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你好,我是小魚,今天,我們來探討一個人人都需求的名詞:“過渡空間”。

如果我們瞭解了這個名詞的真正意義,就會了解生活,也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空間,讓更多的壓力得到釋放……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心裡都有一個依賴的“小地方”,這個“小地方”可以是一件喜歡做的事,可以是一個讓你感覺既放鬆又舒服的人,也可以是親手佈置的小家。

但,如果是現實中的壓力太大,不巧的是,以上的這三種“小地方”,又沒有恰到好處的滿足我們的心理需求,這時,沉迷網絡恰巧補足了心裡的那些空缺。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網絡,不論是遊戲,購物,還是精神食糧,都會恰到好處滿足我們的一切需求。

其實,對於玩遊戲或是刷手機的我們來說,都是把自己代入到了一個“虛幻的世界”,這個小世界也稱為“幻覺空間”。

這裡只屬於我們自己一個人的領地,這個領地對我們來說,擁有暫時的安全感,可以更加輕鬆地釋放自己在外界尋求不到的心靈慰籍,從而擺脫了很多的無聊、煩躁、疲憊……

刷手機,玩遊戲,就好像是一個小小的自我空間,也是一個滿是包容的空間。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讓大多數人之所以上癮的原因,更貼切的好處是:在人生不如意時,遊戲和網絡,更像是一個“小家”!

這個“小家”,顯得更加隨意,不用擔心得罪了誰,也不用擔心自己做錯了什麼,顯然,比開文提到的“小地方”,更容易提高興奮點,擺脫所有的拘束,也更好的給自己找到一個拖延的小藉口,還有發洩情緒的小出口。

在心理學上,這個小小的自我空間,和心理依賴的“小地方”,都叫“過渡空間”。

其實,不論是玩遊戲,還是刷手機,都是我們在給自己尋找這樣一個“過渡空間”。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這個“過渡空間”,怎麼理解呢?

它是由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來的,通俗點說,就是現實和幻想的一個緩衝帶,在這個地帶裡,自由自在,既有美好的幻想,又不會跟現實完全斷絕。

在現實中,很多的壓力,得不到釋放時,還有很多的慾望,得不到滿足時,這個“過渡空間”也恰巧幫了我們大忙。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它既可以滿足暫時的需求,又可以讓我們暫時得到一個緩解,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玩遊戲和刷手機,還可能有一些積極的作用。

只是,需要我們有一定的自控力,萬事都要講究個“度”,更需要我們把這個“緩衝度”把握好,不要越界到“沉迷”的程度。

在互聯網上,看似信息達到了爆炸的程度,但,真正實用的,適合自己的,不多。

需要我們去篩選,然後再學習,在這個“過渡空間”裡,利用好了,既是心靈慰籍,又是緩解壓力,從而學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因此,我們刷手機時,只要守護好這個“過渡空間”,不讓好奇心逾越到“虛幻世界”或是“幻覺空間”(通俗點說,就是沉迷其中),就有著積極的作用。

同樣,玩網絡遊戲也是。

我們知道,在遊戲中,很多的“體驗”都可以得到嘗試,比如:被重視、被認可、可以改寫、可以重來、團體作戰、目標一致、關係親密、鼓勵規則被打破、提倡攻擊被釋放、沒有評判、沒有指責。這也是一個很舒服的“過渡空間”。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就像電視劇《都挺好》裡有一個場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蒙總(董事長的兒子),在蘇明玉部門接受調教。

不但多次為難蘇明玉,而且連蘇明玉的男朋友小石也不放過,本來看著架勢,想擺平這個叛逆的小對手,不太容易。

哪知,因為小石打遊戲打得很牛逼,讓小蒙總佩服到,直叫大哥,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可見,偶爾刷刷手機、玩玩遊戲,也會讓我們感覺很酷!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如果追究到深處,我們也不難發現,現實中,愛好較多的人,生活就比較充實,也有著明確的目標。

這樣的人,對待網絡,就可以很好地做到收放自如,也真正地利用網絡,放鬆了自己!

