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宗明明,博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現任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院長,2018中國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貢獻獎銀質獎章”獲得者,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理事、中國社會福利協會養老服務管理諮詢專家,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設計產業聯盟副理事長、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中國好設計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共建“福祉文化與產業服務研究院”執行院長、2019年 “BeyondBauhaus —— Prototyping the Future”大賽國際專業評審團專家評委。從事高校工業設計教育三十五年,主要關注 與研究:設計基礎與思維表達,德國工業設計教育,福祉文化與民生服務。

2019年,“好設計珠海中心”是包豪斯100年德國官方紀念活動“超越包豪斯—塑造未來”國際競賽及學術活動的中方合作伙伴。大賽共收集到來自全世界50多個國家的1500餘件作品,最終有20項作品喜獲殊榮。宗明明教授表示:“在這些獲獎的項目中,我看到百年包豪斯所代表的德國工業設計思想的精神理念在全世界傳播、實踐和重構現代藝術技術教育體系範式的無限潛力。”

《設計》:2019年是包豪斯建校100週年。作為現代設計教育探索的起點,包豪斯創立了構成基本範式的“設計教育基礎課程”。您認為包豪斯為何會產生這樣劃時代的意義和價值?

宗明明:現代設計發展過程中,德國作為現代工業設計的重要發源地,以德意志製造聯盟(Deutsche Werkbund)、包豪斯(Bauhaus)和烏爾姆(HFG Ulm)為代表的德國工業設計思想,賦予了工業設計強大的生命力,德國工業設計以一種關注人類命運的理性態度,定向、凝聚和推動著設計的發展歷程,以異軍突起的姿態引領了歐洲工業設計的高潮,引導設計走向民主、走向進步、走向有利於最大多數的最大利益的和諧發展之路。

包豪斯對於現代設計教育最核心的意義體現在,其創立的“設計教育基礎課程”模式成為全球設計教育所遵循的基本範式。德國作為推進現代設計運動的主要國家之一,始終致力於“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從德意志製造聯盟促進藝術與工業結合的理想開始,到包豪斯強調設計造型與人的關係,以及烏爾姆所提倡的優良設計。這一系列的演繹和發展逐步確立了以系統論和邏輯優先論為基礎的理性設計理論。

雷曼教授(Prof.Klaus Lehmann)曾經講到,“包豪斯並非奇蹟,也非偶然產生及發展,在他工作的德國斯圖加特國立藝術學院中,有一位傑出的教員阿道夫.赫爾策爾(Adolf Hoelzel,1853-1934),曾對藝術教育進行了顛覆性的改革。他倡導的教育理念叫做“Bildnerischen Mittel”;在他學生中包括奧斯卡·施萊默(Oskar Schlemmer)、威廉·鮑姆斯特(Willian Burmester)和約翰內斯·伊頓(Johannes Itten ),其中後者將赫爾策爾的許多理論,特別是色彩理論帶到了包豪斯,並將基礎教學做新元素引入。”在包豪斯,他同納吉一道,開創了著名的“包豪斯基礎課程”。伊頓在1920年,曾闡述了包豪斯的教學理念:“基礎課程之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使他們理解自然的形式以及基本的視覺表達語言。”伊頓與保羅·克里和瓦西里·康定斯基在包豪斯踐行了一條藝術與設計教育的革新之路。

後來包豪斯的設計基礎課程獲得了世界範圍的關注。包豪斯和烏爾姆設計學院的教育體系已經成為設計教育和設計實踐的精典案例 。時至今日,它依然是德國設計理論、教育方法和設計哲學的核心組成部分及生態模式 。我認為,包豪斯劃時代的意義就體現在其構建和創立的“基礎課程的形成”,這也是包豪斯精神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特質。

《設計》:包豪斯曾在設計教育基礎課程中設置結合了建築、設計、手工藝、繪畫、雕刻等跨學科的授課內容,您認為這種跨學科的教育思想是否適合當前本科設計教育的課程體系?如何適應當今社會環境,重新思考課程設計中跨學科的意義和價值?

