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吾亦愛吾廬,芸窗幾卷書。

——[元] 陸祖允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人說,皮囊再美,抵不過歲月,肉身精緻,未必裝得下靈魂。書房作為古往今來,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地方,最能安放一個人的心靈。如劉禹錫之陋室,陸游之老學庵,張岱之梅花書屋,雖是人間室廬,卻獨有螢窗書香,其間所肆溢的舊日文心,無一不令人遙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書房不必太大,有幾架書,一幾、一榻、一盞燈,就有了規模,就有了平居里沉思靜悟、歸宿心靈的所在。書案之前,橫陳文房筆墨,揣摩古人之法;几榻之上,靜置珍玩卷軸,追慕古人之雅;藝文之外,錯落茗碗茶煙,盡洗風塵之俗,幾可忘我。一間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01

筆 墨 之 中

書 房 自 養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書勝百卉,無華自香;畫雖盈尺,也充林泉。有間書房,便可躬親筆墨,或讀一卷書,或臨一幅畫,滋生一顆文心,涵養灼灼詩華。書房之所,不必求其精,有典冊擁藏即可;研讀之地,無須厭其小,以墨香盈室為要。明人歸有光,年少時耕讀於一間極為窄小的書齋,名曰「項脊軒」,其謂「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他卻可以借書滿架,聽萬籟有聲。居書房之中,以畫幅當山水,以盆景當苑囿,以書籍當滋養,文人奢求,千古如一也。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02

幾 榻 之 間

書 房 得 趣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書房之奢,在於意趣。明代文士陳眉公,寫出了最理想的書房之境,其謂:「淨幾明窗,一軸畫,一囊琴,一隻鶴,一甌茶,一爐香,一部法帖;小園幽徑,幾叢花,幾群鳥,幾區亭,幾拳石,幾池水,幾片閒雲」。書房之布陳,可有必須之物,如筆墨紙硯,如琴棋書畫,皆是文人心目中不可或缺之物,也可漫無目的,如竹石蘭草,如藤杖如意,疏朗有致,叢生一番古雅之趣。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03

藝 文 之 外

書 房 得 閒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無事且從閒處樂,有書時向靜中觀」。藝文之餘,尋閒是福,中國人的雅緻生活,多由此生出,它像極了老莊的哲學,無用之用,卻是命途裡的大用。它可以是一杯茶的清飲,幾叢蘭花的清賞,它讓我們在平常的枯燥中,有了別樣的奢足。正如知堂老人說:「我現在的快樂只想在閒時喝一杯清茶,看點新書,無論他是講蟲鳥的歌唱,或是記賢哲的思想,古今的刻繪,都足以使我感到人生的欣幸」。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間書房,七分莊嚴,三分隨便,於內治學遊藝,於外周全閒情。親墨香,臨硯池,聽風,聽雨,既有琴棋書畫的詩意,也有茶餘飯後的煙火,這便是最令人奢想的生活。不禁想起關於書房的一首小詩:

請讓我把你比作月光,

溫潤如玉,

像樸素的客廳,

像秋天的松明,

像家,

溫暖所有的回憶和孤單。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願你也能有一間書房,周全心中的奢想,以書以畫,且行且歌。在那些明晦交替的日子裡,心中有光,燦若星河,身閒無事,素履跋涉。

有一書房,半生奢想


| 本期空間:疊翠堂(顧潛馨) |

| 圖:文人空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