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何三次稱讚子路的執政理念?

孔子認為如果一個國家的制度單靠刑法來執政的話,是不可靠的,還要加以思想文化的薰陶才能規劃民眾的思想。而光靠執政者的刑法是無法樹立人們正確的是非觀念的。只有思想教育才能逐步地樹立人們正確的思想價值觀。

孔子認為行政命令應該用來引導人們的行為和生活習慣,用道德來引導用禮儀來規範人們的是非觀念,人們自然就會有羞恥心,也就自然而然不去做壞事。

孔子為何三次稱讚子路的執政理念?

孔子關懷子路。

在公元前490年,孔子的學生子路在衛國的國都蒲城當蒲城宰,這個官職相當於我們現如今的縣長。在子路當官後的第三年,孔子就曾到子路執政的地區參觀,孔子帶著子貢走到其境內就誇獎子路說:“子路當官當得真不錯啊,能讓大家做到恭謹和敬慎,然後 又都很有信用。”接著孔子來到了蒲城的城中時,孔子接著又誇獎子路說:“子路當官當真做得很不錯,子路做到了以忠信和寬厚來治理這個地區。”最後孔子來到子路的衙府內,依然忍不住地跟子貢誇獎子路說:”子路當官真的做得很好,連刑事責任都很做到明察而分辨是非。”子貢聽到孔子三次子路誇獎子路,忍不住地問:“老師您連續誇獎了子路三次,是從哪裡知道子路做官做得好的?”

孔子為何三次稱讚子路的執政理念?

孔子觀察細緻。

孔子對子貢說:“我看到了子路的境內,務農的人民把土地耕種都整理得好好的,而且也沒有見到田間有什麼雜草,田間的水道也被耕種的百姓加深了。這些都說明了老百姓聽從子路的安排,而子路為人恭謹和敬慎又有信用的態度感化了百姓對於生活的追求。”

這時的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之所以為聖人,是孔子用自己的智慧在細小的細節中,觀察到人們內在本質的心理感想和所作所為。老百姓自發自覺的整理田地,孔子感受到子路的用心良苦才牽動著百姓積極向上的內心。

孔子為何三次稱讚子路的執政理念?

孔子認為區域規劃建設可以體現一個執政者的能力。

孔子又對子貢說:“當我們走到城裡中時,看到周圍的建築物都非常的整齊和牢固,綠化設施也很齊全,這就證明了子路的忠信和寬厚,所以在子路的管轄之下老百姓們都很認同子路的觀點。”

從這些城市規劃建設,一個城市的外觀發展可以看出城市的內在中心經濟價值和綜合實力。這也是現代無數的國家來用自己經驗總結去規劃未來藍圖的一個方向。

孔子為何三次稱讚子路的執政理念?

子路的個人風範讓百姓認同。

最後孔子又對子貢說:“我們走進子路的衙門時,看到沒有鬧事者和告狀者,就可以看出子路用自己的威嚴和果敢,讓百姓們不敢為非作歹。也這是在子路的引導府衙內的手下們才會在子路不在時,還在盡心盡力地做事情。這就可以說明子路在盡心盡力地為百姓做事,而他身邊的人也在努力地做事。”

子路為人果敢而率真性格,也有有為民請命的堅毅,子路是一個清明廉潔的好官。也正是子路的果敢,讓我們對子路個人特色的魅力為之敬仰。

孔子為何三次稱讚子路的執政理念?

結語:

子路執政當官讓百姓和樂安康的日子,讓孔子都對子路稱讚不已,子路對於規劃建設讓孔子都為之稱讚數次。只能說孔子的個人魅力太大了,孔子在想要從政當官的時候,還曾有一國的宰相說孔子的學生才能比他們本國的人才更為厲害,也從子路的執政當官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孔子的教導讓子路更為的厲害。

原文盜版者必究其責。

在下:“紅塵夢語”,

感謝各位看官的賞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