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早戀,關於性教育,老師們能做什麼

案例背景

到了中學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早戀的發生勢不可擋了。其實單單是早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性無知而帶來的嚴重後果。

當了幾年班主任,不時聽聞高中女生到醫院墮胎的事,深感痛心。而進入高中,隨著年級的上升,學業帶來的巨大壓力和茫然無助會把意志力不強的學生推向早戀和頹廢。如果學生在無知的情況下因為一時衝動做下錯事,很有可能會毀了一個孩子的一生。雖然這個幾率非常之小,但一旦發生危害太大了,所以預防針是一定要打的。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高三伊始開的一次班會。

關於早戀,關於性教育,老師們能做什麼

早戀勢不可擋


案例描述

班會課,我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不同的是我站到講臺上醞釀了很久才開始說話。

“同學們,今天我將為你們開啟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學生都抬起頭,興致盎然地看著我。

“請你們先做好心理準備,下面我要說的話題也許有同學接受不了。”

這樣說著,竟然有許多學生開始笑起來,而且互相壞壞地使著眼色,看來是我想多了,現在的孩子什麼都懂。

“下面先給大家讀一個訪談。”

我才讀兩句,是訪談者問被訪學生什麼時候開始對男孩感興趣,這個女生回答說是小學五年級,學生就鬨堂大笑起來。底下的內容是在學生的一陣陣笑聲和驚訝聲中讀完的。這下反倒是我驚訝了,原來我們做老師的是真的低估學生了,有些事我們總是藏著掖著,其實他們早就知道明白,還不如大大方方去說,免得學生因為好奇和逆反心理而故意去嘗試。

我讀的這個訪談內容是一個16歲女孩在一種寂寞的情況下同男同學發生關係,然後導致整個人生觀愛情觀發生顛覆的事。因為事先考慮到學生的接受,我用鉛筆勾畫掉一些跟性有關係的內容,整體還是連貫的。但讀完後我開始想,也許壓根就沒必要把那些東西刪掉,學生是完全能夠接受並且能夠明白更多的東西。學生的反應鼓勵了我,在讀分析和建議時,我加入了很多符合他們實際的東西,效果非常好。尤其講到異性交往注意事項時,學生表現出完全的贊同。

關於早戀,關於性教育,老師們能做什麼

教育要充分考慮學生心理


其實我最想讀的一篇訪談是關於一個高三女生因為壓力太大與男朋友發生關係而導致高考失利的故事,但考慮到一開始就讀這篇,教育的痕跡太明顯,所以放到後面來讀。

因為有剛才的經驗,我在讀這篇訪談時該強調的強調,該提醒學生注意的提醒學生注意,雖然學生也是笑著的,但很明顯不少學生的臉上露出了思考的表情。

訪談後面的分析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在中學時代,能夠把愛情和學習的關係處理好,應該是偉人了。”這句話其實很絕對,但大部分學生髮出了贊同的聲音。

關於早戀,關於性教育,老師們能做什麼

說教最好水到渠成


兩個訪談都讀完了,我進行了總結。總結是分三步進行的,一是總結早戀尤其是發生性關係的危害,二是如何避免,三是昇華。

我說:“同學們,這種事情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最受影響的是學習,然後是心理和生理。”我詳細地分析了各方面的危害,說的比較詼諧,氣氛非常輕鬆。當我說到無良機構流產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有可能終身——

哪知道我話還沒說完,就有學生接過去了,她大聲說終身不育,臉上全是悲天憫人的表情。

接著我分析如何避免這些事。我說首先儘量避免早戀,關鍵是要有目標有追求,這樣非常充實,那麼陷入早戀的可能就非常小。當然如果已經陷入其中,那一定要守住底線,因為高考失利了可以再考一年,而人生的基石毀了永遠無法彌補。我說建議男生多跑跑步,消耗用不完的能量,女生呢?女生嘻嘻哈哈地說,也跑步吧。

快下課了,我說,最後我想昇華一下,跟各位同學分享一個道理。

人都有愛和被愛的能力。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如果過早地支付愛的能力,讓所謂的愛氾濫成災,那麼日後你真正遇到愛的人,你拿什麼去愛他(她)呢?被愛看似是被動接受,可是如果你不加選擇,來者不拒,要麼你會對愛無所謂,要麼你會飽受傷害,那麼日後你遇到真正愛你的人,你可能會無法分辨或者懷有戒心。所以,不要過早地去隨便愛或是隨便接受愛。

當我說完最後一句話,下課鈴恰好響了,而學生卻靜坐未動。

關於早戀,關於性教育,老師們能做什麼

教育要觸動學生內心

案例分析

01、教育的前提是接受和尊重。

對高中的學生來說,青春的覺醒早就開始,會產生對異性的好奇和嚮往,這很正常。作為老師,首先要接受它,不能視之為洪水猛獸,進而尊重學生的情感,不要橫加指責或硬性干涉。其實無論是早戀還是偸嘗禁果,跟學生的品質都沒有太大的關係。他們畢竟是孩子,沒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很多時候是帶著好奇和叛逆去做的。

只有毫無成見地接受並尊重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才能讓教育變得真誠,也才可能貼近學生的心。正因為我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為他們著想,所以這次整體的心理輔導才被學生接受,才會達到預期效果。

關於早戀,關於性教育,老師們能做什麼

接受和尊重孩子


02、教育的過程要講究方法。

動機和想法再好,但要貫徹落實下去沒有合適的方法,效果還是要大打折扣的。對於早戀乃至性,因為其特殊性,堵是堵不住的,那就不如疏導。而枯燥的說教式疏導意義也不大,弄不好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學生大多是愛聽故事的,找到合適的訪談,讓當事人現身說法,有原因分析,有心理感受,有教訓總結,最關鍵是和學生距離很近,這樣比空口說白話更有說服力。寓教於樂,教而無痕,這就是講究方法所帶來的。

關於早戀,關於性教育,老師們能做什麼

教育要講究方法


03、教育的歸宿是以人為本。

著名教育專家孫雲曉說,性教育首先是一種態度。

在西方發達國家,性教育被定位為人格教育。雖然這次心理輔導不是一次嚴格的性教育,但是在達到現期教育目的的同時也考慮到對學生長期發展的影響,所以不是一味地告訴學生不要做什麼,而是告訴他原因和後果,當學生明白了性和愛以及未來生活的關係,他們自然會作出正確的判斷。

關於早戀,關於性教育,老師們能做什麼

以人為本


在這次特殊的教育中,教育學生的同時,我也獲益匪淺。當然,教育本來就是雙向。

關於早戀,關於性教育,老師們能做什麼

我是藍色清歡,中學高級教師,教育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願和您一起探討教育教學中的諸多問題,歡迎關注,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