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孩子到城裡上學是對是錯?

最近幾年農村小學幾乎每個班剩幾個人了,大家紛紛都把孩子送到城裡上學。俗話說是金子在哪裡都發亮?可是是金子沒有認真的挖掘者怎麼會亮呢?問了大家為什麼到城裡求學?教師老齡化、有個別年輕的代課老師都是小學和初中都沒有畢業,和校長熟就能到學校當老師了,能會教出什麼好學生呢?

隨著農村遷往城市上學的潮流,我們也跟著風來了。剛來的時候被嚇呆了,一個班級最少90人,最後一排的都靠著後牆了。1、2年級考100分的佔20%,80以下就算最差的成績了。一個星期一小考,一個月一大考,加上期中、期末、競賽考試,再加上每學期買的四五課資料題,不想出好成績都難。不過這裡的學生壓力肯定不小,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沒有比就沒有進步,感覺自己來對了。

我和他爸省吃儉用努力掙錢,30多萬在縣城裡買了一棟二手房,還借了十萬!房子是簡裝的樓頂房,傢俱家電都還沒有買我們就住進來了,好賴也算是個窩為了孩子的學業暫時住著吧!剛來的時候人生地不熟,加上1、2年級都是基礎題孩子成績還能佔班級前五名。可是到了三年級,孩子來這裡也熟悉了,心智也成熟點,開始有思想了,慢慢不聽話了,學習不主動了!整天想著玩兒,想著花錢。跟這些城裡的孩子玩久了,慢慢地開始攀比起來,向我抱怨:“咱們家是這個小區是最窮的吧,沒有汽車不說,還沒有零花錢,更沒有傢俱家電,我那些小朋友家裡都有什麼什麼,整天拿著花不完的錢去買東西”。這些話還不是一次向我抱怨了,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怎麼才能讓孩子改掉這種攀比的心思?怎麼才能讓他拉回學習上?這時我又意識到來城裡上學是錯了吧?

今天吃飯的時候他又是抱怨這些了,我本來還是不想理他的,可是再這樣下去孩子不是自卑,就是往別的不好處發展。我壓壓自己的怒火,縷縷怎麼跟他說,過了幾分鐘我心平氣和的告訴他說:“我們本來就是農村人,能夠來到城裡住已經很不錯了。比著他們,我們現在比不起,我們可以不比現在,比將來行不行?現在的都是父母給的,不是你自己的?你父母沒本事就靠你自己了。不比消費咱們比成績行不行?成績好了別人才會高看你。我們現在是什麼都沒有,難道他們剛來的時候什麼都有嗎?傢俱家電能費幾個錢,小汽車也用不了多少錢?要不了幾年咱們也會有,東西都是靠努力慢慢攢的。成績也一樣,你不靠一點一滴的積累,怎麼會出成績好?知道成績為什麼下降嗎?因為你的心思不再是都用在學習上了,積累的少了。”

不知道我說這些話有沒有用?孩子聽進去了沒有?該不該說這些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