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各地加強旅遊景區開放管理工作紀實

控流量 防聚集 重防護

——我區各地加強旅遊景區開放管理工作紀實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今年“五一”假期是我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後的首個旅遊小長假。5月1日以來,全區各地切實加強旅遊景區及場館疫情防控和有序開放工作,把“控流量、防聚集、重防護”各項措施落細落實落到位,組織開展好“廣西人遊廣西”系列文旅復甦活動,為滿足廣大遊客旅遊需求提供安全保障,營造文明、安全、祥和、有序的假日旅遊環境,讓文明出遊成為最美的風景。

堅持防控優先 景區有序開放

在南寧市人民公園,遊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依次測量體溫和向工作人員出示健康碼後有序入園。公園裡的遊船、遊樂場等戶外設施全部向公眾開放,古炮臺、自然博物館等場所採取了限流分批參觀措施。“五一”期間,該市青秀山、南寧園博園等1家5A級景區、29家4A級景區、24家3A級景區有序開放。5月1-2日,全市景區景點累計接待遊客39.61萬人次,其中,青秀山累計接待遊客2.1萬人次,南寧園博園累計接待遊客1.04萬人次。

“請戴好口罩、保持距離、出示健康碼……”在北海市各旅遊景區入口,工作人員積極提醒遊客注意做好自我防護。該市共有銀灘、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青山頭鄉村旅遊區等48家A級旅遊景區、星級鄉村旅遊區(農家樂)對外開放,各景區按照錯峰、預約、限流的措施,嚴防人員瞬間聚集。其中,金海灣紅樹林景區最大接待量控制在每天1000人次;漢閭文化園策劃舉行大型燈光藝術節夜遊活動,分散日間客流接待壓力;海底世界景區引導遊客間隔入園、錯峰旅遊。

登“天舟”、看天坑、遊茶山、賞蘭花、觀湖景……在百色市凌雲縣、樂業縣的“網紅”景點,遊客遠離城市的喧囂,置身風景秀麗的山水間,感受自然的美好。3月下旬以來,該市靖西鵝泉、靖西舊州、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德保紅葉森林、靖西通靈大峽谷等一批4A級旅遊景區有序恢復開放,並採取測溫入園、線上購票、限流等方式,讓遊客放心遊玩。

強化客流管控 遊客實名預約

“雖然家離景區不遠,但我還是在網上提前預定了門票。”5月2日下午,南寧市民陳女士一家四口從南寧融晟極地海洋世界盡興而歸,她表示,通過預約系統能看到各景區客流信息,方便制訂出遊計劃。

為避免出現遊客扎堆的現象,南寧市通過“旅遊+互聯網”的智慧旅遊新方式推出預約旅遊平臺,各景區實行線上預約入園。“我們公園最大承載量為9萬人,當日接待量達到2.7萬人次或瞬間遊客量達到1.5萬人次時,將啟動限流措施,暫停遊客入園。”南寧市人民公園相關負責人說。

5月2日,柳州市日限遊客為34萬餘人,不少遊客通過相關手機軟件瞭解景點實時客流量,及時調整旅遊行程。“拉溝五家景區、五家汽車營地實行限流開放,中渡古鎮、祥荷鄉韻、山楂之戀等景區暫時關閉,建議未預約的遊客不要前往。”該市文化和旅遊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五一”假期,全市旅遊景區實行錯峰、限量、預約、有序開放,確保景區安全、平穩、有序運行。

桂林市建立景區管理督導機制,通過旅遊應急調度指揮中心全面監測實時客流量,一旦發現遊客大量聚集、滯留的情況,立刻向景區、遊客、旅行社發佈預警,及時做好遊客分流工作。同時,該市相關部門加強執法檢查,嚴查旅遊景區內演藝場館擅自從事營業性演出活動,嚴防旅行社及線上旅遊企業違規組團和封閉類旅遊景區擅自開放。

加強風險排查 倡導文明旅遊

5月1日,玉林市組織30多名志願者到五彩田園嘉年華廣場,開展以“文明旅遊 抗擊疫情”為主題的文明旅遊宣傳志願服務活動,引導遊客做好個人防護、商家做好經營場所防疫工作。當天,志願者共發放相關宣傳資料2000多份。

連日來,百色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派出督導檢查組,深入重點景區、景點檢查疫情防控、有序開放、風險排查等工作情況,全面梳理存在人員聚集風險隱患的景區,並指導景區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和做好相關應對預案。同時,加強旅遊景區開放和旅遊安全檢查,引導景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旅遊宣傳。

華燈初上,河池市大化水岸廊橋景區和達吽小鎮內,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在閃爍,從餐飲店到購物商場,遊客一邊閒逛,一邊購物。大化瑤族自治縣縣長藍勝說,該縣加強景區入口、重要遊覽點等重點區域和重要節點管理,開展風險排查,做好應急預案,強化宣傳引導,倡導文明旅遊新風尚。

(記者凌聰 李耿 楊波 管林華 覃偉立 廖慶凌 鄧盛龍 通訊員王政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