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北京,“戰勝”上海,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是低調的它

在我國,大學扎堆的城市不在少數,但是要說全國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不是文化之都北京,也不是外交名城上海,而是“九省通衢”的武漢。

“打敗”北京,“戰勝”上海,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是低調的它

大學是孕育青年人才的地方,有大學的地方,必定少不了青春活力。武漢市有120萬在讀本科生和研究生,但從大學生人數來說,武漢就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城市。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講,大學的存在對城市的生命活力,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大學在城市中的分佈位置十分重要。

“打敗”北京,“戰勝”上海,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是低調的它

武漢總共有98所高等院校,其中中央部署的一本院校有七所,省屬一本大學有兩所。論學校的數量來說,武漢僅次於北京。北京的大學很多都集中在海淀區,武漢也是一樣,大部分院校都集中建在武漢市的武昌鎮區域,在這裡你也可以感受到移步一大學的驚喜。

武昌鎮有著東湖,黃家湖,湯遜湖這樣的城市內湖,水資源貫穿全城,因此很多大學也是依水而建。

“打敗”北京,“戰勝”上海,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是低調的它

其中,武漢遊覽勝地東湖附近就有著大家熟知的武漢大學。武漢大學佔據著如此優美的自然風光,再加上校內萬株櫻花和自身強大的治學能力,也難怪會不斷吸引成千上萬的學子游客,來這裡求學遊玩。

同時,武漢大學的宮殿式建築群也是十分著名的。這些建築坐擁珞珈山,依山而建,整體恢弘和諧。墨綠色的翹角屋頂在櫻花樹叢中若隱若現,就像綿延不斷的青山貫穿這神州大地,綿延又有氣勢。

“打敗”北京,“戰勝”上海,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是低調的它

都說人傑地靈,東湖這塊寶地可不止孕育著武大這一所重點大學,同為國家“985“工程的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也一同匯聚於東湖這個寶地,使得無數年輕人在武漢的城市中心,用青春書寫著自己的光陰故事。

與東湖相距不到十公里的南湖周圍也同樣密佈著多個大學。其中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是中央部署的211工程院校,這三所學校都有著自己的王牌專業,教育資源也是沒得說。

“打敗”北京,“戰勝”上海,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是低調的它

武漢不僅擁有著長江漢江兩江相匯的奇觀,還擁有著亞洲最大的城內湖,湯遜湖。和東湖,南湖不一樣的是,湯遜湖周圍多是職業技術學院。由於處在全國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武漢成為很多鐵路路線中的中轉站,因此武漢的鐵路建設需要大量人才輸送。而南湖湖畔的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和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可以滿足武漢運輸業的人才需求。

武漢蛇山上屹立著的武漢廣播電視塔象徵著近些年武漢傳媒信息技術的發展,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和武漢傳媒學院,也幫助武漢的傳媒事業更上一層樓。

“打敗”北京,“戰勝”上海,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是低調的它

武漢是歷史名城,無數英雄好漢在此留下足跡,無數文豪學者在這裡潑墨抒懷,為我們後代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底蘊。現在武漢的文化底蘊還在不斷地滋養著到這裡求學的學子。希望青年們不負這水秀山明,勵精圖治,為祖國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