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集團的大佬(一)

我在上個世紀九零年代中期進入一家跨國企業工作,當時還只是幾個人的代表處。與我而言,也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可自己都未曾想到,我竟然一干就是十八年。

回憶集團的大佬(一)

剛入職時,我還是青澀的職場小菜鳥,不過我願意學習,願意請教,所以在這十八年裡成長了不少,學到一些企業運作的知識和本領。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幾位高層管理者,在我工作的某些時間段,雖然沒有直接的上下級關係(我的職位太低啦),只是偶爾的接觸,仍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起著積極的影響。

第一次見到David Speer先生,好像是他剛成為CEO不久。有一次他出訪中國,被安排來我們公司。有一個工地現場的考察,另外有一個非常簡短的業務彙報。我被安排的彙報時間大約十分鐘左右。還有一個公司附近的簡單午餐。

他是一個高大的美國人,五十多歲,算得上相貌堂堂,非常符合世界500強的CEO形象。他臉上掛著微笑,自信而果敢。放在中國,就算是那種大儒商吧。那個建築工地因為使用了我們的產品,David要去了解一下,由我們亞洲區的總經理陪同。我最敬佩這些職業經理人的一個原因,是他們能在一小時的現場考察中,通過詢問一些問題,就把中國市場、產品應用以及強弱點、競爭者產品、價格定位、營銷渠道等等了解個七八成。若是把我扔到美國,瞭解這些恐怕得一兩個月吧。當我和他彙報的時候,我直接的總經理也在。因為我負責的業務比較順利,我只是按照我部門的損益表跟他說明了一下,他問了我幾個有代表性的大客戶情況,我作了如實回答。末了,他有力地握一下我的手,微笑著並肯定地說了句:Well done.

回憶集團的大佬(一)

後來我從我們總經理那裡陸續知道了David的一些點滴,上世紀八零至九零年代初,他在美國任一個產品的總經理,而我偏巧也是在中國負責這個產品。之後因為成長穩定,業績斐然,他一路高升,直至坐上CEO的位置。他非常務實,有極敏銳的市場嗅覺。同時他又高效地領導著二百多個全球精英高層管理團隊成員,所以他能運籌帷幄,佈局全球的發展藍圖。據說他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每年大約有三百天在天上飛,因為那時集團在全球有八個事業部(Division)七百多個子公司(Business Unit),共52,000名員工,年營業額達一百七十多億美元。我感覺他就像一支艦隊的艦長(總指揮),帶領艦隊避開風暴,繞開海下冰山和暗礁,安全而快速地前進,去佔領一個個新的島嶼(業務增長加企業併購)。

再次見到David是在上海的西郊賓館。當時集團舉辦亞洲論壇,全球約三百多位中高管理層的員工都來參加,並帶來新技術應用、管理創新、互聯網學習、專利保護等方面的交流。一天晚上晚餐結束後,已經八點多了,主持人突然上臺興奮地宣佈集團主席David Speer先生將蒞臨酒店並和我們講話。我很驚訝,之前並不知道他會來。原來計劃裡也沒有這個安排,後來知道他本來是去了亞洲其他國家的幾家子公司。因為行程緊湊,有了一點富裕的時間,就臨時安排飛了四、五個小時來到上海。他晚飯也沒有顧上吃就來和我們講話了。還依稀記得他講了二季度出爐的報告,肯定了大家的成績,然後簡單介紹了用互聯網的遠程視頻會議系統代替傳統的電話系統,這將極大地節約成本。

講話大約二十分鐘就結束了,因為他實在太累,第二天一早又要飛走。不少人上去和他打招呼合影,他一直精神奕奕地微笑。我和總經理走出大廳的時候,總經理建議等他出來我們也和他打個招呼。當我們對面走近的時候,David微笑著先衝我招呼,並毫不遲疑地叫出了我的英文名字。我當時至少有兩三秒的時間傻愣著,詫異於幾年前的匆匆見面,他竟然還記得我和我的名字,要知道他每天在世界各地要見多少員工啊!而且我只是離他十萬八千里的小小土豆。他幽默地問了我一句:"你的大客戶有沒有找你的麻煩?"我便知道他對我負責的中國業務還是很關注的。很快其他人也過來招呼他了,我們就此告別。

最後一次見他也是在上海的一個小型業務討論會上。我原本是沒有資格參加的,是總經理叫上我一起。那是在金融風暴次年,David講了危機以後的策略改變及提出新的增長要求。那次感覺他瘦了點,微笑也少了點,可能是董事會的壓力大吧。

兩年後,偶爾的機會,從亞太總裁口中得知David罹患腫瘤,情況不好。聽到這個消息我唏噓不已。

David Speer先生於2012年11月去世,時年61歲。雖然和David沒有多的交流,可是他勤奮、敬業、睿智和進取的領袖風範深深印入我的腦海,他對員工的尊重,對企業及社會的責任感值得所有的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學習。

回憶集團的大佬(一)

左邊是David Speer先生,右邊是亞洲區總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