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如何佈局?券商“5月金股”來了

“直至四月底,市場依然對於未來一個季度的不確定性存在擔憂,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策上。預計市場的波動率在5月份會維持下行趨勢。”國元證券分析師虞坷對即將到來的5月份行情作出如此判斷。

雖然股市歷來有“五窮六絕”的說法,不少機構也對5月份A股運行節奏保持謹慎,但這並不妨礙“十大金股”的推陳出新。包括太平洋證券、國信證券、開源證券、國元證券、川財證券、新時代證券、方正證券、安信證券、東吳證券等在內的九大券商紛紛發佈研報推薦5月份“十大金股”。

綜合各大券商觀點可以發現,5月份A股市場對於政策方面的預期相對強烈,提前進行相關領域佈局的概率在提升。在開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牟一凌看來,前期部分標的確定性溢價過高,市場會逐步尋找風險消除+業績預期改善+性價比方向,後續將從“預期修復”走向“基本面驗證”。

基於此,盈利能力較強的科技股、防禦屬性持續體現的大消費股以及業績確定性高的白馬股,成為券商“十大金股”配置的重要屬性。《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一方面,食品飲料、傳媒、農林牧漁等三類大消費行業被推薦“金股”數量較多,分別為6只、4只、4只,以計算機、電子、通信等為代表的科技股被推薦“金股”數量也達到7只。另一方面,券商青睞的“金股”一季度業績普遍較好,剔除重複推薦個股後,5月份券商推薦“金股”數為46只,其中,24只個股一季度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52.17%。天康生物、中新賽克、晶澳科技、新希望等4只個股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幅均在100%以上。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曾多次強調,未來大的投資方向大概有兩個,一是與消費相關的行業,二是科技創新。

“消費是一個大消費的概念,不僅包括傳統的一些消費,像白酒、食品、飲料、家電和旅遊酒店,還包括一些電子消費品”,他提到,“中國這些年經濟轉型成功的獨角獸企業,無一例外都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屬於消費+互聯網。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讓人們的消費更加的便捷,讓消費更加規模化。”

此外,楊德龍認為,“科技是真正能夠產生新的生產力的,未來要想進一步發展,就要增加資本的投入,提高全要素的生產率,通過科技創新來尋找新的機會。”

進一步統計發現,券商推薦的5月份“金股”中,有42只金股在4月份已經率先實現上漲,其中,北方華創、上海家化、天康生物、晶澳科技、中航高科、首旅酒店、聯化科技、深信服、捷成股份、中新賽克、中際旭創等11只個股4月份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聖農發展、光迅科技、永輝超市、口子窖等4只個股期間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操作策略方面,中原證券分析師楊震(金麒麟分析師)宇堅持政策對沖主線下“核心資產+”配置思路。兩會即將召開,業績驅動力和流動性帶來的估值驅動力會成為5月份A股表現的重要力量。但5月份業績驅動力將處於緩慢恢復期中且地產交投趨於活躍,新能源汽車、基建REITS等掣肘資金流入股市。5月份需要防範外部因素衝擊,建議短線繼續將倉位保持在六成中性水平。

雖然短線持倉機構較為謹慎,但是從長線佈局來看,截至一季度末,上述券商力薦“金股”中,五糧液、三一重工、萬華化學、捷成股份、聯化科技、涪陵榨菜、首旅酒店、浪潮信息、科銳國際、中密控股等10只個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均出現三類機構身影,單一機構持股數量均在100萬股以上。(吳珊)

