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丰县大洪拳宗师—刘尔留

图:来自网络

丰县是武术之乡,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丰县流传下来的传统武术就有20多种,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六步架大洪拳。


故事:丰县大洪拳宗师—刘尔留


尤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欢口镇,可以说每个村庄都有习练大洪拳的身影,我也在这种习武风气的带动下,跟着乡领练过大洪拳的架苗。那时候有一部电影叫《岳家小将》,里面扮演金弹子的演员叫张成忠,是丰县欢口镇于口村人,有人说他是花拳秀腿,也有人说他只是一个演员而已,其实不然,他的功夫还是有很好的功底的。


当时,最有名望的,要算老拳师刘尔留,传言说他轻功内功无人能敌,这真是让我崇拜尤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阅读了关于他的不太多的资料,对老拳师刘尔留遂渐有了一点清晰的认知。刘尔留出生在1878年,家住欢口镇欢口村,在少年时代与亲戚黄启瑞一起拜山东鱼台县甄庄村甄世宣,甄世禄为师,习练六步架大洪拳。刘公知道机会难得,勤学苦练。二公见其是个习武的苗子,遂引入门里悉心调教,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不几年刘公的内外功法皆练的炉火纯青。在习武期间,他见识了功夫的奥 妙无穷。在走出师门后,他并不满足于自身的武功,为了探寻武术的博大精深,曾走遍苏鲁豫皖遍访名师讨教武功。一日听闻在欢口镇师后楼村有一位大洪拳高手叫师义薰,是丰县大洪拳二世祖,有″三阎王″之称(师义薰拜丰县大洪拳鼻祖张健为师时,由于张健年事已高,大都由师兄王朝选和张敬贤传授武功,三师授一徒。所以师义薰被称为″三阎王")。


师义薰见刘公拳风凛厉,功夫了得,便将当时武林界几乎失传的汉源拳和汉源剑传授给他,一旦将汉源拳掌握,浑身将具有无限能量。据说刘公将汉源拳和六步架大洪拳的功法相结合,练成了″金刚闭气″神功。将气通过意念集中在身体的某一处,刀枪不入。


故事:丰县大洪拳宗师—刘尔留


那时,河南夏邑县一位武林高手,知道刘公武艺超群,但内心不服,决定来较量一番,双方刚施过礼,那位拳师想先法制人,一个右拳打在刘公的心口处,只觉所击处硬如顽石,手和胳膊被震的直咬牙,原来刘公见来人用拳要击自已胸口,说时迟,那时快,迅速将气调到胸口,运用″金刚闭气“功法挡住了来拳。


拳师不服,又用左拳向他胸口击来,刘公一吸腹,将来拳吸住,那人想抽出拳头,无奈用多大劲都拉不动,急的满头大汗,只见刘公一声闷哼一挺胸,将拳师弹倒一边。这让那位拳师心服口服。刘公施展轻功,能纵身跃上几米高的建筑物,他的″隔空拳″更是一绝,在墙内挂一摞纸。他在墙外用手发力,瞬间能将纸击的像雪片一样纷纷落地。最让人拍案惊奇的是他修练的移身换影的″花枪术"。在两手舞枪的同时,一抖动身躯,顿时在对手面前立有72个人手握72杆红缨枪。根本分不出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在他50多岁时,曾经与30多岁的同门师弟,山东鱼台县闻名遐迩的甄锡祉比试功夫,两人打个平手,这让甄锡祉赞叹不己。

后来,刘尔留在苏鲁豫皖武林界的名气真是如雷贯耳,甚嚣尘上,前来拜师者络绎不绝,他遵照先师门风,将六步架大洪拳发扬光大,非有德之人不传,因材施教的培育出了一批德艺双馨的弟子。


高徒有以轻功见长的常若彩,善长短打的刘修路,内功深厚的黄西贤,徐克师和彭德仲等。为发扬发展六步架大洪拳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那时教徒不收钱,是义务施教,师父与徒弟不是父子但胜似父子,是有真感情的。在1958年时,当时已到耄耋之年的刘公,可能感到自已时日不多,便告诉几个爱徒说:明年我就把隔空拳,花枪术传给你们。到了1959年,他的徒弟们都到外地挖河去了,没一人在他身边,那年冬天,已81岁高龄的刘尔留因病去逝。属于喜丧。


刘公有一子,但不会武。另外,他有一个遗憾,没能把他的几个绝技传给后人,更是武术界的一个悲哀!在刘尔留去世20多年后,即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众门徒对师父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极为怀念,集资在欢口镇欢口北街人民会堂后面建立了一个纪念碑。


故事:丰县大洪拳宗师—刘尔留


后又在1992年又进行了重修,这是他的徒子徒孙对他一生功绩的肯定,也是让后人记住在丰县欢口镇出现了一位草根阶层的精英,武林高手在民间,一生不图名利,不图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