宗明明:人才培養與課程教育體系密切相關,其目標手段應與教育機構的研究、應用,職業需求,以及同質化與差異性特點有關,其產生的原因應同所處的時代、歷史、文化有關。設計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目前主要聚焦於三方面,分別是:探索平衡的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體系,注重多學科交叉與融合關係,建立國際化的教育模式。而我認為從更具體、更直觀的角度來看,課程體系的建設應該秉承包豪斯“以人為本”的理念,著重於為“人”的需求服務。尤其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在中國“一帶一路”創舉的開拓中,現代設計教育內容多元屬性和多學科結合特質更為凸顯,跨學科的基礎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

包豪斯的理念已經對德國工業設計思想的過往歷史進行了概括與凝練,而100年後的今天這個思想的要義正隨著時代的要求發生著改變並被重新闡釋。2019年9月,我參加了德國創意領地(Deutschland—Land der ldeen)舉辦的“超越包豪斯,重塑未來”國際設計大賽專家評審團的工作。大賽的主題有助於我們理解21世紀的包豪斯精神,其中之一就是“重塑未來”。

2019年3月,“好設計珠海中心”作為包豪斯100年德國官方紀念活動“超越包豪斯—塑造未來”國際競賽及學術活動的合作伙伴之一,有幸邀請到“德國創意領地”的文化交流學者Marin Rendel先生來華,為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相關學生開展為期一週的“超越包豪斯—塑造未來”工作坊。本次工作坊活動的主體分別是:一、過去。在歷史上包豪斯是什麼?包豪斯給後人留下了什麼?二、現在。我們今天處於什麼位置?我們社會的狀況如何?三、未來。我們如何暢想未來?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挑戰?我們將如何做更好的設計師?

從彙總包豪斯過去的遺澤和現在的影響,到做好理解和激發創意做準備,最終形成了名為—“為了更好的未來”的整體概念設計方案。該工作坊共邀請25名不同專業的學生和部分企業設計師參與,同學們將他們各自的專業技能進行整合互補,在研究分析、概念推導、路演彙報、討論和團隊協作中完成了各自主題,工作坊的教學與交流在短時間內產生了卓越的結果。由此可見,跨學科的合作、挑戰和啟發對於設計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包豪斯思想從百年前“以人為本”,發展到百年後的“重塑未來”,無不體現出包豪斯設計思想對人的需求的關注,這也是包豪斯的精神代代傳承的表現。從歷史、文化、社會各個視角來看,戰爭、和平之外,人類關注的焦點就是生存的質量、生活的方式、生態的未來。人類對物質需求的升級、科學科技的發展、替代品在市場上更迭、助力產品、新的時空變化、人工智能等等都影和響改變現代的人類的生活方式和使用方式。

百年之後,包豪斯的觀點、歷史、精神在我們生活的當下,對現在的設計人才培養,包括課程體系以及教育的目標與手段的構建都依舊產生著深切的影響。如何實現以設計教育提升人類生存質量,從而培養足以承擔未來人類需求的、高品質的設計人才,就是我所理解的設計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確立的意義和價值。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引自:《ulmer modelle modelle nach ulm》P65——三維幾何變形,作者:托馬斯·馬爾多納多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引自:《bauhaus》P354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ENTFALTUNGEN》P24——源自斯圖加特藝術學院雷曼教授基礎課

《設計》:您發表過題目為《烏爾姆設計教育體統研究》的論文,請您跟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烏爾姆設計教育體系如何延續包豪斯精神?

宗明明:烏爾姆設計教育體系對包豪斯精神的延續可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其對包豪斯的傳承是建立在“批判與選擇“的基礎上。另一方面,烏爾姆發展了包豪斯的精神並開創了系統設計方法。

在20世紀初成立的德意志製造聯盟及之後建立的包豪斯學校,明確闡釋了其設計的服務對象是廣泛的民眾,強調設計的理性與功能性、邏輯性與技術性。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烏爾姆設計學院(Hfg Ulm),創造性地提出了“設計在未來承擔的社會角色”。在強調科學技術在設計中的核心價值的同時,把人的行為活動作為設計的基礎,用理性與科學來引導設計實踐。

