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古典音乐的作品名字,告别小白称号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作品的名字是这样的:

Violin Sonata No. 7 in D major, Op. 1, No. 13, HWV 371: I. Affettuoso

又或者是这样的: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1. Allegro maestoso-Jorge Bolet

然后就有朋友问了,这个英文我也不认识啊,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认真真的学习一下,希望能够有所了解。

其实啊,在学习西方音乐的时候,认识曲目的名字是必要的一个过程,很多时候我们寻找谱子都需要输入原本的英文或者意大利文或者德文进行查找,所以,一定要知道这一串xxxx表示什么意思,以后的视频标题我也就不再翻译了,直接用作品名称表示。

那么,正文开始:

背景知识

曲名的根本作用是作为一首曲目的唯一标识,因此,来源于西方的曲目用中文是不合适的,无论是直译还是音译依旧很容易造成歧义,比如音乐家Faure的中文翻译有福雷、弗雷、福瑞,究竟用哪一个呢?反过来中国的曲目用英文也有局限,比如The Butterfly Love,在第一次看到它时,你是否能联想到它是梁祝?同样的,以“小夜曲”为名也是不可以的,不说很多名音乐家都有小夜曲,同一名音乐家也可能写过很多首小夜曲,有的还可能错误地将Nocturne和Serenade都译为了“小夜曲”。

总之用英文表达曲名是最好的,而中文是帮助我们理解与记忆的。一般来说准确对应到一首乐曲,需要具备作曲者+作品号,或作曲者+音乐体裁+调性/编号,如果有其他的改编版本,在原来的曲名基础上加上乐器名或演奏方式即可。

了解含义:作曲者+作品号


每位音乐家都有一套自己的作品号系统,一般是出版商编写的,就像每首乐曲的专属ID,一般都是字母+阿拉伯数字的形式,不过字母可能不同音乐家之间有重复,如果你手中的是一份正规乐谱,找一找有没有一串数字,一般使用音乐家名+作品号就足够定位到同一首乐曲了。

看懂古典音乐的作品名字,告别小白称号

以上图为例子大家可以看出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又或者以

Violin Sonata No. 7 in D major, Op. 1, No. 13, HWV 371: I. Affettuoso

就以这个为例

violin sonata no.7 是基本的英文,意为第七小提琴奏鸣曲

in D major 则标明了它的调性:D大调

op. 是作品编号,No. 表示第几首。

HWV同op编号

I指第一乐章,同理,II指第二乐章,III指第三乐章,以此类推。

Affettuoso是乐谱上的演奏指示,意为情感丰富地。常用的还有allegro(快板)、andante(行板)、largo(广板)、presto(急板)等,可以看出最常见的是速度标记。

再举个例子: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1. Allegro maestoso-Jorge Bolet

得到信息如下:

Piano Concerto No.1 第一钢琴协奏曲

E minor E小调

Op.11 -1 作品号11第一首

Allegro maestoso “意大利语”——庄严的快板,也就是“第一乐章”

Jorge Bolet演奏家的名字

注意的问题

一、例如:

Boccherini: Quintet No.9 for Guitar and Strings in C, G.453 -"La ritirata di Madrid" - 4. La ritirata di Madrid

for Guitar and Strings说明了这首乐曲所使用的乐器(编制)

La ritirata di Madrid是这首乐曲的标题(马德里的撤退),而后面一个La ritirata di Madrid实际上是不需要的。

二、

有一些作曲家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号前缀,比如Handel亨德尔用HWV,J.S. Bach巴赫作品用BWV,Schubert舒伯特用D,莫扎特用K或KV,Richard Strauss理查·德施特劳斯用AV,李斯特用Sz,这种情况就可以不用作曲家姓名,直接输入带这些特殊作品号前缀+作品号数字就可以搜索到想要的曲目了。例如莫扎特的k.380,k就是莫扎特特有的作品号。

建议早些养成记住曲名的同时记住作曲者的好习惯,这是一种对音乐家创作的尊重。有意识地将同一名音乐家的作品归类,有助于理解这名音乐家的风格,结合他个人经历,也有助于对乐曲本身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