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輕的時候,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

1.找到自我的能力。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這本書寫道: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無論他的歸宿是詩人還是瘋子,是先知還是罪犯——這些其實與他無關,毫不重要。他的職責只是找到自己的命運——而不是他人的命運——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如果大學能夠重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自我,換句話說,就是找到定位。

有些人活了一輩子也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忙忙碌碌,碌碌茫茫,小心翼翼地活著。

今天想做設計師,明天想當烘焙師......

我們活著,慾望無窮無盡,但我們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把它們做完。

學會取捨,去做和自己定位相關的事情。

只有我們去做我們熱愛並且做起來很容易,但別人做起來很困難,高商業價值的事情,我們才能用最小的代價,做到專業,過上我們想過的生活。

人在年輕的時候,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

2.不逞強的能力。

這個主要是在社交這一方面。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做與不做,陪與不陪,都是自己的選擇。

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就要考慮到承擔這個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如果後果是自己不能接受的,那就直接拒絕吧。不然到時候自己心裡會極度不舒服,還可能影響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今天發生了一件小事,中午準備直接回寢室睡午覺的我被一個朋友耽擱了近一個小時,很難受,回寢室就有點崩潰了。

但是冷靜下來想一想,還是自己的問題,如果不喜歡就早說,與其逞強在那裡等著讓自己難受,讓對方也尷尬,不如早一點說出口,對雙方都是解脫。

之前有一段時間,我喪失了自己的原則,隨便哪個朋友叫我出去,我都愉快地蹦達去了。導致之後的時間協調不過來。

後來仔細想了想,還是自己沒有確認好事情的優先級,最後手忙腳亂。

我們自己要知道對當下的自己,什麼是最重要的。

人在年輕的時候,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

3.不逃避的能力

在微信上,別人詢問自己的意見,是和不是,要和不要,說清楚了就好。一直逃避不給回覆,也不和對方說清楚,在自己心裡會一直糾結這件事,一會兒想起來,隔一會又想起來,反倒會做不好其他的事情。

去年參加過一些社群,到了收作業的時候,沒有完成的我就玩失蹤。

社群畢竟是線上的嘛,如果自己一心想裝作沒看見,也沒有人會把你怎麼樣。

不逃避成長。

要跳出舒適圈去做一些有利於自己成長的事,這個過程是比較痛苦的。

有多少人是瘋狂地買課、買書,然後就擱置在這裡了?打遊戲、追電視卻是一點沒落下。這就是在逃避成長,買課、買書只是起到了一種心理安慰作用。

去年的我也是這樣,看著社群裡同期加入的小夥伴飛速地成長,而我一直在原地踏步,看著他們在社群裡討論學習,我卻連點開的勇氣都沒有。我一直在逃避,每次微信消息積累到幾千條的時候我就快速打開然後再退出去。

一件事情,只有做和不做的區別。你推開它,逃避它,安慰自己明天再做。明天這個時候你依舊會推開它,說自己還沒準備好,需要再等等。

人在年輕的時候,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

創作不易,希望大家能點個關注,我會持續更新優質內容。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