德國的功能主義是建立在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之上的深層次人文關懷,這種人人都可分享產品設計的成果與產品良好的服務追求,奠定了設計倫理的一種思維傳統,是德國文化民族主義運動所激發的社會民主意識在和平時期的進步和昇華,是德國工業設計中的一個突出的特質。

德國的功能主義之於設計理念的主要影響,在於三個方面。一、對功能的強調是德國工業設計思想的主導理念。二、對社會民主意識的強調是德國工業設計思想的突出觀念。三、對道德責任意識的強調是德國工業設計思想的核心原則。設計以使用者的幸福為目標,以義務與良知為基準,將設計關注的重點指向了更廣闊的社會和環境需要。思考和總結產品的安全、壽命、質量、環境等問題,從而在最廣泛的生活接觸中,給予大眾最深刻的美和秩序的道德重塑,這便是德國工業設計始終堅持的道路。

而烏爾姆設計學院 ,正是通過了學院的理性主義設計教育 ,培養了新一代的工業設計師、平面設計師和建築設計師。學院完善了包豪斯設計學校開創的現代設計教育的模式 ,在批判與選擇、傳承與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理性設計的原則 ,開創了系統設計方法。

1958年,當烏爾姆設計學院已經具有了足夠的自身特徵時,第二任院長馬爾多納多在《烏爾姆》雜誌的一篇文章中闡明瞭對包豪斯的教育觀點,即藝術教育應通過藝術教育、通過行動教育和通過實踐教育來實現。這就是我們能從包豪斯前輩的教育思想方式中獲得的永恆不朽的遺產,這清楚地表明——包豪斯並不是奇蹟。同時,它他還談到:“這一教育哲學理論現在正處於危機中 ,它不能接納新的、富有活力的科學進步 ,以解決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係。”;“在學校的發展規劃中應以實證為準則並作為基礎,其倡導思想是以培養科學的合作者為目標。”

至此,烏爾姆設計學院逐步成為德國功能主義、新理性主義和構成主義設計哲學的中心。迄今為止,烏爾姆所形成的教育體系、教育思想和設計觀念依然是德國設計理論、教育方法和設計哲學的核心組成部分。

烏爾姆設計學院的歷史性貢獻在於第一次全面構建證實了培養掌握科學知識和工業技術的藝術設計師的可行性,教學與工廠企業合作開發產品設計的實踐走出了一條成功的道路。烏爾姆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漢斯·古格洛特 (Hans Gugelot ,1920~1965) 是系統設計理念的奠基者。1955 年他開始與布勞恩公司合作,創造了設計藝術教育與企業產品設計開發的成功典範。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引自:克勞斯·雷曼(Klaus Lehmann)教授造型基礎課程

《設計》:烏爾姆設計學院實行“設計與製作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當今設計教育在此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有哪些可以借鑑與創新的部分?

宗明明:我對於包豪斯的“設計與製作一體化”模式的理解:設計本身就是思考,是思維表達的過程。現代設計教育的搖籃包豪斯確立的現代設計基礎教學體系來源於德國斯圖加特造型藝術學院,強調的是造型的原則與材料、工藝、技術有密切的聯繫。烏爾姆(HFG ULM)的設計基礎教育是建立在包豪斯的體系基礎之上的,其更強調設計實踐在設計基礎訓練中的作用。把抽象的造型訓練與材料、工藝、技術的發展更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尤其是在與布勞恩公司的成功合作中,設計生產出了一批至今仍可稱為影響產品設計概念、體現德國製造的經典產品。

功能主義的代表就是系統設計的體系,這也是應用學科典範。1951年到1960年期間德國工業化歷程拉開帷幕,布勞恩案例開創的校企合作、產研結合模式順時而生,並取得了豐厚的成果。漢斯·古格勒特的工程師的背景,將設計創意同工業模塊化相結合,使設計的工業化屬性更為完整。

