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蔓延,“新反智主義”崛起:神醫、神藥、反疫苗、5G傳毒

美國疫情蔓延,“新反智主義”崛起:神醫、神藥、反疫苗、5G傳毒

英國至少有20座5G設備遭到縱火或其他方式破壞。 (南方週末記者 馮飛/圖)

“如果你有發燒、咳嗽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症狀,建議你修煉一種‘印度秘術’。正是依靠它,印度大量貧窮的農村人口戰勝了新冠病毒。”2020年3月31日愚人節的前夜,筆者在推特上第一次收到“神醫”的私信。

日漸惡化的新冠疫情讓“神醫”群體更加活躍。截至北京時間4月29日12時,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311萬例。其中,美國已是疫情的新“震中”,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00萬例,死亡59266例。

與新冠疫情一道而來者,不僅有“神醫”“神藥”,還有“反疫苗”“反5G”等社會運動。

來自邪教與“正骨醫生”群體的神醫與神藥

“我的朋友們,快去儲備含有奎寧(Quinine)的怡泉湯力水吧,儘快把消息傳給每一個人。”一名“神醫”還在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上公開推銷一種飲品。

3月初,一則“5G會傷害人們的免疫系統”的消息也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傳開,內容逐漸演變為“新冠病毒可通過5G網絡傳播”。

“反5G”已從社會思潮演變為社會運動並迅速全球化。截至4月26日,英國至少有20座通訊塔遭到“反5G”暴徒的縱火破壞,還發生一百二十多起針對通訊工程師的人身襲擊。

目前,“反5G”運動還傳染到荷蘭、瑞士、法國、意大利和澳大利亞等國,多處通訊工程遭破壞。

一些社交媒體上的“網紅”既是“反5G”運動的倡導者更是受益者。他們不失時機地在直播中“帶貨”,推銷一種可阻擋新冠病毒的“U盾”,單價在10美元至400美元不等。

依據美國《通訊法》等法案,臉書、推特等平臺已為鼓吹神醫、神藥的信息打上“失實”的警示標籤。但受限於社交媒體的審核能力,“神醫”群體依舊出沒如常。

儘管美國擁有技術發達的醫療和醫學體系,多年來卻不乏“神醫”出沒。比如羅伯特·揚(Robert Young),他宣揚“酸鹼體質理論”能治療癌症等各種絕症,一度在美國風行16年。2018年11月,他被一家法院處以1.05億美元的罰款。

長期混跡於美國體操協會的拉加德·納薩爾(Gerard Nassar),也是一個惡貫滿盈的“神醫”。幾十年來,他打著“提升成績”和“醫學治療”的幌子性侵156名未成年體操運動員,最年幼者僅6歲。

不少“新冠神醫”來自邪教組織。“創世紀第二康復教會”(Genesis II Church of Health Healing)近日宣稱,它的“神奇礦物溶液”可以治療新冠肺炎。此前,這款產品還被宣揚可以治癒癌症、瘧疾、自閉症和艾滋病等。

“神奇礦物溶液”主要由漂白劑製成,主要成分是亞氯酸鈉、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鈣。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曾就“神奇礦物溶液”發佈警告,多名消費者的舉報稱服用後出現噁心、嘔吐、脫水等症狀。

美國“正骨(Chiropractic)醫生”群體也是“神醫”“神藥”的主要來源。近日,一名愛達荷州“正骨醫生”公開在臉書上反對疫苗,他聲稱疫苗是製藥企業的“商業陰謀”。同時,他還在兜售自制的“銀製噴霧劑”。

“正骨醫生”主要通過推拿和按摩脊椎等部位來治療疾病。長期以來,這一群體被美國主流醫學界視為江湖騙子。

為了達到轟動效應,不少“正骨醫生”還是各種謠言的製造者。3月初,一名加利福尼亞州“正骨療法”診所的老闆鼓吹說,新冠病毒只是新聞媒體炮製出來的假消息,目的是為了阻擊她的偶像特朗普連任;

一名佐治亞州“正骨醫生”培訓學校的教師更危言聳聽。他在4月底發表言論稱,新冠肺炎由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發明,意圖是“秘密清除地球人口”,而蓋茨本人已經受到外星人的控制。

“反疫苗運動”從中作梗?

