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農曆四月八,豆村遊大蜡


民俗:農曆四月八,豆村遊大蜡


農曆四月八

豆村遊大蜡

大蜡會,遊大蜡

忙前會,買農具

回憶探訪2004年的豆村大蜡會

許多非遺有特定時間,尤其是民俗項目,比如周至大蜡會,斗門七夕會等等,錯過去了,再調研就要等一年,好在這些年幸不錯過諸多非遺。

民俗:農曆四月八,豆村遊大蜡


又一個四月八過去了,各地有佛教的浴佛節,偏偏周至大村豆村有個四月八大蜡會,人山人海,年年過,此民俗活動還列入省市非遺。不過今年逢疫情,昨天大蜡會未舉辦。這些年也去了多次,每次都會有變化。

民俗:農曆四月八,豆村遊大蜡


之所以叫個大蜡會,是因為這個村有個關帝古廟,百年前的兵災中傳說關帝救了全村,鄉紳鄉賢曾於關帝廟前許願重修廟宇,再塑金身,要三百六十五天蠟燭常明,隨後有匠人做百二十斤大蜡,配紙紮彩亭,每逢四月八盛大巡遊供奉。許多人說大蜡如藏地酥油花,後來還傳不是百年故,而是唐僧取經從印度帶回,越說越神奇。

不過,中國傳統廟會有經貿和文化功能,每年四月八廟會之所以盛大,還因為與農耕規律有關,因為快收麥了,故有忙前市集,叫忙前會,收麥後的會叫忙罷會。

忙前會藉此祈豐收,並交流各種農具農用生活用品,如鐮刀,筐籠,大繩,車具,草帽等等。

民俗:農曆四月八,豆村遊大蜡


民俗:農曆四月八,豆村遊大蜡


民俗:農曆四月八,豆村遊大蜡


豆村被譽為天下第一村,橫豎各有多條街道,豆村還有民間三絕活,大蜡,紙紮和麵花。

大蜡作為傳統手工藝,集蠟雕、剪紙、紙紮、蠟染、紙塑為一體,精巧別緻。2006年,周至豆村大蜡製作技藝被列入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趙立功被評為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劉虎林被評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每年農曆4月8日,村裡要舉行最隆重的遊大蜡活動,向關帝敬獻一尊造型別致,精美異常的120斤重的大蜡,為大蜡還要製作精美的紙火亭子,抬著亭子和大蜡,敲鑼打鼓、載歌載舞遊遍豆村大街小巷,然後供奉於關帝廟內,大蜡能燃燒365天。

民俗:農曆四月八,豆村遊大蜡


豆村大蜡由蠟座和蠟體組成。蠟座是放置大蜡的底坐,一般在一張方桌上製作一個木樁或鐵墩,將蠟作固定平穩,以便抬遊或放置。蠟體呈寶塔形,由三個倒立的園臺體壘接而成,每個圓臺的上面有蠟盤,蠟盤外有蠟芽,蠟芽口徑2—3公分,長10—15公分,其形狀如捲曲了的蓮花瓣,底層18個芽子,二層9個芽子,三層6個芽子。蠟體的中間是銅製的圓柱體蠟杆或竹製蠟杆,通貫可供點燃的棉質蠟芯。蠟體周圍全是精雕細刻的飛禽走獸,其花紅草綠鳥歡獸鳴,千姿百態,生趣盎然。蠟體四周又用五色彩線纏繞,如五彩祥雲飄曳,寓意吉祥、福瑞。每個大蜡都要為其製作蠟亭,蠟亭屬大蜡的裝飾物,是用木、竹、紙張扎糊成的亭子,四周飾有花鳥、走獸,套置在大蜡外圍,把蠟體襯映得更加美觀漂亮。標準大蜡體重60公斤,豆村大蜡主體是經祖傳秘方精心調製,遇高溫不溶不化,點燃後周圍不消不流。

“遊大蜡”是周至終南鎮豆村民間最隆重的祭祀關帝的習俗,豆村大蜡的獨特工藝流程和獨特的民俗在其它地區非常罕見。

王智民俗日記,非遺,民俗,文化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