表:部分券商推薦“金股”一季度機構持倉情況

节后如何布局?券商“5月金股”来了

節後如何佈局?海外機構四月密集調研92股,這5只白馬股被北上資金買買買

4月份,滬深兩市股指呈現小幅上漲,市場人氣逐步活躍,投資情緒回暖明顯。在此背景下,近期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熱情逐步上升,更有上市公司被100家以上機構多批次密集調研,為5月份的行情做準備。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4月份市場見底後出現震盪回升,當前市場築底反彈的趨勢已形成。影響節後市場的積極因素:一方面,PMI再上榮枯線,經濟兩個月保持擴張,PMI數據總體的向好性,給市場帶來較大信心。另一方面,當前A股處於歷史估值的低位,從全球範圍來看具備一定的優勢,投資價值凸顯,支撐較為有力。隨著外資持續迴流,風險偏好繼續提升,5月份A股仍將維持震盪反彈的走勢。”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4月份,滬深兩市共有235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海外機構、陽光私募、保險公司等五類機構調研。

表:4月份機構調研家數超過100家的個股

节后如何布局?券商“5月金股”来了

可以發現,近期機構扎堆調研的現象非常明顯。從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來看,有36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機構調研家數均在100家以上。邁瑞醫療期間累計接待機構調研家數居首,達到816家,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衛寧健康、洽洽食品、分眾傳媒、廣聯達、匯川技術、華測檢測、歌爾股份、珀萊雅等10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機構調研家數也均逾200家。另外,包括貝達藥業、天宇股份、海大集團、維信諾、南極電商、普洛藥業、鴻路鋼構、仙琚製藥等在內的25家公司期間也均獲得10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

表:4月份獲海外機構調研的個股

节后如何布局?券商“5月金股”来了

有分析人士指出,外資善於抄底擅長挖掘價值成長股,並且隨著風險偏好逐步回升出現積極變化,對於投資者來說,選擇外資積極調研的標的佈局,不失為一種較好選擇。

進一步統計發現,有92家公司在4月份被海外機構集密調研,其中,邁瑞醫療、海康威視、分眾傳媒、華測檢測、信維通信、廣聯達、埃斯頓和匯川技術等8家公司期間均受到30家以上海外機構聯袂調研,大華股份、歌爾股份、海大集團、偉星新材、珀萊雅、珠江啤酒、匯頂科技、一心堂、新希望、銳科激光、洽洽食品等11家公司期間也獲得超10家海外機構集中調研,彰顯出海外機構高研熱情回升。

上述被海外機構調研的個股4月份股價表現良好,共有72只個股股價實現上漲,佔比近八成。中文在線、科達利、貝達藥業、精測電子、安恆信息、匯川技術、廣聯達、永高股份、衛寧健康和信維通信等個股期間股價表現強勢,均超過20%。

事實上,良好的市場表現離不開場內主流資金的追捧。上述被海外機構調研的92只個股中,共有26只個股期間呈現大單資金淨流入態勢,合計吸金24億元。中航機電、中科創達、海大集團、精測電子、寧波銀行、千方科技、紫光股份、深南電路、分眾傳媒、衛寧健康等個股4月份均受到1億元以上大單資金佈局。

更為重要提,以“聰明錢”著稱的北上資金繼續掃貨,4月份北上資金合計淨買入額達532.58億元,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海康威視、濰柴動力、邁瑞醫療、信維通信、大北農等5只白馬股4月份備受北上資金的青睞,合計淨買入額為28.39億元。

對於北向資金迴流A股,楊德龍告訴記者:“外資流入一方面給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對A股市場的信心,同時也給A股市場帶來價值投資理念。全球流動性已經開始出現改善,A股市場也已經完成探底開始企穩,外資重新流回A股市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現在來看北上資金已經流回大半了,預計未來幾個月北上資金還會加速流入A股市場。”

行業方面,上述被海外機構調研的92只個股主要扎堆在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食品飲料、化工等五大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14只、13只、12只、6只和6只。

节后如何布局?券商“5月金股”来了

節後如何進行資產配置?華炎投資投資部副總裁李元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0年整體的市場行情隨著風險偏好逐漸恢復,消費板塊仍是機構投資的首選。其次是聚焦未來經濟刺激政策的持續出臺,新基建板塊以及傳統基建如彈性較大的水泥,此外建材依然會是今年業績增長較為明顯的行業,建議可以優先關注。”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之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