美國億萬富翁比爾·蓋茨總是“中槍”。2020年3月13日,一個臉書上的帖文指責他“製造新冠病毒”,目的則是掩蓋“5G通訊造成的生理傷害”,帖文還列出一系列“證據”。

“未來幾十年內,如果有什麼能夠殺死一千萬人以上,那很可能不是戰爭,而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在2015年的TED演講上,比爾·蓋茨呼籲建立“可追蹤疫苗數據系統”。

如今,他的先見之明被視為“製造新冠病毒”的證據;他的“可追蹤疫苗數據系統”的倡議則被一家名為“信息戰爭”(infowars)的網站曲解:比爾·蓋茨“要給每一個人植入全球身份證”“監控所有美國人”。

近來,比爾·蓋茨遭到連續的人身攻擊,因為他動了多個特殊利益群體的奶酪。

2020年1月27日,蓋茨基金會宣佈,為中國提供500萬美元的緊急抗疫捐贈。2月25日,蓋茨基金會又將新冠疫情捐款追加到1億美元。

當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4日正式宣佈暫停資助世衛組織後,比爾·蓋茨又在社交媒體發文:他的慈善基金會將向世衛組織追加1.5億美元的捐贈,逆鱗之舉首先惹怒特朗普的支持者。

“通過數字手段追蹤所有美國人,是全球主義者多年的夢想。”福克斯電視臺女主播勞拉·英格拉漢姆(Laura Ingraham)是特朗普的粉絲,她也附和比爾·蓋茨“監控所有美國人”的傳言。

比爾·蓋茨的三筆捐款都涉及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這還損害了反疫苗運動(AntiVax)的立場和利益。早在1796年5月,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就成功接種牛痘。但是,也有一些人對疫苗的懷疑態度延續至今。

1998年2月,英國腸胃病學家安德魯·韋克菲爾德(Andrew Wakefield)受利益驅使在醫學期刊《柳葉刀》上撰文指出,接種疫苗可能導致兒童自閉症。不過,《柳葉刀》此後撤銷了造假的論文,韋克菲爾德也被英國吊銷行醫資格。

一場鬧劇雖已在科學界終結,卻在社會層面催生出一場反疫苗運動。好萊塢明星吉姆·凱瑞(Jim Carrey)是反疫苗運動的旗手人物。他有一名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堅信韋克菲爾德的論文。

特朗普也一度對反疫苗運動推波助瀾。2012年,他在推特上說,“荒謬的三聯疫苗”導致兒童自閉症越來越多。兩年後,他又表示“許多健康的孩子去注射疫苗,很不幸卻得了自閉症”。

美國的疫苗政策通常由各州自行制定,密西西比州、西弗吉尼亞州和加利福尼亞州不允許以非醫學原因拒絕接種疫苗,其它各州則允許家長可拒絕讓子女接種疫苗。

反疫苗運動已經讓不少家長產生“疫苗猶豫”,惡果很快來臨。2015年春天,在美國絕跡多年後的麻疹死灰復燃,並出現12年來第一個兒童麻疹死亡病例。2017年,全球有11萬人死於麻疹。2019年5月,美國四個月內又確診了704名麻疹病例。

“哦,他們(民眾)得打疫苗。”這時,特朗普也一改反疫苗的立場。

一些政治人物信奉“反智主義”,往往帶來更大的惡果。南非前總統塔博·姆貝基曾固執地認為,艾滋病只是營養不良所致,導致其執政的1999至2008年間,南非至少有30萬艾滋病患者因治療不當死亡,還新增了3.5萬艾滋病嬰兒。

新冠疫情襲來,儘管一些地區“反疫苗”運動風起雲湧,但美國“疫苗信任”組織負責人海蒂·拉森(Heidi Larson)認為,“大多數美國人現在似乎不那麼傾向於反對疫苗了。”

在英國,民眾對疫苗的信任也在回升。英國《衛報》一項民調顯示,2020年3月,只有7%的人表示會拒絕注射新冠病毒疫苗。4月,這一數字下降到5%。

“病急亂投醫”

對於新冠疫苗和特效藥的問世,特朗普更是翹首以待。但美國雜誌《名利場》批評他“病急亂投醫”,是多款“神藥”的真正推手。

一名家庭醫生弗拉基米爾·澤倫科(Vladimir Zelenko)率先進入特朗普的視野。3月22日,他在社交媒體上向總統隔空喊話,“羥氯喹可100%有效治療新冠病毒”。

次日,澤倫科又在“致全世界醫學界的公開信”中詳細寫道:他使用羥氯喹、阿奇黴素和硫酸鋅三種藥物的“Z-Pak”療法,成功治癒了350名新冠病毒感染者,零死亡、零插管,治癒率高達100%。

他的“神醫”之名不脛而走,“神藥”也讓特朗普看見曙光。特朗普公開稱羥氯喹為“上帝的禮物”,並要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立即授權使用。

不過,美國國家過敏症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安東尼·福奇則明確警告,羥氯喹的藥效未經醫學認證。這名“神醫”所在的紐約地區衛生專員也揭發說,澤倫科的病人根本沒那麼多,只檢測了14名疑似患者,而且90%的病人不是新冠患者,更沒用過他的“神藥”。

但在特朗普的敦促下,3月29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是發佈了“緊急使用授權”,允許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使用羥氯喹。

不過,這款“神藥”迅速在醫療實踐中跌落神壇。4月21日,美國退伍軍人健康管理局(VA)公佈了一組臨床數據。在368例男性新冠病毒住院患者中,97例接受羥氯喹治療組的死亡率為27.8%,羥氯喹與阿奇黴素聯合治療組的死亡率是22.1%,而未服用羥氯喹的158名患者只有11.4%的病死率。

