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儒道醫四家靜坐法要(26)中醫調息靜坐


中醫認為,生命是一種過程,生命是一種現象。人的生、長、壯、老、已,是生命在時間上的展開,即為生命的過程;而人的生、老、病、死,則是生命在空間上的呈現,即 為生命現象。

人的時空變化,時時處處與醫學結緣,所謂迎生送死,治病救人,安幼奉老,都是醫學的責任。調息靜坐雖然不是中醫的核心內容提要,但它作為中醫養生治病的重要輔助手段,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運用的事實。

秦漢醫學與調息靜坐

中醫調息靜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內經》時代。《素問遺篇·刺法論》就記載說:“腎有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嚥氣順之,如咽甚硬物, 如此七遍後,餌舌下津令無數",這是現存醫籍中關於調息治病的最早記錄。

這一時期, 雖然直接提出調息靜坐的文獻不多,但以靜養生,確是中醫所倡導的養生主張。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提出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素問·痺論》:“靜 則神藏,躁則消亡",就是清靜養生的經典名言。

《素問·生氣通天論》日:“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摶精神,服天 氣,而通神明’’。所謂“服天氣",就是吸納自然之氣,這可能是中醫服氣養生的最早記錄。

釋儒道醫四家靜坐法要(26)中醫調息靜坐

西漢劉安在《淮南子·原道訓》亦有“夫精神氣志者,靜而日充者以壯,躁而日耗者 以老”,倡導道法清靜,修真養精。

三國時期著名養生家嵇康亦主張“清虛靜泰,少私寡慾”。

何謂清靜?清者,清其心源,靜者,靜其心海。

心源清,則萬物不能擾,性定而神明;

心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

凡此種種,均可看到,在先秦儒家、道家的影響下,中醫已經形成了以靜養生的養生 思想,並逐漸在醫療實踐中以靜坐、調息為手段,達到形神兼養、性命雙修、祛病延年的目的。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即載有“傷痙”病服藥後,溫覆靜坐,以助發汗祛邪。原文如下: 傷脛(痙)者,擇薤一把,以敦(醇)酒半鬥者(煮)沸,飲之,即溫衣陝 (夾)坐四旁,汗出到足,乃口。

脈診方面,《素問·脈要精微論》提出了“持脈有道,虛靜為保”。這是中醫切脈的根 本法則,為歷代醫家所遵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