而不是讓網絡捆綁了自己的時間!

他們就把這個“過渡空間”守護得很好!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習慣,不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積極的,還是懶惰的,都是我們在給自己找“過渡空間”。

只是,有些時候太盲目,不能很好的辨別出哪種方式的“過渡空間”,更適合我們每一個有不同經歷的人!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我們應該怎樣幫著自己和親人,改掉不好的習慣,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過渡空間”呢?

1、 不批判。

當我們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刷會兒手機時,如果有個批評的聲音出來,會讓現實中的壓力翻倍增加,反彈到消極中去,容易形成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意識,反而更難自拔!

同樣,當愛人或者孩子玩遊戲時,也不做出評判。

如果一味指責出種種的不對,會讓他們更加叛逆,他們倒是特別想嘗試一下,跟你對著幹的樂趣!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2、 認可、接納。

世界上最難做的事情是,接納自己的不對,從不對中,挖掘出自己的需求,既然知道了自己需要這個“過渡空間”,就勇敢地享受和利用這個“過渡空間”。

同樣,接納和認可愛人以及孩子也有這個需求,畢竟,現在,很多孩子能自由活動的空間有限(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於是,互聯網就補上了這個空缺。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3、 不要管得太絕!

因為,往往我們越是管得很決絕,他們越是可能為了獲得某種獨立精神,跟我們對著幹,或是偷偷的,也要做出個反面的事情來!

至於自己也不例外,如果我們的潛意識得不到相應的鼓勵,也會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來個小小的叛逆。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4、 不要在頭腦一熱的時候,反過來支持。

我們有時會腦袋一熱,做一些反規律的事情。

比如,我們明明知道自己和孩子吃巧克力不太好,但,我們又特別喜歡吃,往往在逛超市的時候,還是忍不住領著孩子到了巧克力櫃檯,這時,又會給自己說:“沒事,吃點也無妨,即便不吃,備點在家裡,也好。”

還會故意問問孩子吃不吃。

到了腦袋清醒的時候,又會不相信,“這個事情是我做的嗎?”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通過這件小事,我們也可以想象,當我們沒事做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刷起手機。

或者,不想陪伴孩子時,索性支持孩子玩會遊戲,更顯得清靜些。

所以,自己刷手機,和孩子玩遊戲,我們都不要主動給出支持的理由。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5、“過渡空間”每個人都需要,我們可以用一種方式替代另一種方式。

理解自己,理解親人的內心需求。

如果是孩子,玩遊戲可以選擇時間,讀書可以替換一些玩遊戲的時間;積極的愛好也可以替換玩遊戲的時間;親子時光也可以替換玩遊戲的時間;旅遊,積極參加活動,都可以慢慢替換玩遊戲的時間。

總之,孩子需要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以外,有個“過渡空間”,需要我們理解,支持,陪伴,引導。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如果是男人,比起喝酒吸菸或者不良嗜好,玩遊戲更好些;比起沉迷遊戲,我們主動拉著他散散步,更好些;比起散步,我們主動拉著他嘗試著各種美味菜餚的做法,更好些;比起我們拉著,不如多感化他自己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替代那些無聊的事情。

總之,這個“過渡空間”,是自己的需求,可以來自很多方面的滿足,可以是愛人給的,也可以是自己給的。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如果是女人,比起瘋狂購物,男人的陪伴更好些;比起刷手機,看書更好些;比起閒聊,做更有意義、又喜歡的事情,更好些;比起把“過渡空間”依賴在男人身上,不如提升自己,來得更積極些。

總之,每個人都不能忽視這個“過渡空間”,利用好了,你會有著不一樣的人生!

我們一起尋找屬於自己的、更合適的“過渡空間”吧!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誰說不如意時,沒了爽的理由?心理學的過渡空間幫你釋放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