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當你看到這張照片時,你可能會脫口而出:這是奧托·豐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的機槍手,這張照片是在卡昂戰役中拍攝的,它還有個名字叫“千碼凝視”。沒錯,他就是斯圖爾曼·奧托·豐克,戰地記者同時拍攝的數張照片,這最其中具著名的一張,可是你知道這組照片背後的故事嗎?照片中的人物都有什麼樣的結局?下面,我就把這組照片背後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這組照片拍攝於1944年6月9日中午,法國卡昂附近,黨衛軍第十二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已經連續戰鬥了三天三夜,第25裝甲擲彈兵團偵察連18歲的機槍副射手奧托·豐克,臉上寫滿剛毅,瞪著血紅的雙眼凝視遠方,這就是“千碼凝視”的來歷,他旁邊是另一個副射手克勞斯·舒赫,後面還有一群虛化的士兵,這張照片成為反映前線德軍士兵戰鬥的著名照片。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豐克拎著彈藥箱,他身後是舒赫,這張照片刊登在1944年6月21日《斯圖加特畫報》的封面上。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千碼凝視”照片中,虛化的人物是機槍手京特爾·哈邁爾和擲彈兵科斯洛夫斯基。也有個別的國外資料稱,這個人不是哈邁爾,他才是克勞斯·舒赫,那麼與豐克同框的人又是誰呢?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背對著鏡頭、頭上纏著繃帶的人是第十二裝甲團團長馬克斯·溫舍,照片右邊只漏出半個人影戴眼鏡的是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的大兒子、第三連連長魯道夫·裡賓特洛甫,腰帶上插著手榴彈的是豐克的隊長、黨衛軍中士威廉·博依克。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溫舍與小裡賓特洛甫視察完後駕駛摩托車離開,小裡賓特洛甫中尉的左臂負傷。溫舍在兩個月後的法萊斯口袋裡被盟軍俘虜,小裡賓特洛甫戰後向盟軍投降。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第25裝甲擲彈兵團偵察連的士兵在激戰間歇休息,拍完這組照片後他們又出發了。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326號豹式坦克車長弗里德里希·艾斯曼把上半身伸出炮塔指揮戰鬥,英軍一枚炮彈把他打成了兩半,他的下半身倒在機槍手傑德·柯尼格的懷裡,把柯尼格嚇壞了。這是戰鬥結束後柯尼格在清洗灑滿炮塔的血跡,中士博依克、機槍手斯特勒洛從旁邊經過,他們正在觀看那輛坦克。據說柯尼格事後向長官申請領取一件新外衣,因為他的衣服上沾滿血跡,長官告訴他:你洗乾淨就可以了。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另一個角度,隊伍走遠時斯特勒洛回頭張望,被攝影師拍攝了下來,這張照片可否取名叫《最後的回望》,斯特勒洛在隨後的拉坎貝陣亡。

照片介紹完了,現在該講講奧托·豐克的故事了。

1944年6月25日至26日,對黨衛軍“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來說可謂是最糟糕的一天,這一天傷亡超過700人,全師只剩下47輛坦克還能作戰,豐克所在的第25擲彈兵團偵察連同樣傷亡慘重。

英軍第11裝甲師的炮火猛烈的砸向德軍陣地,泥土混合著殘肢斷臂被拋向空中,德軍唯一的一門突擊炮不停的向英軍坦克發射炮彈,但根本擋不住坦克的進攻,機槍陣地被坦克炮打成了廢鐵,缺少反坦克武器的德國士兵企圖用單兵武器炸燬英軍坦克,但很難成功,大多數人被坦克履帶壓成了肉泥。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裝甲邁爾在指揮作戰。

團長庫爾特·邁爾下令炮火支援偵察連陣地,但很快他就發現這是徒勞,德軍缺少彈藥,零星的炮擊根本無法阻擋英軍的進攻,英軍坦克繼續肆虐,這已經不是戰鬥,而是一場徹底的屠殺,只不過被屠殺的是德國人。

大雨傾盆而下,遲滯了英軍的攻勢,幾輛德軍虎式坦克出現在戰場,他們擊毀了數輛英軍坦克,英軍暫時撤退,偵察連死裡逃生。

後來裝甲邁爾在回憶這一天的戰鬥時依然悲傷:我第一次感到內心的空虛,我詛咒多年的殺戮,因為我現在看到的不是戰爭,而是赤裸裸的屠殺。我認識這些年輕的士兵,他們最大的只有18歲,年輕人還沒有學會如何生活,但他們已經懂得如何死亡!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庫爾特·邁爾與馬克斯·溫舍。

