不同見解,探討當代年輕人常見的現實焦慮。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用“通透”這個詞兒來定義這些嘉賓可能有點太侷限,其實更多的還是為我們這些觀眾提供了一些新的觀世角度,當然日常生活的社交作用也類於此,不同教育背景、生活環境與生活經歷的共同作用下,人們看待某些事物的角度會必然的趨向差異化,這也是為什麼“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同視角的加入更容易看清焦慮本質、理清思路,或者只單純的為了瞭解彼此的困局,儘自己所能分擔一些焦慮。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友人聚會一般都伴隨著吃吃喝喝,畢竟幹嘮有點尷尬,吃點東西喝點飲料能稍微調節下聊天節奏順便想想下個話茬。《你次飯沒》的節目節奏也能拿出來猛誇一波,就如下面這位豆瓣網友所說,真實又多層次的內容設置與輕鬆調侃的表達方式是節目品質的基礎,常駐卡司的熟練節奏把控則使這檔節目帶入感和觀感更佳。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其實縱觀近年的流行趨勢,尤以“95後”為主的現代年輕人的主流處世態度越來越趨向於“拒絕嚴肅”,於此相對應的衍生文化有“喪文化”以及以網絡為主要傳播媒介的其他“非嚴肅文化”,這些文化本質上其實也是一種社交文化。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喪文化”對應的是自謙的空杯心態,“人外有人”客觀存在,喪氣或調侃的覺得自身配置不足、認清現實條件、給自我提升之路提供方向,總好過否定優於自己的人設、安於現狀、自我滿足、自我膨脹或自我麻醉;

其他“非嚴肅文化”則是快節奏高壓力社會現狀下年輕人的一種自愈方式,嚴肅的表達方式在社交中已漸漸成為吃力不討好的老派做法,故作煽情和嚴肅只會給傾聽和表達的雙方不必要的壓力,從而在一開始就產生逃避抗拒應付的心理。知世故而不世故、談笑間觸動心靈點撥迷局比單純的枯燥說教更入耳,這大概也是近幾年KOL脫口秀興起的一個原因。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總之……看完幾期節目,嘉賓們的“廢柴”定位可能只是他們謙虛的說法,畢竟他們底子在、路子清,即便當前處境不是傳統觀念中的“成功者”,但如果他們想,也能輕鬆達到。對為金錢和穩定奔波、忽略享受生活和自我提升的吾等廢柴而言……可能就是誠實的定位了,所以看完這檔節目,有些觀眾可能治癒了部分焦慮,又帶上了新的焦慮,不過“窮則思變”,焦慮到了極點便要發生變化了,現在開始多讀書、多社交、多自省、多體會,應該……還來得及,吧。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每個人都是矛盾的個體

不同年齡、身份、處境

會伴隨著不同的焦慮

這種情況下及時發現並正視焦慮

接受自己並正確認識自己很重要


祝有同款焦慮的你能儘早找到

更適合自己的方向

先腳踏實地過好當前的日子

然後再去夠一夠理想的生活~

探宴丨你次飯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