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為獲美國永久國籍,幫美國造出核彈,晚年希望回中國養老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留學教育自第一鴉片戰爭萌芽,前往美國以及歐洲等國家留學的人早已成為趨勢。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內的很多學生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會選擇去國外留學,學習西方先進的知識與技術。在那些學生中,很多在國外完成學業後,都會選擇回國,為祖國發展添磚加瓦。但也有一些例外,為了更好的待遇與生活條件,他們選擇留在國外,很多甚至加入了他國國籍。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曾為獲美國永久國籍,幫美國造出核彈,現在卻希望可以回國養老!究竟在他的身上,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他曾為獲美國永久國籍,幫美國造出核彈,晚年希望回中國養老

為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防止各方殖民者的入侵,清朝政府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雖然可以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但也徹底讓我國與世界各國失去了聯繫,長此以往,也就註定了我國落後於世界的局面。無法接觸他國,也就意味著無法學習到西方各國的先進經驗,這些種種直接導致了我國發展的落後。長期的封閉式治國,導致了我國的科技、軍事與文化發展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

他曾為獲美國永久國籍,幫美國造出核彈,晚年希望回中國養老

工業革命爆發後,急需發展的西方各國為了擴大市場,很多都走上了“殖民”的道路。正因如此,幅員遼闊卻又走在衰落之路上的中國,就成了西方各國的目標!自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國開始了近百年的屈辱歷史。經歷過一次次的失敗,清政府也見識了擁有強大軍事能力的西方各國。為實現富國強兵,維護清王朝的統治,中國開展了洋務運動。1872年,應李鴻章與曾國藩的請求,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的學生,此後,國內便開始了一股“留學熱”。

他曾為獲美國永久國籍,幫美國造出核彈,晚年希望回中國養老

自1872年開始到1875年,清政府一共派遣了4批留學生,共計120多位,前往美國留學。除了美國之外,還有前往歐洲、日本與庚款興學的留學生。新中國成立後,國內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當時的錢學森、鄧稼先等優秀學者,都曾在美國的霸權主義之下,被要挾為美國效力。但他們依舊選擇回國,為一窮二白的中國科技發展帶來了希望,但林燁卻恰恰相反,在學成後留在了國外生活、工作。

他曾為獲美國永久國籍,幫美國造出核彈,晚年希望回中國養老

林燁,1928年出生於北京。1940年,林燁從清華大學畢業,由於成績優異並且有著超出常人的數學天賦,林燁成了當時學校裡的佼佼者。正因如此,林燁也成了當時公費留學的學生之一。與梁思成、梁思禮兄弟倆一同前往美國深造。在美學習時,憑藉著驚人的天賦與努力,林燁迅速成了校園裡的風雲人物。完成學業後,當時與他一同赴美的梁思成與梁思禮都回到了國內,準備在祖國大展一番身手。而林燁卻被波音公司開出的百萬年薪與豐厚的待遇所吸引,最終放棄了中國國籍,留在美國為波音效力。

他曾為獲美國永久國籍,幫美國造出核彈,晚年希望回中國養老

據悉,劉燁在美國住的是別墅,開的是豪車,並且還能拿到30萬美元的年薪,過得十分瀟灑。留美髮展後的林燁,曾為美國做出過不少貢獻。雖然在此期間,林燁曾受到過很多的質疑,但他卻用超強的實力,讓自己獲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為了獲得在美國的永久的國籍,在劉燁的帶領下,幫助美國研製出了最強民兵洲際導彈,轟動了全球。林燁所取得成績,為波音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收益。

他曾為獲美國永久國籍,幫美國造出核彈,晚年希望回中國養老

回國之後,梁思禮也造出了洲際導彈-東風。每當談到林燁,梁思禮總會說,自己研製出的導彈,是用來保衛祖國的;但林燁研製出來的導彈,是瞄準中國的!時至今日,林燁早已退休,成了一位年邁的老人,晚年時期,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回到中國養老,但這一切,早已成了奢望!因為一切都回不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