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學校舉行“摸底考試”:班上平均成績下降5分,老師們急了


疫情後學校舉行“摸底考試”:班上平均成績下降5分,老師們急了

疫情後很多學校都已經返校復課了,返校復課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做好“防疫措施”,而第二件事就是舉行“摸底考試”。

學校為什麼要在返校的時候舉行“摸底考試”?這不是為了給學生製造緊張氣氛,更不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而是為了摸清學生線上學習的掌握情況,將疫情之後的成績和上學期期末的成績作一個對比,以此來找出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並制定接下來的教學計劃。

基於這個目的,很多學校在返校後都舉行了“摸底考試”。重慶市部分高中,在4月27日返校之後的兩天裡,對學生假期裡的線上學習情況作了一個初步的摸底檢測。

疫情後學校舉行“摸底考試”:班上平均成績下降5分,老師們急了

我們學校在五一前也舉行了“摸底考試”,很快成績也出來了。大家一看成績,傻眼了:除開第一名穩坐江山之外,大部分學生都下降了,導致班級平均分下滑接近5分。該班為高二年級平行班,是“理化生”組合。

在班上前三名當中,第一名雖然仍是“穩坐江山”,但是從分數上來看,對比上學期期末也有下降,班上第一名“何同學”,上學期期末考了520分左右,而這次卻只考了480分。

第二名和第三名純粹“易主”,上學期期末第二名“陳同學”下降到第七名;上一學期期末第三名“曠同學”下降到第五名。當然,曾經排名第四名和第五名“嚴同學”和“蕭同學”這次成績上升,分別排列第二名和第三名。

疫情後學校舉行“摸底考試”:班上平均成績下降5分,老師們急了

班級平均成績下降,意味著“中上等成績”的學生分數下降,低分段人數居多,所以導致了整體成績的下降。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同學們的成績不同程度地下降?

我們先來聽聽幾個科任老師的信息反饋:

語文老師說:

這次考試發現,學生的“答題意識”普遍下降;很多學生在回答主觀題的時候都是“籠統作答”,沒有“分點概括作答”,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失分較多;在作文方面,缺少文章的結構技巧,曾經學過的“篇章結構”和“段落結構”基本上都沒有運用起來。大多數作文回到過去那種“講故事”“湊字數”的狀態當中,對文章的結構、語言和主題缺乏構思。

疫情後學校舉行“摸底考試”:班上平均成績下降5分,老師們急了

數學老師說:

很多學生都“太懶”,在考試之前,老師專門複習了一個“雙曲線方程”題型,這次考試的題型一模一樣,就是數字修改了一下,結果班上只有一個人完全做對。這說明,學生的上課效率太低,學生沒有真正將精力集中到老師所講的內容上。歸根結底,就是學生“太懶”,不願意去“動筆”和“思考”。

疫情後學校舉行“摸底考試”:班上平均成績下降5分,老師們急了

英語老師說:

學生基礎太差,英語成績主要都是靠“選擇題”撐門面;而“選擇題”又是主要靠“運氣”,“運氣”好,多選正確幾個,成績就好一點。“運氣”不好,選錯的多,成績就下降。對於班上幾個英語學習優秀的同學來說,成績基本上沒有下降;但是班上前幾名同學,都“偏科”英語,這和他們的興趣愛好有關。他們往往是成績好的科目,越認真聽;成績差的科目,越不認真聽。

疫情後學校舉行“摸底考試”:班上平均成績下降5分,老師們急了

物理老師說:

每一次考試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這一次也不例外。班上平時我很看好的“曾同學”,這次的考試完全出乎意料,竟然只考了10多分,這真是太令人意外了。“曾同學”頭腦聰明,就是“太懶”,平時油腔滑調,學習不踏實。另外一個“謝同學”,是屬於那種“認真學習成績也不咋樣”那種,但是這次考試她的物理成績卻名列班級前茅。我想,這和她的“踏實學習的態度”有關。假期上網課的時候,“謝同學”每天都是堅持認真完成作業了的,看來成績的確是和“學習態度”有很大關係。

疫情後學校舉行“摸底考試”:班上平均成績下降5分,老師們急了

由此可見,“疫情”本身對學生的成績影響並不是很大,導致學生成績下降的重要原因在於學生自身的“不重視”和“不踏實”。

一方面,學生在家進行的線上學習缺乏有效的監督,使學生在“聽課效率”和“作業質量”上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學生在家缺乏“緊張有素”的習題訓練,使很多學生忘記了已經學過的答題技巧和方法規律。

疫情後學校舉行“摸底考試”:班上平均成績下降5分,老師們急了

那麼,接下來,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學生應該如何進行調整,以最短的時間迴歸到過去的成績狀態?對此,老師建議:

1.要想提高成績,首先要進入“學習狀態”,而要進入“學習狀態”,學生又得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些“心態”包括:①高中生必須以學習為主;②既來之,則學之;③認真完成作業;④虛心接受老師的建議或批評;⑤對自己充滿自信,絕不放棄前途等。

2.整理各科筆記,複習“經典例題”。對於筆記上的重要知識點重新進行勾畫或圈點;建議學生在記筆記的時候不僅僅要記重要知識點,更要記“經典例題”,對於這些“經典例題”,學生一定要花時間去認真複習;它是學生鏈接“思維”和“知識點”的重要紐帶。

3.復學後上課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切記出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狀態,如果學生經常“走神”,那麼建議在課前多花時間對下一堂課或者第二天要講的內容進行提前預習,“提前預習”的一個好處在於能夠提前“集中思維”,將思維和精力放到即將要學習的內容上,減少對與學習無關的事物的思考。


疫情後學校舉行“摸底考試”:班上平均成績下降5分,老師們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