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餵奶人人都喝湯,但你喝對了嗎?

#北大國際醫生說##清風計劃#

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影響下幾乎每個坐月子餵奶的媽媽都要喝湯進補,其實這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女性產後的基礎代謝率高、大量出汗和泌乳,需水量增加,因此產婦適量喝一些湯水是有益的。

坐月子餵奶人人都喝湯,但你喝對了嗎?

喝湯雖有益,但並不是越多越好

  • 從營養角度來看:湯水的營養密度不夠,過量喝湯會影響其他食物如主食和肉類的攝取,造成營養不足等問題。
  • 從泌乳角度來看:乳汁分泌與媽媽喝多少水並沒有直接關係,媽媽只要每天正常攝入量2500毫升左右的水,或根據個人習慣稍作調整就好。想要奶多,還是那句話寶寶多吸吮,媽媽有信心。大量飲用湯水其實並不利於乳汁分泌。喝水過多,可能會抑制下丘腦的催產素分泌,抑制乳汁排出。

哺乳期如何科學喝湯

  • 餐前不宜喝太多湯。為了不影響媽媽的食量,可在餐前喝半碗至一碗湯,待到八九成飽後再喝一碗湯。
  • 喝湯的同時要吃肉。肉湯的營養成分大約只有肉的1/10,為了滿足產婦和寶寶的營養,應該連肉帶湯一起吃。
  • 不宜喝多油濃湯。太濃、太油的湯不僅會影響媽媽的食慾,還會引起嬰兒脂肪消化不良性腹瀉,增加媽媽堵奶的幾率。煲湯的食材宜選擇一些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如魚、瘦肉、去皮的禽類、瘦排骨等,也可以喝蛋花湯、豆腐湯、蔬菜湯及米湯等。
  • 根據傳統說法,可加入對“補血”有幫助的食材,如紅棗、紅糖、豬肝等,也可加入媽媽認為有催乳效果的食材,如黃豆、花生、豬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