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溼”年年講,溼從哪裡來?


“體溼”年年講,溼從哪裡來?

最近諮詢溼氣重的朋友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有發給我‘鑑別’的去溼配方和產品,但至今還沒有朋友或客戶自敘過哪款是管用的。正好藉由此提問,寫幾篇關於體溼的文章,咱們一起來客觀的瞭解它緣何而產生、在不同體質人的身上是何表現、以及如何更有針對性的改善。

體溼,與肺、脾、腎都有關聯。先從脾胃講起,這是最容易存溼的臟腑。


“體溼”年年講,溼從哪裡來?

看到小苗蓬勃生長的景象,您能感覺到土地對它們的滋養嗎?土的特性——生化、承載、受納,“土載四行”、“土為萬物之母”。中國文化中,把脾胃的功能取類比象為土(脾為溼土、胃為乾土),位於身體的中央部分(腹部),稱為中焦。

下面就講講脾胃土的喜好與溼氣。


脾胃的性格特徵

“體溼”年年講,溼從哪裡來?

脾胃土部門嘛,喜歡長得黃,味道甘、淡的食物進入他們的通道,比如:穀類(特別是偏黃色的棒渣、小米、糙米、燕麥米等)、甘薯、栗子、南瓜等。
注意:這裡有個知識點——甘淡的味道利脾胃。那經常感覺嘴裡沒味兒,需要時不時就找尋點刺激味道的朋友,要注意自己脾胃的能量是不是越來越弱了。

曾經有客戶吃不出蔬菜的味道(應酬過多,經常在外吃飯,雜的味道和含有添加劑的食物吃得過多損失了脾胃),後經過營養調理,有一天他突然‘發覺’,白菜是有自己味道的,小油菜也有味道,並自此再也不需要誰來勸,主動願意吃蔬菜了,飲食更講究了蔬菜與肉類的搭配,體重和脂肪率都降得很好。


胃為陽性能量,喜溼,職能:腐化食物,胃裡要是沒有胃酸可不行!胃部只吸收一部分水和酒,所以胃不好的人少喝酒。

脾為陰性能量,喜燥,職能:化生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可理解為西方營養學裡講的七大營養素),輸送它們和水液至全身。陰陽搭配,有動有靜,相得益彰。


中國文化中講到的脾不僅僅指生理解剖的脾臟,還指能夠 ‘化生’ 和 ‘運輸’ 營養和水液的能力,也就是身體的代謝能力。 “喝水都長肉”是水溼排不出去的客觀存在,其實長的不是肉,排水不暢時,體重的增長可達到一天1-3斤,當然尋法得當的話,降下來的速度也比較快。


那為什麼我們就代謝減慢,這些溼從哪裡來的?

01 飲食誤區——寒涼過量

“體溼”年年講,溼從哪裡來?

過量的冰飲、沙拉、冰淇淋

脾本就溼,她喜燥,這個燥可以理解為她的工作環境需要相對乾燥而有溫度——體溫37~40度左右,拖泥帶水當然效率低了。

如果日常飲食中的冰水、酸奶、沙拉水果、冰淇淋過量(比如:號稱是低熱量減肥餐的沙拉水果+酸奶餐,一吃就一斤),咱們思考一個問題:“難道我們的身體是個天然的火庫,能夠長而不衰的先去溫暖這些寒涼,然後還保證存餘去幹她的本職工作嗎?” 如果是,那我們至少得像哪吒一樣,有風火輪見天兒踩在腳下。還得熱得出去跑圈兒,完全不存在手腳冰涼這回事。女生也不存在啥宮寒而痛經......

“體溼”年年講,溼從哪裡來?

賣沙拉的說:食物生著吃,減少加工更健康;

賣酸奶的說:有billion billlon多的益生菌在裡面,淨化腸道;

賣冰淇淋的說:甜甜的味道,如同我們的初戀;

賣加冰鮮榨果汁的說:賊拉多的維生素噢,從A排到Z......