目前,特朗普在公開場合絕口不提羥氯喹。一家致力於監測、分析和糾正美國媒體錯誤的媒體監督組織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發佈數據說,從4月16日起,福克斯電視臺推薦羥氯喹的次數也驟降了75%。

不過,這並未挫敗特朗普試圖尋找剋制新冠病毒新良方的興趣。2020年4月23日的白宮疫情通報會上,國土安全部科技事務副部長威廉·布萊恩提及“新冠病毒在陽光直射的體外環境中存活時間會縮短”。受到啟發的特朗普當即建議,“我們可以用巨大的(陽光)劑量來作用於人體,比如紫外線。”

當布萊恩介紹消毒劑可以迅速殺滅門把手上的新冠病毒後,特朗普又靈機一動,“是否可以向體內注射消毒劑,讓它進入肺部,對肺部產生很大影響,這很有趣。”

“我不是醫生,但我有一個好大腦。”特朗普還指著自己的腦門補充說。

“注射消毒劑”“紫外線作用於人體”等迅速傳播開來,特朗普再次成為民主黨批評的對象和輿論的笑柄。4月24日,特朗普又改口說,只是“嘲諷不友好的媒體記者”。

對“神醫”“神藥”的推波助瀾,讓特朗普倍感落寞。當天,美聯社還公佈了與全國公共事務意見研究中心的聯合民調結果,僅23%的受訪者相信總統關於新冠疫情的言論,而60%的受訪者認為“特朗普更應該聽從專家的意見”。

貧富分化與醫療缺陷

在美國地理經濟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看來,特朗普頗似千餘年前的“克努特大帝”,這名英格蘭國王時常口吐狂言,甚至“下令讓潮水退卻”,是古代反智主義的代表。

“‘特朗普現象’的本質是什麼?反智主義是一大特徵。”2016年11月,法國《費加羅報》的文章認為,特朗普“故意口無遮攔,說些蠱惑人心的話,提出荒誕過分的建議,讓人覺得他馬上就要失敗,最後卻一路高歌走進白宮”。

新反智主義以現代科學和技術為外殼,又迎合了民眾對經濟、社會和安全的不滿和恐懼。在新媒體盛行的時代,一些政客還利用反智主義成為“網紅”以吸引更多的選票。

“越聰明有知識,就越適合撒旦(魔鬼)的需要。”在1962年出版的《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一書中,美國曆史學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首先提出“反智主義”的概念。他還發現,一些政治家往往把自己裝扮成“越無知越愛國”的代言人。

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也認為,反智主義還是政治精英與學術精英的“合謀”。2020年4月1日,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還在《紐約時報》撰文,“共和黨人否認科學的背後是什麼?答案似乎是對特殊利益集團,跟小杰裡·福爾韋爾(Jerry Falwell Jr)等福音派基督教領袖之間忠誠的結合。”

小杰裡·福爾韋爾是美國基督教私立自由大學的校長。他多次宣稱,新冠病毒是針對特朗普連任的“陰謀”。3月13日,福爾韋爾還在福克斯電視臺的節目中質疑,“我很奇怪的是,有那麼多人(對新冠疫情)反應過度?2009年的H1N1病毒導致1.7萬人死亡,都沒有像現在這樣大肆報道。”

最近,不顧弗吉尼亞州政府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福爾韋爾還重新開放了他擔任校長的大學。

哈佛大學助理教授安東尼·亞伯拉罕·傑克(Anthony Abraham Jack)在《受優待的窮人:精英大學如何讓弱勢學生失望》(The Privileged Poor:How Elite Colleges Are Failing Disadvantaged Students)一書中提出,美國一些大學的精英教育模式不僅培養學生“極度膨脹的自信心”,還過度鼓吹“自由主義”,導致大多數受教育者以反智為時髦,沒有社會責任感。

2020年4月,美國多地爆發示威遊行。抗議者高喊“居家令違憲”“長時間的封鎖基本上就是奴隸制”“寧可死於病毒也要自由”等口號。

“實際上,美國的反智主義所反對的不只是‘智’,還包括‘有智的人’‘有錢的人’。”美國《華盛頓觀察》週刊稍早前的文章認為,貧富兩極分化也是“反智主義”盛行的重要社會根源。

當前,美國的基尼係數已超越警戒線,大約為0.5。據統計,1%的美國富人擁有40%的財富,而40%的民眾拿不出400美元的緊急支出。2019年,有33%的患病美國人放棄治療。

美國醫療體系被批評昂貴且低效。當前,美國人均壽命全球第31位,醫療支出卻是全球最高,2019年人均7026美元。一項在日本或德國只需100美元的常規檢查,在美國醫院至少收費1000美元。

新冠疫情初期,不少美國人沒有經濟能力去進行自費檢測,患病時也傾向求助於看似廉價的“神醫”與“神藥”。

南方週末特約撰稿 梁晴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