如今的設計教育模式在秉承包豪斯精神的基礎上,應提倡在教育過程中“用腦思考、用手實踐、用心體驗”,我認為這一點至關重要。“用手實踐”不難理解,有句德國諺語,“在幹中學”,就是這個意思。即很多的學習是在操作中實現的,人類的很多寶貴的知識也是在實踐中總結的。而另一觀點“用心體驗”是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需要格外關注的,在“研究-教學-實驗-實踐”的過程中,思考產品同人的需要的關聯,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不單一的依靠個人技巧,儘量避免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的錯誤。只有用心的感受產品、設計同人的關係,才能最終規避設計、產品的同質化,使產品與設計具備“創新、創造、創意”的靈魂。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引自:宗明明教授傳播與實踐基礎課課件

《設計》:作為省級精品課《設計思維與表達》的課程負責人,您認為包豪斯給我們留下了哪些關於設計教育思維的啟示? 這些思想如何在中國的設計教育中進行紮根與傳播?

宗明明:自20世紀80年代,以清華大學柳冠中教授、北京大學朱青生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李樂山教授、中央美術學院譚平教授、同濟大學林家陽教授為代表的海歸專家學者們,三十多年來從不同視角對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及教育理念進行了傳播與實踐,在各自不同的領域中勤奮耕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起到了中國設計教育中西交融、承上啟下的領軍作用。此外,2010年以包豪斯作品為主體的西方現代設計收藏落戶中國美院的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使中國民眾和研究者得以全景式目睹西方現代設計流源軌跡;尤其是2019年,“第二現代性的顏值;博朗設計1951-1967”回顧展的成功舉辦,使得極具文化價值和文化教育功能的研究文獻與展覽為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及教育理念中國化研究及中國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研究和借鑑平臺。

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在的傳播偉業中,特別需要提及的是斯圖加特造型藝術學院前院長克勞斯·雷曼教授(Prof.Klaus Lehmann),他自1985-2016年間來華講學,30多年從未間斷,通過工業設計的理念與設計基礎教學經典案例教學,為德國的工業設計教育思想在中國的傳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德國設計教育重視全面的設計實踐。設計基礎訓練的核心是“在實踐中學”將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實踐運用到設計實踐中去,強調正確的思維方法至關重要。

雷曼教授的設計基礎教學很具有現代德國工業設計教育的代表性,其表現為:1.強調思維的擴展、方法的選擇、語言的表達和對問題的分析與歸納。其宗旨是拓寬思維領域,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的目的是使觀察敏感化,發展造型原理,並使其規範化,從而使其過程易於理解,拓展思考模式,提供有關技術知識,使學到的基礎內容直接用於實踐。

3.倡導從思維、觀念、材料、工藝及視覺表達上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局部到整體地有步驟、有目的性的整體訓練。

4.課題設計應從本質出發,開發創造力,拋開形式條框的束縛,應是正確設計思維的引導過程。這些問題在設計基礎中極具代表性和啟發性,每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都會有助於理解正確的設計思維方法,從而建構出一個完整的設計思維與表達的體系。對我們而言:重新審視全球環境生態與社會問題,建立可持續的設計教育體系、明確設計教育與民生服務目的,為人類社會的生態發展未來的真正需求的“思維與表達”,已成為中國設計教育至關重要的研究課題。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當注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北宋著名教育家李覯將為師者的作用評價為“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正如雷曼教授在《設計教育 教育設計》一書中所說,“教師是教育和文化發展的軟件,只不過他們的價值被低估了。”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beyond bauhaus參賽作品:ICD-ITKE1-1圖片來源:斯圖加特大學

《設計》:包豪斯之所以被奉為現代設計的經典,其崇尚的“以人為本”的精神,對於現代設計有著怎樣的意義和啟示?

