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訊策劃∣ 十年曲折回家路 奔富商標戰臺前幕後

方圓/文

自2009年被惡意搶注至今,“奔富”商標終於名正言順地回到了富邑葡萄酒集團手上。日前,富邑集團宣佈成功在中國註冊了其標誌性葡萄酒品牌Penfolds所對應的中文商標“奔富”,至此,富邑集團在中國和澳大利亞均獲得了葡萄酒品類“奔富”商標的所有權。

據富邑集團介紹,“奔富”商標分別在在2009年和2015年被搶注人註冊,富邑集團在2017年和2019年向中國法院以連續三年未使用和惡意搶注等理由起訴,並被法院判定為“無效”。雖然該搶注人(和第三方)在後續針對富邑集團的“奔富”商標申請發起的商標異議,也因缺乏事實依據於2020年4月被中國知識產權局決定駁回。


酒訊策劃∣ 十年曲折回家路 奔富商標戰臺前幕後

富邑集團相關負責人援引富邑集團北亞區董事總經理Tom King的發言對酒訊表示,商標迴歸給予了富邑集團更大的權利予以保護我們的品牌,並同時堅定了集團對包括假貨和山寨等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零容忍立場。

由廣東商界人士傳到內地的奔富最早在華南地區風靡,在粵籍商人的推動下,奔富最終走俏國內。早年間,在奔富還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有這樣一則趣聞:一位代購本來是想從澳洲代購奶粉回國,可後來偶然間發現,奔富的市場比奶粉還要火熱,就乾脆做起了奔富代購的生意。

奔富的名聲不脛而走,也得益於中國人喜好的“奔富”二字。中國酒桌文化講究寓意,而“奔富”直白點理解就是“奔向富裕”,相當於我們平時說的“恭喜發財”。品牌名字一定程度上成為奔富在國內快速擴散開來的因素。

奔富在國內市場快速走紅的同時,正值一批法國名莊酒熱在中國逐漸退潮,加上本身在產品線上覆蓋了從低端的到高端廣闊市場,可以滿足不同消費結構下的多種消費需求。另外,一個隱形的原因是,以奔富為代表的澳洲葡萄酒相比於單寧厚重的波爾多酒,對於彼時尚未成熟的大眾葡萄酒消費者而言更容易接受。

外國酒商進入中國會有些水土不服的症狀,商標問題就是其中一個。在奔富之前,法國酒廠卡斯特也曾在中國市場上遭遇商標搶注。有意思的是,卡斯特和奔富遇到的是同一個搶注人——李道之。


酒訊策劃∣ 十年曲折回家路 奔富商標戰臺前幕後

據瞭解,李道之在2000年註冊了“卡斯特”後,法國卡斯特曾因為侵犯商標而賠付3373萬元。經過上訴無效後,法國卡斯特最終棄用“卡斯特” 這一廣為人知的中文名字,並以“卡思黛樂”的新名字重新推廣。

同期,除了奔富和卡斯特,包括世界第一大橄欖油品牌Carbonell的“卡波納”、拉費、拉菲傳承等也在李道之的商標“百寶袋”中。

拿回“奔富”對於富邑集團而言不僅僅是物歸原主,同時對於“奔富”葡萄酒業務和相關資產單獨分拆上市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在奔富商標正式迴歸前,富邑集團就對外宣佈,將在2021年底前對上述奔富相關產業進行分拆單獨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

富邑集團旗下擁有包括奔富在內的數十款子品牌,但知名度存在很大差異。其中在國內認知度最廣的就是奔富。奔富以集團10%的業務量為富邑集團貢獻了超過一般的營收,創收能力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