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公務員考試面試考場上,考官是這樣打分的

在公務員考試面試考場上,不少考生都很好奇,考官到底是如何打分的。今天就給大家揭揭秘。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了解另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評分標準是什麼樣子的。為更直觀地說明問題,我以一個簡單的評分表為例來說明:


揭秘!公務員考試面試考場上,考官是這樣打分的

如圖,這是一個簡化的結構化面試的評分表。這場面試一共設定了3道試題,每道試題滿分是25分,根據考生每道題的表現,分別設定了好中差三個檔次以及得分區間。另外,還有25分,語言表達能力佔15分,儀表氣質得分為10分,根據考生的情況,也設定了好中差三個檔次和得分區間。考官打分的時間區間為考生開始答題到記分員要求提交得分之前。

目前採用較多的計分方法是體操得分法,即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剩下的分數簡單平均,就得到該考生的最終得分。近年來,有的地方採用小分平均法的方法,即在每一個考察要素裡面,都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算出每一個考察要素的平均分,再相加得到考生的得分。相對來講,小編以為第二種方法更加精細。

瞭解了評分的方法,我們再來揭秘考官的打分方法。根據要求,考官打分必須按以下原則進行:

一是必須在考生答完一道題之後,為這道題打分。全部題目答完之後,為所有的題目打完分,同時為儀表氣質和語言表達能力打分。這樣要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對考生公正,考官打分總要有個依據。

二是考官打分要獨立完成,不能參考其他考官的意見,也不得在打分前與其他考官交流。這樣要求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考官打分的獨立性,通過模糊數學的理論,得到概率上的最準確的評價。

三是考官打分的標準要前後一致。如果某一考官開始的時候打分比較緊,那麼對後面每一位考生的打分都要從嚴,反之亦然。不能時緊時鬆,造成不公平。

四是考官打分的區間要合理。不同格次考生的分數分佈不能差距過大或者過小,防止得分畸高畸低不科學。為此,一般公務員面試都規定,考官為考生打分在90分以上或者40分以下,要專門寫出書面說明,並簽名確認。另外還要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一般第一個考生的得分,都不會很高,也不會很低,考官會打一個相對靠中間的分數,如75分,主要是為後面的打分留下餘地。

如果每一個考官都能嚴格按照上述要求來做,考生的得分和排名還是比較科學的。這是一種概率上的科學,雖然每一名考官對每一名考生的評價未必都是最準確的,但是在剔除了一定風險因素(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後,綜合所有人的平均意志得出來的排名,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了。


但是在實際考試中,還是有一些考官不能完全按照上述原則辦事。主要體現在:

一是有的考官打分比較隨意。我見過個別不負責任的考官,在考生剛剛開始答題時就把該題的分數打好了。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這麼考生特別優秀或者特別差勁的情況下,考官對其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個人愛憎特別分明的考官,就會很任性地打分。

二是有的考官前後標準不一致。一開始出於某種原因,對考生打分比較緊,後面看看平均分總是與自己打分偏離較多,就開始慢慢往回找,對後面的考生越來越松。當然也有前面松後面緊的。這兩種行為都不可取。

三是有的考官跟風打分。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年輕考官身上。有的考官首次參加面試,經驗不足,缺乏自信,總是擔心自己的打分跟別人相去甚遠,因此總想借鑑別人的分數。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餘光偷瞄其他考官的分數。也有的考官是因為自己走神了,沒有認真觀察考生的表現,無法打分,只好參考別人的分數。這種做法對考生也是不公平的。

當然了,近年來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很明顯的改善。主要原因是公務員考試主管部門不斷總結經驗,也發現了上述問題,出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比如:

一是建立大數據監控系統。據瞭解,現在江蘇的公務員考試評分系統就附加了這個監控系統。如果某個考官的打分曲線和平均分偏離太多(允許考官的分數和平均分在數字上有偏差,因為每個人的打分尺度不一樣,但趨勢不能差距太大。如大家一致認為比較優秀的考生,這名考官打了低分,而大家一致認為比較好差的考生,他又打了高分),那麼就可以判斷要麼這個考官的評價能力有問題,要麼就是這個考官打分比較隨意,要麼就是有舞弊可能性。今後再抽取面試官的時候,這樣的考官可能就不會被考慮。

二是打分的技巧不斷提高。以前是第一名考生回答完成以後就打分,現在一般是前三名考生回答完成以後,再打分。這樣做的好處是考官可以對考生的能力水平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以平衡自己打分的尺度,防止出現打分畸高畸低。

但是,在這裡我仍然要提醒考生:正是由於考官可能會出現先入為主的情況,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拿出最好的狀態;正是因為考官打分可能畸高畸低,所以我們要尊重每一名考官,始終保持微笑;正是因為考官可能會跟風打分,所以我們與每一名考官做眼神交流,提醒他不要走神。總之,這是考官的主場,我們沒有辦法抱怨,只能去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