豐克幸運的活下來,偵察連撤下了陣地,但是,對照片中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他們一生中最後的留影。

當天晚上,偵察連處於警戒狀態,等待進一步的命令。豐克想活躍一下沉悶的氣氛,他對同伴們問到:“今天誰會是第一個被擊中的人?”“豐克,別再說廢話了!”中士博依克打斷了豐克不吉利的話題。天剛矇矇亮,海上盟軍艦炮開始發射,新的一天戰鬥又開始了。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偵察連奉命轉移到新的陣地,他們衝過一大片種著莊稼的開闊地,遭到遠方英軍機槍的阻擊,但幸運的是沒有任何傷亡,隨後他們進入一個小山谷、慢慢爬上地面,地面上沒有任何掩護物,低矮的灌木枝葉已經被炮彈爆炸的氣浪衝刷得乾乾淨淨。博依克中士命令豐克在一個彈坑裡架設好機槍,正前方的樹林裡似乎有敵情,博依克爬到靠前的位置進行偵察,然後他爬回來對豐克說:“看見有人就開火,他們是英國人。”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豐克剛參軍時的照片,與“千碼凝視”中那凶神惡煞的形象呈天壤之別。

豐克緊張的搜尋著目標,突然,他發現了英軍身影,就在他開火的同時,英軍機槍也響了起來。豐克感到左肩一震,一股力量把他推到在地,鮮血沿著手臂流下來,他受傷了。克勞斯·舒赫立即接過機槍對英軍繼續掃射,博依克爬過來對豐克進行急救,他拖著豐克的腿把豐克拖下谷底避開敵人的火力,然後把繃帶壓在豐克的肩膀上,但依然無法止血。博依克告訴豐克,他必須趕快穿過山谷乘車去醫療所治療,否則會有危險。豐克連滾帶爬剛走了幾步,就一頭栽倒在地暈了過去。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第十二裝甲師在諾曼底戰役中獲得二級鐵十字勳章的士兵,看起來都還是一群毛孩子。

當他醒來的時候,戰友們已經用三個急救包給他止住了流血,博依克揶揄豐克:“早上你問誰會第一個受傷,現在就輪到你了。我派莫爾送你沿著山谷出去,外面有汽車送你去急救站,我得回去指揮反擊了。”

莫爾攙扶著豐克跌跌撞撞的往回走,豐克倒下了幾次又掙扎著爬起來,好不容易才走出山谷來到公路邊,還沒等他靠近汽車,遠處突然出現兩輛英軍坦克向德軍的汽車開炮,三輛汽車被擊中起火,幸好博依克指揮德軍反擊幹掉了一輛坦克,豐克才有機會爬上汽車,逃過了坦克的炮火。

醫生從豐克的左胸取出來一顆子彈,子彈沒有打中心臟真是幸運,豐克再次死裡逃生,然而其他人就沒有他那麼走運了。

莫爾送豐克上車後返回戰場,從此失蹤。

克勞斯·舒赫接替豐克擔任機槍射手,在當天下午陣亡,他的額頭中了三槍,腦袋被打開花。

威廉·博依克中士救了豐克一命,但他自己卻在一週後的7月4日陣亡,終年30歲,留下了妻子和孩子。

照片後的故事,黨衛軍第十二裝甲師在卡昂戰役的歷史瞬間

↑老年的奧托·豐克。

奧托·豐克經過治療後康復出院,回到部隊繼續作戰,直到德國戰敗他的部隊向美軍投降,他活到了戰後,2011年9月去世,終年85歲。

馬克斯·溫舍於1995年去世,終年81歲。

魯道夫·裡賓特洛甫2008年出版了他的回憶錄,去世日期不詳,他活了九十多歲。

這就是老照片背後發生的故事,在瞭解完這些故事後,再去回看那些照片中的人物,會不會產生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感觸呢?



喜歡二戰歷史請關注煙雨濛濛未沾衣,我寫作二戰德國人物、軍銜、服裝等內容,客觀講歷史,批判法西斯,更多史料請點擊我的用戶名,在“文章”裡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