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上黃石寨(張家界拾錄四)


攀上黃石寨(張家界拾錄四)

據介紹,張家界風景區總面積有500平方公里,即便是中心主要景區也有324平方公里。莽莽蒼蒼,粗獷雄渾,風光綺麗的旅遊勝地,足以讓人流連忘返,忘情于山水之間。無奈時間短促,我們只能“擇優而遊”,大夥一合計,便再鼓餘勇轉向黃石寨。

攀上黃石寨(張家界拾錄四)

海拔1183米的黃石寨,是由無數千仞絕壁懸崖擎起來的一塊平地,面積寬達250畝之餘,臺地四周邊緣有遊道串聯起幾十個觀景臺。繞黃石寨邊沿走上一圈,近可觀幽谷深峽中的怪巖異峰,青松野藤; 遠可眺武陵源全境之萬峰聳立的磅礴,如煙如黛的空濛山色,故由此有“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之說。

攀上黃石寨(張家界拾錄四)

那天,我們從山腳攀級而上,陡峭的山勢硬迫得通頂的石階修成天梯似的,下面的頭頂幾乎碰上前頭的後腳跟。蹣跚爬步,每隔不到三、四十米,便需停下喘一會,大夥步履沉重,埋頭抬腿,汗溼衣衫。幸好,一路上的登山石階掩映於高大茂密的山林之中,免去了驕陽灼熱之苦,山風習習,讓人舒坦了不少。至前花園處,深壑中輕煙淡籠,裡邊的石峰、石柱、青崖,粗獷疏朗錯落有致; 滿山綠樹翠葉點綴,谷澗美豔若葩。

攀上黃石寨(張家界拾錄四)

而與黃石寨遙遙相對的袁家界,幽谷深藏,細峰參差,婀娜多姿。令人驚歎叫絕的是寬闊深邃的深澗裡頭,幾乎是等距離般排列著6座高達數百米的平頂巖峰,恰如一排竣工修成的橋墩,從澗底聳起凌空而舉,人們給它起了個好聽而又形象的名字叫“天橋遺墩”。登上黃石寨山頂,舉目四顧,臺地群峰如壁如牆,勢若長城; 崖下青峰插天,如椽如筆; 崖隙巖縫,古藤攀纏,山花爛漫。俯瞰崖下,深淵浮雲,漂流漫卷,人似雲端立,恍如置身仙境,美妙之悅難以文字述說。

攀上黃石寨(張家界拾錄四)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遊人競相爭遊。一入此山中,猶似畫中人。1981年,香港著名攝影家陳復禮先生登臨黃石寨,於“定海神針”孤峰美景處,攝得一山鷹飛越峰巔的絕照,並憑此絕佳之景榮獲英國皇家攝影協會之金獎成為佳話。1987年,瀟湘電影製片廠拍攝《湘西剿匪記》電影,也曾在黃石寨拍攝外景。黃石寨,以其天生麗質為人們留下了仙境般的美妙,也同時與祖國的錦繡山河一起構築了母親的壯麗。

攀上黃石寨(張家界拾錄四)

黃石寨,大自然神奇的鬼斧神工,輝煌的畫廊,不朽的雕塑。踏山歸來,這幅山色迷人風光旖旎的美景,久久留在我的記憶裡。(完)


往期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