這些固然是它們的優點,但事有兩面性。

天氣燥熱時,適當吃些寒涼食物有利平衡燥熱、滋陰降火。但如何做到適量呢——即滿足了身體對寒涼的需要,又不影響脾的工作狀態、不形成水溼、不降低代謝?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這個量不能千篇一律,需要自己多感受。

比如:邊聊邊開心的吃完一桶冰淇淋,或一桶250克半斤重的酸奶,吃的時候沒啥感覺,吃完有人可能就拉肚子、有人肚子疼、或者肚子不疼但摸著腹部中央很涼,甚或晚上或第二天早上一看舌苔,一層厚膩的白色,這就說明吃寒了。

這樣細小的觀察後,您就能知道吃250克對身體不利,是不是再吃的時候就要注意少吃?試試200克、150克、100克,甚至是50克。這裡有個心理層面的誤區:“我還吃不了一根夢龍雪糕(90克)嗎?”


回答:是的,有可能咱們當下的身體就是承受不住這90克了,也許之前可以。所以,要有這個覺知去及時感受當下的自己,而不是從前的自己。


營養補充條款

經常感覺自己“火大”的女生,最好找專業人士幫助分析其原因,而不要一味的增加寒涼食物/藥物——冰火兩重天是大大不可取滴。寒涼的藥物,象是牛黃類的,建議女孩子們少用,一定遵醫囑,不要自己給自己開藥方噢。

‘火大’很有可能是假象,它只是因為身體內部的一些通道循環不夠好,讓能量暫時鬱結在一處,慢慢堆積不能散掉才成了‘火’的表現。這時不需要冰,而是需要給火以通路。

“體溼”年年講,溼從哪裡來?

任何人都有可能體會水溼,比如連著陰天下雨水溼不能及時排出去;或者住的地方陰冷潮溼的地區或是房屋;如果先天體質偏寒,建議住在能見到陽光的房子裡。

拓展一下,溼氣重的地方,是不是吃陽性能量足的辣椒、麻椒去幫助代謝,而不是越下雨越含著冰塊吧?所以,體溼重的人或是先天容易存溼氣的體質,飲食上注意少吃性寒性涼的食物,當然這並不是說要天天吃辣椒。

此外,還有一條大家經常忽略的:穿衣太少,脫衣太早。3月初還不到春分時,至少我們小區的姑娘們已經有光腳涼鞋下樓取快遞的了。

最近一個營養調理案例發現,“裸睡”並不適合所有人的體質,而即使一層薄薄的睡衣,便能護住身體的溫暖,減少熱量流失,維持正常的代謝。於是這點調整後,睡一夜的體重變化由原來的下降了0.2kg,瞬間提高到0.6kg,本人也不再每天清晨感覺腹部發涼,腹痛了。


“體溼”年年講,溼從哪裡來?

甘甜味,是脾胃喜歡的味道。先天脾胃強功能偏弱的人,從小會不由自主的喜歡甘甜味道,有人甚至感覺一餐後不吃甜點就不完整,哪怕只吃塊餅乾也是滿足。而偏強的人,對甜食真的是淺嘗即止。適合脾胃的甘甜食物應該是:五穀、南瓜、甘薯(注意量,容易脹氣)、栗子、大棗、糯米(少量吃為補養量多則滋膩)等食物天然的味道。

這類體質的客戶,我都允許下午茶時間,吃50克左右的甜食,銀耳湯啊、桂花糕、幾顆蜜餞、血糯米粥......決不影響降體重,還補充了脾胃能量。

現在流行的控糖,也要分體質。如果身體需要,卻拒甜味永不沾,也不科學。營養一定是以人為本,誰在吃就以誰的體質為本。

“體溼”年年講,溼從哪裡來?

唇色(脾之華在唇四白):

紅潤 — 胃氣充足、氣血調勻的表現;

淡白 — 血虛;青紫—血瘀;深紅—熱盛。

肌肉(脾之充在肌):

天生就比較緊緻磁實的,說明先天脾胃土能量給得好,這種體質就算不去健身房練無氧有氧的,肉肉也不會松得太垮,耐力相對好。偏弱的人,肉肉是鬆鬆軟軟的不夠緊實,整個人都有下墜感不精神。

脾胃是保養的重中之重,飲食要點會專門寫一篇儘量細緻的小文兒供參考。

下一篇總結一下水溼與臟腑的關聯,您便容易理解到自己身體表現出來的水溼,是哪裡偏弱造成的,也好更有目的的保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