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讓更多的學生“勞有所獲”

近年來,壽光市堅持把勞動教育與特色學校創建、課程建設、全面育人相結合,貫通各學段,貫穿校內外,讓學生在知行合一中實現全面發展。

上一輩人曾經熟悉的勞動教育,近年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已成為當前整個教育體系中的短板。壽光市多所學校針對這一教育短板,結合近年來全市開展的特色學校創建,立足學校實際,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打造了“一校一特色”的勞動教育特色項目。侯鎮二中在特色學校創建中,充分挖掘校內外民間教育資源和傳統文化精髓,深入開展土陶、麵塑、草編、剪紙藝術等特色勞動教育,有效拓展了教育空間,讓生命在實踐與勞動中綻放精彩。“學生在課外搞一點剪紙創作,既學到了手藝,又體驗到了勞動的樂趣,同時也是一種民俗文化的傳承。”輔導教師張會彬說。

“我們通過開發特色勞動課程,在每一名學生心中種下幸福勞動的種子,培養他們幸福生活的能力。這也是學校開設勞動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世紀教育集團東城初小校長孟祥臣說。學校把勞動課程作為實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學習基本勞動技能。比如,麵食課程包括做餃子、饅頭、火燒、麵條等,學生課上動手製作麵食,課下進行“麵食文化知多少”資料蒐集,開展“校園餃子節”“走進麵食餐館”等活動。學生們在麵食課程中品嚐美味,感受文化,學會了技能,學會了分享,讓勞動實踐有滋有味。

壽光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張瑞海告訴記者,在開發課程的同時,各學校充分利用家長義工及社會人士擔任勞動實踐課兼職教師,彌補了專業教師不足的問題。如,侯鎮二中從校外聘請李橋村張秀芬、西柴村趙榮芝、草碾村何春慧等民間藝人擔任勞動實踐課兼職教師,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實踐的需求。

“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固然重要,但是通過勞動達到在‘勞力’上‘勞心’的效果,實現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長、體質的強健、美感的培養,應該是勞動教育的真正內涵。”壽光市教體局局長韓效啟這句話就如何藉助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功效全面實施“五育並舉”,做了最好的詮釋,而壽光的各級各類學校也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讓這一認識得到了全面落實。

營裡中心幼兒園以種植花生為教育契機,通過讓學生們一起種花生、觀花生、收花生、品花生、議花生,真正落實“生活即教育”的育人理念。東城初小則開展了“種子成長記”生命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自栽種並觀察種子成長的過程,從而體驗培育生命的幸福感和責任感。學生將親手採摘的蔬菜帶到學校餐廳,烹飪、品嚐、分享,並開展“愛心義賣”活動,將義賣所得全部捐給了壽光市辛欣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們在實踐園中快樂勞動,幸福收穫,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奉獻。

“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讓我們下一步的全面育人有了更明確的導向,培育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在勞動中學習的習慣和意識,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對於國家都意義深遠。”韓效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