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當我們談論聯盟最強中鋒時,恩比德很可能是最佳答案;當我們談論聯盟最強大前鋒時,戴維斯毫無疑問也會獲得很多支持者。

他們都是高順位、天賦異稟的球員,是攻防俱佳的頂級代表。然而時至今日,26歲的恩比德和27歲的戴維斯,在逐漸步入中生代的時期,仍然沒有達到外界的預期。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本賽季是恩比德效力NBA的第四個賽季,他的榮譽簿裡只有3次全明星、2次最佳陣容、2次最佳防守陣容。這位來自喀麥隆、被球迷稱為“大帝”的大個子,沒能完全兌現自己的天賦。本賽季是戴維斯效力NBA的第八個賽季,他的榮譽簿裡缺乏最頂尖榮譽的支撐:7次全明星、3次蓋帽王、3次最佳陣容、3次最佳防守陣容。可以看出,恩比德和戴維斯都是攻防俱佳球員,他們也是各自位置上頂尖代表。然而到了職業生涯這個階段,常規賽MVP、總冠軍以及總冠軍MVP才是更重要的衡量指標。顯然,恩比德和戴維斯距離我們預期的尚有差距。

更為難堪的是,恩比德和戴維斯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向時代做出妥協。恩比德此前一直是76人“相信過程”的代言人,但現在管理層對於他的信任感正在流失,西蒙斯獲得更多的信任。戴維斯則不得不主動改變命運,前往洛杉磯湖人和詹姆斯聯手。而在湖人,詹姆斯是更耀眼的明珠。那麼,為什麼同為內線頂級代表,恩比德和戴維斯不得不向時代妥協?

實力並非聯盟最頂尖,不足以改變小球時代

詹姆斯、字母哥、倫納德、杜蘭特、庫裡都曾是聯盟最佳球員的競爭者,獲得了球迷更多的認可和支持。恩比德和戴維斯雖然都是高順位球員,自始至終在球隊扮演核心的角色,也都是各自位置上的佼佼者,但他們從來沒有被認為是聯盟最佳球員的競爭者。從實力層級上講,恩比德和戴維斯都是聯盟前十級別的球員,但距離充當聯盟門面尚存距離。而排在他們前面的,大多數是外線球員,這也是內線球員的尷尬所在。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我們來以數據統計中最具代表性的得分為論述依據:恩比德本賽季場均得分為23.4分,單賽季場均得分最高為27.5分;戴維斯本賽季場均得分為26.7分,單賽季場均得分最高為28.1分。作為對比,過去七個賽季聯盟得分王的賽季場均得分分別為:安東尼的28.7分、杜蘭特的32.0分、威斯布魯克的28.1分、庫裡的30.1分、威斯布魯克的31.6分、哈登的30.4分、哈登的36.1分。而被認為能夠統治小球時代的奧尼爾,曾兩度斬獲得分王榮譽,這是恩比德和戴維斯目前所不具備的。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恩比德主要榮譽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戴維斯主要榮譽

除了數據外,恩比德和戴維斯缺乏強有力的榮譽支撐。他們都是最佳陣容和最佳陣容的強力競爭者,但從未展現在聯盟的統治地位,從未染指過常規賽MVP。通常來說,贏得常規賽MVP意味著球員是賽季表現最好的球員之一,也能夠驗證自己處於聯盟最頂尖的水準。

迄今為止,恩比德和戴維斯從來不是常規賽MVP的大熱門,並未在MVP榜單中躋身前列。

小結:整體上來說,恩比德和戴維斯距離最出色的差距顯而易見。正是因為實力並非聯盟最頂尖,他們無法對小球時代造成足夠的威脅。無法在實力上超越最頂尖的外線球員,也就無法改變小球時代。

內線球員“與生俱來”的劣勢

除了字母哥外,恩比德和戴維斯都足以代表中鋒和大前鋒位置,也就是整個內線球員的生態環境。同外線球員相比,內線球員有著與生俱來的劣勢。一方面來自於處理球能力的差距,另一方面來自於比賽內容的不同。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關於處理球能力:

外線球員身高普遍低於內線球員,他們的重心更低更有利於持球。在最初的籃球訓練和培養中,他們會進行充分的運球、持球進攻、傳球的練習。而內線球員身高普遍較高,更高的重心不利於更多地處理球,往往失誤率也更高。即便恩比德和戴維斯都是內線中運球和持球十分出色的球員,也很難和庫裡、詹姆斯等外線球員的運球和持球進攻相比擬。處理球能力的相對劣勢,使得他們的進攻方式更多趨向於無球,也使得他們的進攻區域更多地集中在油漆區附近。對於外線傳球手的依賴,導致內線球員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完成持球單打的難度加大。

內線球員的先天性劣勢,使得恩比德和戴維斯這樣天賦異稟的球員無法像外線球員那樣大量消化持球進攻,在進攻端無法最大化兌現天賦。當對手採用機動性外線球員包夾時,他們的劣勢就暴露無遺。如果他們採取強攻,進攻效率會大打折扣。如果他們採取分球,會加大失誤的風險,因為對手的外線球員很可能在他們的傳球路線上。一旦失誤,對手很可能打成反擊,此時的內線球員很難完成有效的退防。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關於比賽內容:

無論是小球時代還是傳統時代,外線球員和內線球員的比賽內容都存在明顯的差別。外線球員的區域更寬廣,身體對抗相對較少,對於技巧的依賴性也相對更。而內線球員通常在禁區附近遊走,他們的比賽區域相對更窄,因此身體對抗更頻繁更激烈,對於技巧的依賴程度也相對更低。進攻端需要肉搏和對抗,防守端除了和對位球員肉搏和對抗外,還要面臨外線球員頻繁地衝擊籃筐。

