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活佛的禅修经验分享(很珍贵)

西藏活佛的禅修经验分享(很珍贵)

西藏活佛的禅修经验分享(很珍贵)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西藏活佛的禅修经验分享(很珍贵)西藏活佛的禅修经验分享(很珍贵)

在任何一座中,我们只挑一个章题而禅修。

在禅修时,我们依教授内容而细细思惟,沿着教授内容之思路一直分析下去,辅以逻辑、自己所知之佛经引据,甚至日常中所见到的实例,以期令自己对所修主题产生强烈而明显的感受。当这种感受产生时,我们便放下分析、思惟,而把心专注于这个感受上,令心念不散失。

在初学时,我们的心自然不受控制,即使能培养出一定的感受,我们亦无法把心停驻在此之上,所以我们必须同时留意自心的焦点所在,在心念一游离此感受时,我们又再次沿教授内容之思路,重新带出失去了的感受,然后又再次尝试把心停驻在此念之上。

以参思恶道苦的章题为例:首先我们沿教授所说内容思惟,幻想自己身在地狱道、饿鬼道或畜牲道之情况,当自己感到对此等痛苦之厌恶、恐惧及难忍时,便停止思惟及分析,而把心专注于这个感受上面。在一分心时,我们又再次重复想及地狱道等之苦况,以重新培养出刚失去了的感受……如此反复练习。

透过恒常熟习,我们便能加强分析力及专注力,从而令自己易于生出该座所欲培养之感受及令心念不散失。

以上所述,便是禅修之方法。简单地说,我们依教授内容及其它助缘,培养出特定的感受。一旦这种感受强烈地生出时,我们便紧紧地抓住它,把心停驻在其上,令自心沉浸于此念之中,越久越好。

在初学时,我们每一座不必修太长时间,否则便可能产生厌恶禅修的反效果了。在开始时,我们用两小时、一小时甚至单单半小时进行禅修正行便足够了。

在自己习惯于禅修后,我们才把每一座的时间逐渐延长。总而言之,座时太短会导致没有足够时间培养觉受,座时太长则会令自己对禅修产生厌恶、反感等反效果,所以我们宜依个人经验及耐性而自行试验及调整每座之长短。

可是,不论我们有多累或多忙,我们绝不中断禅修。如果我们在某天中特别忙碌或是病倒了,也应该强逼自己至少仍上座略修片刻,以保持每天禅修之习惯及其惯性力量。以上教授普遍适用于绝大部分章题的禅修,但在初修禅定时,我们应改以把每天分为十多、二十段更短的时段而修,因为这样比较有利于禅定的进步。

菩提道次第修持章题的先后排列,是有其逻辑性的,各章题环环相扣,下一环节的成功建基于对上一个章题的觉受。如果我们随意挑一个章题来修而不依次序进行,效果并不会显著,所以我们应从第一个章题始修,一步一步地顺序修成,直至最后一个章题。

如果要依最严格的传统,我们应把第一个章题修至觉受坚固及合格,然后才可以开始修第二个章题,如此经年累月地慢慢修上去。有些章题需要我们每天禅修、每座均修同一内容,这样地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方能得到坚固的觉受。另一些章题,则可能只需较短时间。

以上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成就方法,但我们亦可以选择以涉猎的方式进行禅修,譬如说我们可以顺序对每一个章题禅修一周、两周乃至一个月,在此期间的每一座中,我们对此内容尽力培养或多或少的觉受,在期满时我们便移至下一个章题,而修习一周或两周等等,这样地顺序修上去,直至我们完成所有章题为止。

这样修的话,我们虽未可说是圆满了任何一章题的修习,但却可以在大半年至几年之间完成整个循环,而对每个章题皆有所认识,以种下习气及因缘。在完成一个循环后,我们既可以开始一个新的涉猎式循环,也可以改以前述之最有效方式进行较严格的修持。

独享不如分享!

西藏活佛的禅修经验分享(很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