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千古絕對,上聯:“來來去去終分手”,下聯已經很經典

對聯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的文學形式,它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學形式。自從被創造以來,它一直都很受文人墨客們的喜歡。其實對聯除了被很多人喜歡之外,它還有很多其他的用途。比如說我們每天春節都要貼的春聯,比如說店鋪門口都有圖吉利的門聯。

千古絕對,上聯:“來來去去終分手”,下聯已經很經典

除了這些用途之外,對聯還時常充當著一種才子們比試的方法。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對聯的小故事,這個對聯確實稱得上是絕妙,大家請看:

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才子張某。這個人從小就酷愛讀書,學識淵博,在十里八鄉也是出了名的。但是這個人有一個缺點,就是恃才傲物。仗著自己有才,就看不起別的人,讓人很是厭煩,這個比他的才氣更加出名。

有一天,張某為了尋求靈感,就去田邊觀賞風景。在一段羊腸小道上面,遇到了一個挑泥建河堤的工人。工人滿身是泥,張某第一眼看上去就煩透了,但是這個小道上只能一個人過,但是兩個人誰都不願意讓路。這個時候農夫工人開口了:早就聽說張才子學識淵博,我這裡有一個上聯,您且對對看,對得出來,我甘願讓路。

千古絕對,上聯:“來來去去終分手”,下聯已經很經典

張某本就看不起這個農夫,當然同意了。只聽得這個農夫說的上聯:一擔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重泥”指的是孔夫子,子路指的是孔子的徒弟,還真的不好對。這個張某也是吃驚,想了半天都沒想到,只能乖乖的給農夫讓路。

可是他不甘心啊,一直在想如何對下聯。三年後張某在河堤之上,看著幾個河工笑著唱著歌。這才有了下聯:兩堤夫子笑顏回。夫子自然也是說的孔子了,顏回也是孔子的徒弟。下聯雖然對了出來,但是時間卻已經過去了三年。

千古絕對,上聯:“來來去去終分手”,下聯已經很經典

這個對聯還真的是絕妙,雖然描述的都是平常的場景,卻包含了孔子、子路、顏回等文學大家,真是妙。接下來我們來看下一個對聯,這個上聯說的有點意思,上聯是:“來來去去終分手”。這描述的就是情侶之間的事了,兩個人來往親密,卻最終也難逃分手的命運。來和去又是反義詞,下聯說來還真有點難度。

這個下聯要怎麼對呢?大家請看:“進進出出始白頭”。意思就是兩個人同進同出一個門,最終到了白頭的年紀,說的是夫妻恩愛。首先從格式上來說,兩個疊字,進和出也是反義詞,對得精妙。在從意思上看,上聯說的是情侶分手的事情;下聯則說的是夫妻之間恩愛的表現。

千古絕對,上聯:“來來去去終分手”,下聯已經很經典

說來也真是經典,您還能對出更好的下聯嗎?當然如果您有雅興的話,給個橫批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