所有這些,導致內線球員的體力消耗更快,在同等出場時間內更容易疲憊。

參與比賽的內容更復雜更趨向於藍領化,內線球員處於尷尬的境地。比賽內容的不同,也使得內外線球員獲得的榮譽產生相應的差別。關於常規賽MVP、總決賽MVP、最佳陣容等重量級榮譽,外線球員的比例遠遠高於內線球員。而內線球員引以為傲的最佳防守陣容、最佳防守球員等榮譽,含金量級別往往被輕視。

小結:內線球員在處理球能力和比賽內容的劣勢,在時代和規則的發展中更加凸顯。無論是對於比賽的影響力還是所獲得的榮譽,內線球員都不及外線球員。

進攻比防守更容易得到青睞

小球時代鼓勵進攻,這讓防守對於比賽的影響力被削弱。充斥著身體對抗以及拼搶能量的防守固然精彩紛呈,但聯盟追求美輪美奐,比賽節奏和流暢度更受重視。在這種背景下,進攻比防守更容易得到青睞。事實上規則的不斷變化和延伸,使得內線球員的防守變得更加被動,這進一步弱化了他們的優勢,惡化了他們的生存環境。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詹姆斯生涯至今場均數據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恩比德生涯至今場均數據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戴維斯生涯至今場均數據

內線球員的防守屬性更強,外線球員的進攻屬性更強,這在數據統計中也得以體現。詹姆斯生涯至今場均27.1分7.4籃板7.4助攻1.6搶斷0.8蓋帽1.8犯規;恩比德生涯至今場均24.1分11.5籃板3.1助攻0.7搶斷1.8蓋帽3.4犯規;戴維斯生涯至今場均24.0分10.4籃板2.2助攻1.4搶斷2.4蓋帽2.4犯規。

可以看出,外線球員通常在得分、助攻、搶斷上更具優勢,內線球員通常在籃板、蓋帽上更具優勢。總體來說,得分、助攻更體現進攻,籃板、蓋帽更體現防守。同時內線球員的犯規數更多,說明他們在防守的參與度更大。結果顯而易見,外線球員在進攻中更具優勢,他們是時代寵兒;內線球員在防守端更具優勢,他們的優勢正在被步步壓縮。

小結:聯盟的規則和小球打法有利於進攻球員的發展,外線球員在進攻端的主動性優勢得以強化。內線球員因為防守屬性更強、進攻屬性偏弱,最終生存土壤被擠壓。

帶隊表現不及頂尖外線球員

自2011年諾維斯基帶領達拉斯小牛奪冠以來,歷屆總冠軍的領頭羊均是外線球員。小球時代深化了外線球員的優勢,壓榨了內線球員的生存空間,同樣體現在帶隊表現上。同詹姆斯、杜蘭特、庫裡、倫納德等外線頂尖球員相比,作為內線代表的恩比德和戴維斯相形見絀。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以詹姆斯為例,過去九年八次闖進總決賽,僅在2019年因為傷病未能晉級季後賽,超強的帶隊能力彰顯無遺。恩比德此前三個賽季率隊兩度闖進季後賽,但均在第二輪鎩羽而歸。戴維斯此前七個賽季六個賽季帶隊,僅有兩次闖進季後賽,一次首輪被橫掃,一次止步次輪。恩比德和戴維斯的帶隊能力,和詹姆斯有著明顯的差距。在內線球員與外線球員的角逐中,內線球員大敗而歸。

失利對於恩比德和戴維斯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這也壓垮了最後一根稻草。縱使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實力超群,也不得不向這個時代低頭。他們沒能改變小球時代,只能順應時代。在個人打法上,他們參與更多的外線投射,內線強攻能力在包夾中無法施展。簡而言之,與其說是恩比德和戴維斯順應時代,不如說是小球時代改變了他們的體型和打法。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並不是他們最好的模樣。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在東部半決賽搶七大戰中被倫納德絕殺後,恩比德掩面痛哭。76人對於他的信任感正逐漸流失,轉而將更多的信任給予西蒙斯,他們毫不猶豫地和西蒙斯完成續約。恩比德在球隊中的地位面臨挑戰,此前從未有過的交易傳聞開始出現。

恩比德和戴維斯:攻防俱佳的頂級內線,為何最終向時代妥協?

戴維斯在鵜鶘時期長期被球迷稱為“空砍群群主”,華麗的個人數據和慘淡的帶隊戰績不相匹配。在新奧爾良揮灑了七年的青春汗水後,心灰意冷的戴維斯最終選擇離開。而他前往的洛杉磯湖人,是一支由詹姆斯率領的球隊。顯而易見:為了總冠軍,戴維斯甘願做出角色上的犧牲。

小結:強如恩比德和戴維斯,帶隊能力也無法和頂尖外線球員相提並論。在小球時代的影響下,他們被迫向小球時代妥協。

總結:恩比德和戴維斯都是當下聯盟內線球員的翹楚,強如他們也不得不向時代妥協。這首先源於他們的實力,他們並不具備奧尼爾那般統治性的能力展現;其次,內線球員的先天性劣勢在小球時代的針對下生存空間更小,恩比德和戴維斯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再次,內線球員的防守屬性同聯盟鼓勵進攻的方向相背離,恩比德和戴維斯並不像頂尖外線球員那般受重視;最後,恩比德和戴維斯的帶隊表現不佳是事實,他們不得不改變打法並做出相應的犧牲,向時代妥協是迫於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