宗明明:我想引用包括我在內的幾位參加“Beyond Bauhaus - Prototyping the Future”國際設計大賽的評委和組織者的採訪發言來進行解答。

賽會主辦方,德國創意領地首席執行官 Villa女士認為,“對設計的執念所產生的衝動,帶來了社會的改變,這種改變往往伴隨著對實驗的熱情。這就是包豪斯所代表的精神理念。即使是在德國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在許多文化圈內都一直保有著包豪斯的理想。在他成立100年後的今天,對於包豪斯的推崇者、追隨者來說,設計意味著為社會的未來承擔責任,使之可持續、開放、公平與更具包容性。包豪斯不僅成為德國自由與應用藝術、設計、建築和教育學的實驗領域,也在世界各地傳播了他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賽會評委,德國Elektro Couture事務所創始人 Lisa Lang女士認為,“我們需要新的設計和新的解決方案去克服未來的挑戰。包豪斯賜予了我們靈感,但是我們不要去抄襲,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新的思考方式。”

以上諸位觀點充分說明,“以人為本”的包豪斯精神在經歷了百年的發展與傳承後,時至今日已經昇華為全新的理念。它要求設計的參與者們應當是“面向未來的”且對社會密切關照,為當前緊迫的生存問題提供有創意的答案。對包豪斯百年的精神,應當予以超越與重塑。其具體實踐,涉及從觀念到行動,從課堂到社會,從教育到服務,從民生到福祉。我認為:“在所有對包豪斯永恆影響的解釋中,最令人信服的是:包豪斯通過對形式和功能的探索和完善,產生了多種獲得和保持與時俱進的思維能力的途徑。”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beyond bauhaus主辦方、評審專家與獲獎者合影

《設計》:您認為我們應當如何將包豪斯精神更好的中國化,形成有中國特色的設計教育發展之路呢?

宗明明:克勞斯·雷曼教授曾對我講過:“中國的設計教育應該是“中國化”的設計教育,要有對自身文化的理解,要有作為5000年文明歷史的文化自信。要認識到文化的差異,保證溝通的質量,對包豪斯精神的沿襲應建立在批判與選擇的基礎上。”2000年,我應雷曼教授邀請第一次赴德訪學,教授對我所從事的德國設計基礎教育的研究方向給予了肯定,並在我們驅車去往烏爾姆路上的交流中講到,“中國設計教育對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尤其是包豪斯的精神的接受應該是一種變化的承襲。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和中國的學子數量眾多,發展機會與前景亦為廣闊。在這樣的背景下,做事應該從細微處著眼,不要貪大,要明確自己所奮鬥的方向和目標,併為之而不懈努力。”

對包豪斯精神的探索、實踐與重構中,要拓展時代的視野,推進觀點的交融,加快成果分享與轉化,補充和完善設計教育的體系。從傳播到接受,從實驗到體驗,應通過置換主題來改變設計課程的思維模式。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beyond bauhaus參賽作品:IGNIS

縱觀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形成的軌跡,對於德國工業設計來說設計的責任不僅是一種技術層面的衡量,更重要的是一種觀念上的變革,是以一種更負責任的態度對現代科技所引起的環境及社會問題而進行的反思。設計行為的選擇與價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類現在以及未來的生活面貌。

德國工業設計思想主導理念是對功能的強調;其突出觀念是對社會民主意識的強調;核心原則是對社會道德責任意識的強調。學習研究借鑑德國現代工業設計思想,兼收幷蓄中外設計思想精髓,有助於我們瞭解現代設計教育中的成就和誤區,這構成了工業化進程中的中國設計教育一個重要課題。對於引導中國工業設計在全球化的進程中走向設計強國,促進國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beyond bauhaus參賽作品:浮動的農場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beyond bauhaus參賽作品:盲人手機

《設計》:當今人工智能、納米科技等新技術和新材料不斷湧現,就當下中國的設計教育而言,如何能夠引導學生在設計項目中理解和應用這些科技成果,思考和重塑未來生活方式?

宗明明: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以幾個案例作為解答。為紀念包豪斯百年,2019年3月,在德國外交部、樂透基金和SAP公司的贊助下,由德國創意領地(Deutschland—Land der ldeen)文化空間、柏林Rosendahl文化管理機構、柏林通訊與設計應用科技大學、中國好設計珠海中心、以色列耶路撒冷貝扎萊爾藝術設計學院等機構的共同支持下,開啟了“Beyond Bauhaus - Prototyping the Future”國際設計大賽的征程。

此次大賽設定了4個探索方向:設計應該如何改變世界、服務社會?;人們當下所面臨的設計挑戰會來自哪裡?;設計師們(建築師、時尚設計師、視覺傳達設計師……)、技術研發人員對於可持續、更加美好的生活的願景是什麼?設計作品如何引領時代發展的設計理念,如何作為設計領域對當下社會、生態、全球挑戰的回應?並要求參賽方案圍繞上述主題展開,聚焦於一個或大或小的重要社會問題,幫助世界變得更加健康、公平可持續和更加美好。

大賽宗旨是培育出面向創造美好未來的最優方案,並能幫助參賽者們獲得更大的知名度和更廣泛的傳播。大賽為參賽者提供了6組選題,分別是:如何讓我們的城市更健康成長?;如何保證人居及其生活質量?;如何實現流通人群中的環保可能?;如何減少塑製品氾濫所帶來的汙染?;如何既能舒適著裝又不影響他人?;如何能產生創意的、前瞻的、潛在的、社會影響力的設計?

大賽共收集到來自全世界50多個國家的1500餘件作品,來自中國的有250餘件。經過賽會獨立專業國際評審團的專家評審,最終有20項作品獲獎。我作為大賽評審團唯一的一位來自中國的評委參與了最終入圍作品的評核工作。在最後獲獎的20件作品中,中國唯一的獲獎作品 “為殘障者設計的智能手機”來自於中國SUWU設計工作室(圖10 ),其中有三件作品讓我記憶猶新。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1985年雷曼教授應柳冠中教授邀請首次來到中國,並在中央工藝美院授課

宗明明:超越包豪斯—探索未來

第一件作品《以大自然為建築設計藍圖》。他是斯圖加特大學計算設計與建造研究所(ICD)和建築結構與結構設計研究所(ITKE)的研究人員,經過多年的仿生學研究為德國海爾布朗的聯合園藝展覽研製的一個展示空間。這個空間造型寬23米,重量是與相應的鋼結構裝置的1/6,是一個面向未來的、高性能的輕量結構體。在材料方面,研究團隊自主研發,依託仿生學技術,使用高密度生物結構纖維,金屬與高密度纖維組織的完美結合使材料更為輕盈與牢固。在構建原理方面,這是一種由計算機人工智能於大自然中提取的構建原理組合而來的全新建構系統。其支撐結構是由機器人以一種加性製造過程的精準方式製作出來的纖維複合組件。這是一種高度創新纖維構建,它預示著建築的未來。

第二件作品《漂浮的未來-水面農場》(AYA)。來自德國和荷蘭的項目團隊充分利用了水耕和氣耕的協同效應,將他們結合成為一個自主的、可持續的系統,實現水產飼養同果蔬種植在養分供給方面的循環利用。通過對水產飼養過程中富養廢水的模塊化生物處理形成營養液和淨化水。其中營養液進行霧化處理以促進果蔬根莖的吸收,而淨化水重新返回水產養殖水體,形成一個相對閉環的生產循環。整個處理的模塊系統可以輕易的拆卸、組裝以方便運輸與安裝,能源系統由太陽能供電。AYA項目所提供的解決方案為人類解決食物生產問題的提供了一個可持續、可循環的辦法與思路。

第三件作品《為邊遠地區提供電力和照明》。這是一個通過將熱能轉化為電能進而提供電力的創造性的項目,旨在使全球近200萬至今無法獲得現代能源服務人群的生活得到改善。來自柏林藝術大學的產品設計團隊研發的設備“IGNIS”(熱電導體)可以從環境中吸收熱量並存儲、轉化成電能。為偏遠地區、應急區域或受自然災害侵襲區域提供電力支持。這一項目的創新之處在於“IGNIS”所依託的熱源體的形態比以往更為多元和複雜,無論是燃燒的火爐,亦或是酒精和油脂的燃燒都可以為其所用,並最終轉化成為電能。

從以上三個作品我們可以看出,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應該是一種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願景,以人實現人類生態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面向人類未來需求為導向的多元結合模式。

部分研究內容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實踐與重構》(項目編號:13GB059)資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